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7-19王冬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1期
关键词:电算化报表会计人员

王冬平

我国会计电算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启动以来,深受企业的青睐。至今全国已有专业的财务软件数百个,如用友、金蝶、管家婆、三门等等。这些财务软件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促使我国大部分企业普及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便利,但是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深入地分析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形成全面性的认识,从而为我国企业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完善会计电算化功能、提高会计电算化的运作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一、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信息系统,既涉及到财务又涉及到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它首先需要有一支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又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维护与管理、会计业务工作的处理。但目前整体人才队伍中,既懂会计又懂电算化的人才相对缺乏。

软件设计人才: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几个会计科目加上借贷方符号和金额就能准确描述企业的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不仅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会计软件是由人设计的,它最终体现的是设计人的财务管理水平。如果财务人员基本功不扎实,对于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就有局限性,不仅削弱会计软件的功能,而且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甚至可能酿成重大财务漏洞。

实际操作会计人员: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悉,会计电算化无疑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电脑出现任何故障就束手无策。年纪轻的会计人员则相反,特别是刚参加工作就使用会计软件的会计人员,没有进行手工登记会计分录、科目明细账、填制会计报表的实践经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除会计凭证由人工录入和审核外,其余各项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只需要鼠标点一下,就可以生成各种报表,使得会计人员不能直观的了解报表的生成过程,对报表与报表之间的换算关系,报表与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系就不完全清楚,容易导致报表做好后自己都不理解报表中所传递的信息,甚至不能分辨报表中的错误信息。

2.内部管理失控隐患

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也产生了影响。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就需要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来重新设置工作岗位,重新进行权限分配,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能正常进行。因此要求企业在管理上相应要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岗位设置方面:电算化会计岗位一般分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和软件开发(自行开发软件)等各岗位。目前,大部分企业人员相对较少,岗位分工不明确,没有按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岗位要求进行分工,一人身兼多职。在传统的手工账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具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传统意义上的审批手续部分被省略,相关审核监督环节的减少,给企业财务带来巨大隐患。

工作流程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目前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提供了“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即允许对于已录入并保存的凭证报表进行修改,这些设置无疑给会计人员在修正会计处理过程中带来许多方便,但是此无痕修改功能对内控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凭证的无痕修改等各种新功能的研发对会计电算化内控是一个严竣的挑战。

3.外部安全隐患

财务信息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网络会计系统的日趋普及,利用计算机舞弊、非法窃取信息成为重大安全隐患。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一些会计软件本身就赋予了系统管理员全部工作权限,能够调用系统的所有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系统管理员虽不参与会计核算,但是却可以掌握所有信息。因此应对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控制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痕迹地被修改。没经授权的人也有可能通过网络浏览数据文件、复制、伪造企业重要数据,假若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恢复起来比较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大培训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更是关键任务。财会人员应该积极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作为企业,在某个业务量较少的子公司设置手工账,或将公司重要的业务环节设置模拟账套,请公司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负责管理,让缺乏手工记账经验的人员轮流到那里实习,尽快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要点,帮助会计人员进一步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

2.建立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电算化制度,是高效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包括会计人员权限的合理设置、人员之间的明确分工,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制约,要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权限相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安全和保密原则、内部防范原则等。如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制定符合本单位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办法,又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并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

3.加强内部审计

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审查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是否一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是否安全、合法,检测电算化系统的工作情况,逐一审查系统运行的各环节,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保障会计电算化运行质量。

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在电算化硬件管理方面,特别是运用会计软件的电脑应该实行内外网隔离,并安装杀毒软件。在操作方面,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要做到对重要的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在财务人员方面要定期进行相关法规培训,提高保守单位商业秘密及财务秘密的意识,不能随意泄漏密码以防他人随意进入自己的软件系统。

猜你喜欢

电算化报表会计人员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