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0-07-19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1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部门专项资金

任 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建设、交通、水利、房产等各个领域加大投入,财政部门根据预算要求下拨一系列专项资金,金额庞大。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着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专项资金沉淀、挪用资金等现象。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一、存在的问题

1.资金核拨部门较多,立项程序未到位。根据专项资金使用的原则,对于专项资金的利用应该是在对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进行各项立项,各个部门在再根据相关文件,通过研究讨论后下达资金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和资金计划将资金拨付国有投资主体,由国有投资主体再拨付项目单位。但是部分项资金在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审计的基础上就做出了划拨的决定,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执行,上级补助资金对口下拨,不通过下级财政,财政部门对其收支余情况无从掌握。

2.预算项目内容不明确,给挪用造成空间。由于部分切块资金预算编制较粗,项目具体使用单位以及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财政监督难以到位,同时给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留有调剂资金的空间,应拨不拨或少拨资金,形成资金在部门滞留。

3.使用环节缺管监管,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首先,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跟踪监督管理,至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完全由被划拨的单位自己说了算,这就为资金的挪用埋下了隐患,出现了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的问题。其次,政策因素形成结余,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资金在部门积淀。另外,专项结余应交不交现象时有发生。

4.资金拨付较慢,影响收益。由于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复杂,经常出现专项资金的拨发不及时,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着投资主体对项目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有资产投资的效益的实现。

二、解决对策

1.加强监管,把握专项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财政部门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二是做好项目公示。财政部门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加强群众监督,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三是全程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资金支出过程中应加强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及时安排项目资金。财政部门每年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要求对已完成不继续使用的资金及时上缴,未完工的重新安排资金。四是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2.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成立专门的评审小组,与项目相关的各个单位和职能部门联系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了解项目立项决策过程、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此外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该项目的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数据结论,编写相关图表,准备各项数据,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资金使用、投资控制、项目建设、项目运营情况和经济效益、社会综合效益情况及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逐步实现资金分配与绩效考评挂钩。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日常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对项目开展不力的,要责令整改。

3.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上,财政支出按照规范的支付方式和程序,直接支付到供应商和最终用款单位。同时在新的财政资金运行基础上,开发应用集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监控分析、综合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建立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事前监督机制。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和疑点,及时核实和纠正,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规定的用途,有效防止预算单位、代理银行违规向其他账户划转资金等行为。各地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方面建立完善国库资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参与同城清算,做到实时清算,另一方面建立财、税、库横向联网,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信息共享。

4.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除对专项资金每年定期的清理外,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资金进行抽查。对项目资金有挪用或沉淀情况的,要强化责任追究,并责令整改。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部门专项资金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