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交响乐团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2010-07-16张晓方黄建始邓晓倩
张晓方,黄建始,邓晓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已成为对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原因是人群行为模式的变化,包括体力活动减少、男性吸烟率增高等健康危险因素。要逆转慢性病急剧上升的发病率以及由此引起的不断上升的死亡率,应优先考虑对各种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1]。国内外均有研究发现协调运用群体策略结合高危个体策略进行干预比单独应用高危个体策略干预效果更好[2-3]。本研究以某市交响乐团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群体策略结合高危个体策略开展健康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1)某市交响乐团在编员工;(2)自愿参加该项目;(3)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有完整地回答问卷的能力;(5)自愿接受健康干预。共有 9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其中女 37名,占 40.7%;男 54名,占 59.3%;平均年龄 39.3岁,20~40岁者 53名,占 58.2%。
1.2 方法
1.2.1 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文献查阅[3-8]和专家咨询确认了目前有科学证据支持的 12个健康危险因素,并制定了其评定标准 (见表 1);同时,根据文献查阅[3-8]和专家咨询把研究对象分为低健康危险组 (有 0~2个健康危险因素)、中健康危险组 (有 3~4个健康危险因素)和高健康危险组 (有 5个或以上健康危险因素)。
表 1 12个健康危险因素以及评定标准*Table 1 12 health risk factors and its criteria
本研究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结合本研究关注的 12个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出本研究健康风险评估问卷。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对员工进行了躯体健康检查,以便和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相佐证。在 2008-06-01进行了基线健康风险评估,并于 2008-09-05进行了干预后健康风险评估。
1.2.2 健康干预 根据基线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计划。目标是在 3个月内使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减少1个或以上。方案主要利用群体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相结合的健康干预方法,通过改变健康观念、传授基本健康知识、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来达到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促进健康的目的。
1.2.2.1 群体策略 (1)躯体健康检查;(2)健康短信发送:每周 1次;(3)健康宣教录像播放:每周 1个主题,午休时间播放;(4)健康宣教材料发放:健康三要素小折页、体质指数速查卡、《健康膳食指导》等,每月 1次。
1.2.2.2 高危个体策略 (1)针对拥有不同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发送不同内容的健康干预电子邮件,每个月设立6个健康干预主题,每个主题分为 4期,电子邮件的发送频率为每周1次;(2)专家电话咨询、健康危险因素状态电话提醒。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15.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包括频数、构成比描述,t检验和 McNemar′s检验 (配对 χ2检验),等级相关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 3个月后,员工的 5个健康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与干预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 5个因素为血压高、自我感觉健康差、超重/肥胖、胆固醇高和工作满意度差;其他 7个健康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在干预前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某市交响乐团 91名员工干预前后各健康危险因素的发生率 [n(%)]Table 2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health risk factor in 91 employees in the symphony orchestra
员工基线时拥有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为 (3.68±1.87)个,干预后减为 (2.67±1.52)个,大约减少了 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943,P<0.001)。65.9%的员工出现了健康危险因素个数的减少,其中减少 2个或 2个以上的占34.1%,减少1个的占31.9%。49.5%的员工出现了健康危险等级的降低 (见表 3)。基线时,员工最多拥有 8个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后减为 6个。员工干预前的健康危险等级与干预后的健康危险等级呈负相关 (rs=0.601,u=5.70,P<0.01,见表 4)。
表 3 某市交响乐团 91名员工干预前后健康危险等级和个数的分布Table 3 Changes in the number and level of health risk factors in 91 employees in the symphony orchestra
表 4 某市交响乐团员工干预前后健康危险因素等级 (例)Table 4 Change in overall risk level in 91 employees in the symphony orchestra
3 讨论
国内有研究显示,用健康教育联合膳食干预 8周后,员工的体质量、血压和胆固醇出现了降低[12],欧洲也有研究表明,3个月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和戒烟等,可使男女血清胆固醇分别下降 1.1 mmol/L(43 mg/dl)和 1.3 mmol/L(49 mg/dl)[13]。本研究得到了与之相似的结果:干预 3个月后,员工血压高、胆固醇高、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均有下降。
