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丹参滴丸配合降糖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26例

2010-07-17杨家茂毛巧芳黄红葵

世界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触觉双下肢

杨家茂 毛巧芳 黄红葵

(福建省邵武人民医院,福建省邵武市五一九路 21号,35400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合并)症,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受累,出现对称性远端袜套样感觉减退,肢端无力,双下肢麻木刺痛、烧灼痛,尤以夜间症状明显。1997年 7月 -2008年 6月,我们在常规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126例,并与常规治疗的 112例做对照,现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观察患者按 WHO(1997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 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剔除有心脑肾严重病变及急性感染和糖尿病足的合并症患者,分作 2组,并经患者知情同意。治疗组中,男性 71例,女性 55例;年龄在 40~70岁,平均 58.0±2.5岁;病程 0.5~10年。对照组中,男性58例,女性 54例;年龄在 40~70岁,平均在 57.5±3.5;病程 0.5~10年。2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性措施,包括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体育疗法。药物治疗有 1)达美康 80mg,bid或格列吡嗪 5mg,bid口服。2)二甲双胍0.25g~0.5g,tid口服。部分患者使用诺和灵 30R治疗高血糖。3)维生素 B1100mg+维生素 B6100mg+维生素 B121mg,im,qd连续 10天后改用维乐生 2片,tid口服。以上药物连续应用 30天为 1个疗程。治疗组除以上方法相同外,加用复方丹参滴丸 10片,tid,口服。

2 观察方法与疗效标准

每个患者均于治疗前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和双下肢膝腱反射,踝反射及痛觉、触觉、温觉情况并予记录。1个疗程结束后予以复查,做出疗效判定。显效:1)空腹血糖降至 4.5~6.9mmol/L之间。2)双下肢麻木疼痛消除。3)膝腱反射、踝反射恢复正常。4)触觉、痛觉、温觉恢复正常。有效:1)空腹血糖在 7.0~10.0mmol/L之间,或较治疗前降低 2.0mmol/L以上。2)双下肢麻木疼痛较改善。3)膝腱反射、踝反射有进步。4)触觉、痛觉、温觉部分有改善。无效:1)空腹血糖在 10.0mmol/L以上或较治疗前降低不足 2.0mmol/L。2)双下肢仍有麻木疼痛。3)膝腱反射,踝反射未恢复。4)触觉、痛觉、温觉无改善。

3 结果

经过 30天 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列入本文统计的患者进行检测,按上述标准判定疗效,结果如表 1。2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表1 2组疗效结果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称多发性神经病变或末梢神经病性病变[1],其发病率达 47%~91%不等[2]。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效果亦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检测证明,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神经内膜低氧或缺氧可导致磷酸肌酸酶降低,乳酸含量增加,氧分压下降,致使血流减慢,是造成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因素之一。血管性缺血缺氧学说已被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主要原因[3],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的复方丹参滴丸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制药新技术研制的新型纯中药制剂,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等各种缺血性疾病。方中丹参、三七、冰片配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我们运用该药配合降血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26例,与对照组比较,收到较好的疗效,结果有显著差异。

[1]吕仁和.糖尿病及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诊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391.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 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6:986.

[3]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316.

(2009-11-17收稿)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触觉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食的触觉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