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型安全观 推动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2010-07-15简新
简 新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工业化中级阶段。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经历了事故上升、趋于稳定到下降过程,特别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安全生产事故也相应较快上升,这一时期被称为事故易发期,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事故易发期,各类事故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易发,是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当然,易发并不等于必然多发、高发。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依然严峻的状况并存,安全发展任重道远。
安全生产涉及亿万人民群众,同时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维护。要进一步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使我国尽快走出事故易发期,必须创新安全理念,树立新型安全观,不断丰富和升华安全生产的内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引领和促进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安全行为习惯的转变,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一、树立安全荣辱观,用安全增益荣誉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工业是建立在高度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武装自己,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进程日益朝着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精密化方向发展,使工业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也使企业职工的劳动生产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是劳动内容的深刻变化,就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智力因素的作用不断上升,劳动者体力因素作用不断下降;二是劳动者职能的深刻变化,工人作为动力的职能迅速消失,主要职能已经转变为对设备和仪器的操作、监控和维护。
正是如此,使生产和安全具有一体化的特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不仅如此,随着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和机器设备的复杂化,又使生产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相应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大。所有这些,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企业职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现代工业生产,无论是简单协作还是复杂协作,都可以完成单个人或少数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因而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然采用的形式。通过分工协作,整个社会劳动包括工业生产就成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庞大体系,而各个部门、企业和劳动者则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和环节,其相互依存性也越来越强;每一个这样的部分和环节,既要从其他部分和环节得到支持,同时也在为其他部分和环节提供支持。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整个社会及诸多企业各用所需,各供所产,这样才能保持社会有序运行,企业;平稳运行;而一旦发生事故,企业的机器、厂房等被损毁,职工人身健康甚至生命受到损害,不仅生产停止,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树立和践行安全荣辱观,就是要使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职工以实现安全为无上荣誉,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自身努力,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并以此来保障社会化大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树立安全财富观,用安全护佑财富
安全也是生产力。对于企业而言,安全首先是职工生命和健康的价值,同时也是各种生产设施以及产品的价值——劳动者、生产资料都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安全,企业才能不断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不断增加利润、积累财富。树立安全财富观,就是要深刻认识安全对于财富的巨大创造和保障作用,树立安全保障财富、安全创造财富、安全就是财富的新观念。
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从根本上说,生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占用劳动和消耗劳动少,经济效益就大;占用劳动和消耗劳动多,经济效益就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创造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劳动消耗,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安全是一个根本的前提。保持安全生产,各种生产劳动才能正常组织,各种分工协作才能有序展开,各种创新发明才能有效进行,企业产品才能顺利产出;一旦发生事故,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将会受到损坏,不仅生产劳动会中断,设备、厂房等要重新购置和建设,在生产中消耗的劳动会由此而增加,占用的资金会增多,恢复到事故发生前的生产能力也需要一定时间,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成本和支持增加,财富和效益减少,损失更为严重的将是企业倒闭。所以,由事故造成损失而引发的波及面是很广泛的。
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是生命权和健康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时代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科技和知识的作用是由掌握它的人来实现的,所以人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是财富中的财富。保持安全生产,保证人身安全健康,本身就是在保护整个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
正是从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从而保护企业各种劳动资料以及管理、科研、操作等各方面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的角度讲,安全不仅保障和创造财富,而且安全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树立和践行安全财富观,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既保护现实的宝贵财富——优秀人才和受过专门教育培训的操作工人,以及各种劳动资料,又保护未来的潜在财富——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创新发明的可能,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国家,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
三、树立安全幸福观,用安全提升幸福
社会主义工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品均属于国家和全体劳动人民,工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树立安全幸福观,就是要准确把握安全同幸福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抓好安全利国利民、利人利己、利当前利长远,拥有安全就是拥有幸福。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由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压迫制度,得不到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正是在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劳动人民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因而得不到幸福感。
社会生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体离不开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幸福和整体幸福是不可分离的。就企业生产来说,只有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全员的生命安全;只有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保证整个工业战线的安全生产;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财产和广大职工群众不受损失和伤害,促进人民的整体幸福,这就是个人对企业、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个人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根本来源。没有人民的整体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幸福只有在人民的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保障,个人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中做出贡献,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称赞,才能在内心中真正得到幸福的感受。
安全不仅利国、利民、利人,而且利己。每个人都必须过现实的物质生活,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他还要过高尚的精神生活,要有对文化艺术等的高尚情趣,并用高尚的精神生活来指导和支配物质生活。但无论是丰裕的物质生活还是高尚的精神生活,都要求人生命存在,身体健康,这样才能去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民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人民幸福的表现,主张积极关怀和维护个人幸福,并尽力创造条件,使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美满,使每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个人幸福。践行安全幸福观,实现安全生产,保证每个人平安健康,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统一,是人民幸福和个人幸福的统一,是付出与回报的统一,能够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需要在全体社会成员当中大力倡导。
安全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又对生产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安全生产都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抓好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安全发展已经同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一起,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必然选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安全理念,树立安全荣辱观、安全财富观和安全幸福观,将进一步深化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安全生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这将十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生产、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新疆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