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0-07-19王丽艳
王丽艳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是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本科层次院校。独立学院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依托于母体院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在财务管理教学方面,其模式与母体院校没有多大区别,所选用的教材也基本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改进。财务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如果照搬母体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对财务管理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缺乏适用性
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对财务管理课程教材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市面上财务管理教材很多,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多数教材注重阐述理论而疏于实践,针对性和适用性都不是很强,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能够直接拿来用于独立学院学生教学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因此,加强教材适用性的建设,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之一。
2.教学内容安排不恰当
独立学院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和现代企业理财岗位的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还是借助于母体学校,例如教学大纲的制订是参照母体学校的教学大纲,甚至部分学校的教师把母体学校的大纲拿过来直接用,而没有考虑独立学院生源的实际情况。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教学方法呆板,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方法贯穿财务管理课程的始终,教师独占舞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学生在讲台下却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另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践的条件难以仿真,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难达到学以致用。
4.专业师资队伍不足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师出自于本校或者外聘。本校教师大部分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相对缺乏,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内容,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而外聘教师来自于母体学校或其他兄弟院校,这部分教师以老教师居多,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面对不同的学生主体,如果仍延用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必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注重对专业人才引进。
5.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
多媒体教学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优点是: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但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师授课都倾向于使用多媒体,而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成了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失去互动,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来讲,对多媒体的使用应该谨慎。
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在多次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我院对财务管理教学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明确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定位
我们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的学生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从学习的主动性上都与母体学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时,要区别于本一、本二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应用性的特点,强调和注重理论方法的应用;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时,在学时分配上重点突出,重点难点章节分配更多的学时;在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时,要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体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理论与应用并举,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2.加强教材建设
传统的教材选择与编写缺乏对独立学院办学层次的准确定位,盲目追求重点教材、推荐教材,从而丧失了独立学院应有的特色。为加强教材建设,保证高质量的教材进课堂,我们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根据我们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适合本三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配套习题册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案例多,实用性强。在教材中加入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便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习题的练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配套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便于授课教师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座谈,在交流中不断完善教材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后再使用。
3.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在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讲授教材,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倡以讲授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并增加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法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确定具体落实方面,我院财务管理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就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法进行座谈,组织教研室内说课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展开教学法改革,成效显著,转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
4.重视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在现实的社会中,企业真正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不仅仅是通晓财务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将财务理论与方法恰当地运用于企业的理财实践中,这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定位相吻合。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则成为独立学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应强化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将实践教学提高到贯彻素质教育和完善专业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其次完善校内实验项目的建设,充分使用专业模拟实验室。目前我院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加大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力度,安排了16学时的实验课程。在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上,先后购买了“福思特”财务管理教学软件、用友ERP财务管理实验软件和场景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高质量的实践场所。
5.加大专业教师培养力度,引进专业人才
目前独立院校自有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其教学经验尚浅,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与此同时我院还制定了“传帮带”制度,为每一位新教师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为导师,确立师徒关系,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制定听课、研讨、反思、总结等有关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执行,导师定期到徒弟班上听课并给予点评,监督指导计划的完成情况。这种“传帮带”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新教师迅速完成角色的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此外,还应对青年教师有计划地鼓励并安排参加课程进修、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习、参加财务管理专业论坛,到企事业财务部门挂职锻炼等,拓宽视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独立学院自有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还应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通过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
三、结语
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完善。作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工作者,我们应积极投身到这项教学改革中去,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技能培训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1]曹健.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
[2]荆光辉,张润泽,安云初,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马英华.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9,(6).
[4]孙艳春,姜潞,张霞.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