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原因及措施
2010-07-13杨忠红
杨忠红
财务报告不管是对于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都是极其重要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投资者及债权人利益。因此,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与上市财务报告存在严重问题的背景下,研究通过规范信息披露与改进公司内部治理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及网络财务报告五个方面,但从信息披露角度分析来看,目前这一报告体系仍不甚完善。首先,其中资产负债表重视成本而轻视价值,真实的企业经济价值不能直接在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反应出来。其次,利润表的内容、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它包含的信息含量很有限,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法通过利润表了解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现行利润表呈报的业绩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完整性。再次,上市公司对于报表附注的披露缺乏自愿性,还有其他财务报告(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非财务信息及企业社会责任等信息的披露,对决策的作用很有限。最后,网络财务报告有待发展,网络财务报告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极大的快捷与方便,但现行上市公司网络报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
财务报告信息的不充分、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不直接与企业交易活动相关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未在财务报表上得到反映;第二,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缺乏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第三,现行会计报告重点关注企业的物质资产和物理资产,忽视了知识产权、智力资产、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信息;第四,缺乏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忽视了揭示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第五,在财务报告中长期忽视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披露不及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的编制周期过长,周期越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越低;上市公司经常受利益驱使选择披露重大事件的时机,使得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掌握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技术手段、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难以保证。
(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目前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描述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但是现实中货币的价值量是经常变动的,变动幅度不定,使得财务报告的货币表示偏离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人为的主观判断无处不在,大量主观因素影响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对或有事项揭示不明确,或不予揭示。
(五)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偏差问题日益明显
客观性偏差是指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的实际会计状况之间的偏差,这是由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引起的。如现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本质上属于大批量生产模式,但是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与偏好不同等,通用的财务报告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各种各样的要求。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内部成因分析
1.利益的驱动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最直接原因。这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本质动因。首先,财务会计报告作假行为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超额的利益;其次监管部门对于财务报告造假的处罚不力,造假所付出的代价有限;最后出于对地方发展、税收、就业等利益的考虑,有些地方政府往往采用各种保护手段和措施纵容、帮助上市公司造假。
2.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根本原因。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存在严重问题,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占绝对控股地位,形成事实上有内部人控制的状况,上市公司内部缺乏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当前有些上市公司缺乏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导致其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3.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矛盾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原因。由于上市公司的代理机制,管理当局把披露信息当作降低成本的手段,在代理成本越高时,就有越强烈的动机披露信息;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有在信息披露行为所带来的利益超过需要的成本时,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在认真详细的披露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上。
4.信息不对称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客观原因。上市公司比较清楚的掌握财务信息,但是信息使用者由于一些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对公司的财务信息状况比较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上市公司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蓄意歪曲实际财务状况,直接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的现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题外部成因分析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不够完善。一是会计规范存在问题,相关会计准则颁布速度慢,具体会计准则一方面缺乏统一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具体会计准则也存在着表述内容和方式上不够严谨,一些会计准则的规定原则性强,容易被上市公司滥用。二是审计准则体系不够完善,规范审计人员的制度不够健全,有些审计人员未能充分贯彻独立性原则。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四是各项规范政出多门,缺乏协调,规定上存在不一致。
2.证券监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证监会监管处罚制度失衡,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没有证券市场的自律机构,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证监会一般只在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后才开始组建调查组进驻公司进行追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证监会的监管能力,导致出现虚假的财务报告。
3.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不断创新,走在会计理论发展前,导致许多复杂经济业务无法纳入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然而会计准则中存在不确定性,常使用有可能、很可能或不确定的词来表达,将会导致财务报告质量下降;会计人员可在法定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中进行选择,导致出现某些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粉饰财务报告。
4.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素质低下。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占多数,但是有些投资者并不能全面有效的掌握经济专业知识,他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反应上总是相对滞后的,这样反过来导致上市公司恶意的会计造假,从而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规范,最后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问题。
三、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建议
(一)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首先,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重视财务信息的同时重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其次,科技的日益发达,使得无形资产与人才对于企业更加重要,这就需要上市公司重视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另外,目前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公司的现状,更需要了解公司未来的发展,这也就更加需要上市公司注重未来事项的披露,编制预测性财务报告;最后,有必要注重实时报告系统,因为它能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现及时性与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与完善的激励机制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从根本上防止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也就要求上市公司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同时要从制度上着手,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最重要的是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我们可以建立岗位轮训制度和员工技术考核与业绩评价制度,还有监事具有监督作用,也就要求监事不断学习财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代理人自愿主动地进行信息披露,也就要求企业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并且使之在企业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使得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更加的充分,真实,我们从注册会计师入手,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此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有力的审计与监督。
另一方面证监会是国家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有效监督的组织,首先是国家应加大对证券监管机构的投入,使证券监管机构具有全面监管的实力,提高证监会的市场监管水平和效率;其次不仅要求证监会派专业的信息检察员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加以监督同时进行抽查复审,还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格处罚。
(四)强化管理层责任,加强诚信建设
我们应该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上抓起,对上市公司进行治理。同时加大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制约力度,维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铲除虚假信息的产生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是近代社会发展以来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难题,迄今为止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理办法,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着更新的挑战。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在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使得上市财务报告更加有效的反应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能够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