本研究问卷调查和躯体健康检查的提醒、高频率的电子邮件和短信发放、健康宣教录像的播放等,在某市交响乐团创造了浓厚的关注健康的氛围,使员工感到了乐团对其健康和工作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员工的自我感觉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同时,员工健康意识的转变也引起了其行为的改变,如:员工开始主动咨询健康问题,在排练间歇和午休时间踢毽子来增加身体活动等。有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往往与其所处的不利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本研究的结论从反方面验证了这一点。
干预 3个月后,员工的平均健康危险因素个数大约减少了1个多,达到了健康干预的预期效果。65.9%的员工出现了健康危险因素个数的减少;员工干预前的健康危险等级与干预后的健康危险等级呈负相关,即干预后员工的健康危险等级降低了,这和国外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5,14]。
有研究指出针对个体危险因素的干预,由于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往往收效甚微,而群体策略旨在使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等纳入社会价值观体系,通过移动整个人群的健康 (疾病)影响因素的分布降低健康风险,群体策略虽然可给整个人群带来巨大的健康收益,但能给人群中的每个个体带来的收益却很少。所以,如果能够协调运用群体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将会获得良好的收益[2,15]。本研究对如何结合群体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做了探索性的尝试,在 3个月的干预后,员工的健康危险因素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提示应用群体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相结合的健康干预方法对人群及早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是有效的。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制定的调查问卷未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仅是参考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问卷研发而成;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较短。然而,本研究通过躯体健康检查和加大干预强度对此进行了弥补,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局限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些都是未来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志谢:感谢爱康国宾集团张黎刚、惠云明、Vivian、Janice、Coco和上海交响乐团陈光宪、宋国强、周京华、王颖、高烨、沈诗霞、蔡斌贝对本研究的支持和配合。
1 Gonghuan Yang,Lingzhi Gong,Wenhua Zhao,et al.Emergenc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in Chin[J].The World Clinical Medicine,2008,2(12):1056-1066.
2 李洋,傅华.从公共卫生的本质看慢性病防治中的群体策略 [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4):167-168.
3 Burton WN,Conti DJ,Chin-Yu Chen,et al.The role of health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on worker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1999,41:863-877.
4 Burton WN,Chin-Yu Chen,Conti DJ,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 Risk Change and Presenteeism Chang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6,3(48):252-263.
5 Barbara Pelletier,Myde Boles,Wendy Lynch.Change in health risks and work productivity overtim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4,46:746-754.
6 Myde Boles,Barbara Pelletier,Wendy Lync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Risks and Work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4,46:737-745.
7 Burton WN,Chin-Yu Chen,Conti DJ,et al.The Association of Health Risks With On-the-Job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5,47(8):769-777.
8 Shirley Musich,Dan Hook,Stephanie Baaner,et al.The Association of Two Productivity Measures With Health Risks and Medical Conditions in an Australian Employee Popul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06,20:353-363.
9 金玉明,黎正伦,陈言,等.海南省 15-16岁人群吸烟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J].海南医学,1999,11(4):253-254.
10 张学宏,高玉堂,AsifRashid,等 .吸烟、饮酒与胆道癌关系的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J].肿瘤防治研究,2004,32(10):597-560.
11 李鲁 .社会医学 [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
12 武阳丰,吴锡桂,李莹,等.减重对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4):299-311.
13 Czeizel AE,Kalina A,Williams RR,et al.Euphenic prevention of cornary artery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vasular disease,1997,79(2):140.
14 Musich S,Mc Donald T,Hirschland D,et al.Examination of risk status transitions among active employees in a comprehensive worksit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3,45(6):393-399.
15 张文广,郑曙峰,蒋一平,等 .行员吸烟情况及吸烟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