APP下载

浅析绿色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010-07-19田旺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企业

毛 毅 田旺清 严 徐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遭到极度开采,废弃物质大量排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遭到改变、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未来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佳利用和有效保护,减少污染。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热潮的掀起,许多国家的会计界也积极投身于环保运动和绿色革命的进程,深入探讨会计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如何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发展,并直接导致了绿色会计的创立与发展。1971年比蒙斯在“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揭开了绿色会计帷幕。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从人类的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出发,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这一主题,力争对环境管理中各个层次的职责履行情况作出确认、计量和报告,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二、绿色GDP呼唤绿色会计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飞速发展,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另外,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又很少。绿色中国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大家的社会环保责任,绿色GDP就显得迫切而必要了。绿色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的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当前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扣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后的GDP总量、速度及其构成。通俗地讲,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即:绿色GDP=灰色GDP-黑色GDP),是经济“净”增长的概念,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应该说,绿色GDP是GDP的补充和完善,体现了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然而绿色GDP核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环保、统计、卫生、农业、城建等多个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而且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绿色GDP的核算标准、方法则是一个难题。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所以国家统计局也正在尝试引进“绿色会计”作为绿色GDP的替代方式。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教授所说:“但在环境方面,会计这个话题比其他话题都要来得实在,并不像绿色GDP是个纯理论的东西。”

三、我国发展绿色会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1.企业的环保理念尚待进一步加强。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显示:公众对企业的环保满意度在2008年得分为72.47分,比2007年的46.93分大幅提高了25.54分,这说明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公众对企业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仍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如三鹿“毒牛奶”事件爆发后,有45.4%的公众将原因归咎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有32.3%的公众认为当地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另外,公众还认为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有高达75.1%的公众认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环保政策执行得较好,而国有企业的得票则比2007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

2.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我国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己经颁布了一些些法律法规,但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而且我国还存在执法部门执法不严以及对破坏环境的企业惩罚过轻的情况。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强制性地规定企业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所以大部分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更不会主动披露对自己不利的绿色会计信息。

3.绿色会计的实施缺乏理论指导。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开始接触绿色会计是上世纪90年代,比国外起步晚。另外,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比较复杂,而我国又缺少对绿色会计系统性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致使目前我国绿色会计在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方面仍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4.专业人才缺乏。绿色会计涉及到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要求使用者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我国开设的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专业及其培训较少,以至于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也较少,从而不便于我国企业实行绿色会计。

(二)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对策

1.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就不愿意增加环境保护支出。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企业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倡国内企业积极学习外企优秀的环保理念和经验,主动承担起环保社会责任,把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要使绿色会计得以有效实施,必须靠国家法律的强制与引导。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奖惩分明。还应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资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尽可能的向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环境资源信息。

3.加快绿色会计的研究、规范绿色会计的核算。我们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委员会等职业团体的作用,对绿色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加快绿色会计专业标准的建设,力求解决诸如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基本理论问题,并通过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制定绿色会计准则、设立绿色会计制度等措施,统一规定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内容、披露形式等,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绿色会计信息,并使其信息具有可比性。

4.加快培养专业的绿色会计人才。绿色会计不仅要求运用者具备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国家可通过加大绿色会计的宣传力度,加快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在高校会计专业设置绿色会计课程等途径,从各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推动绿色会计的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强,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将成为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家可以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快对绿色会计的研究等措施,在我国建立起系统的、健全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总体效益。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企业
绿色低碳
企业
企业
企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