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2010-07-09兰忠明杨秉业吴一群曹卫东林新坚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长汀县示范片鲜草

兰忠明,杨秉业,张 辉,吴一群,李 昱,曹卫东,林新坚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长汀县农业局,福建 龙岩 3663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6°16′~116°40′,北纬 25°04′~26°02′,全县耕地面积 2.10万hm2,其中水田1.91万hm2,旱地0.187万hm2。2008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87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51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由于忽视有机肥的使用,不合理的大量使用化肥,导致耕地质量大幅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耕性差,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作物品质下降。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是增强耕地产出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1]。

长汀县冬闲面积达1.0万hm2,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可利用冬季温光条件,增加一季作物种植;而且紫云英是一种培肥能力较强的绿肥作物,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效果明显[2-5]。为此,笔者于2008年在长汀县河田镇的上街村、南塘村开展了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概况

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设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的上街村、南塘村。上街村试验面积32 hm2、南塘村试验面积为38 hm2,共70 hm2。示范试验品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自主选育品种“闽紫5号”。闽紫5号属中熟品种,植株较高大,茎秆较粗壮,抗寒和抗病能力都较强,鲜草和种子产量都较高,适合在福建省中、北部的南平、龙岩、三明的长汀等气候较寒冷的地区种植。

2 示范内容

2.1 早规划,早落实

20世纪80年代后,长汀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大幅缩小,现今的新一代农民对种植紫云英的作用及种植方法认识不清。为了重新唤起农民对紫云英的种植热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和长汀县土肥站早在2008年7月初就已制定了实施方案,规划好了示范地点和范围。笔者采用逐户散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座谈会和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宣传方式,强化农民对紫云英的认识,使农民从陌生到积极响应示范片的建设,自觉维护好和管理好示范片。

2.2 狠抓示范片技术到位

为保证示范片种植成功,真正把示范片建设成为农民学习的榜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和长汀县将紫云英各个时期的栽培技术要领进行分解,制定了通俗易懂的简明栽培技术,印发给示范区内的各农户。示范片的种植管理采用统一擦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聘请专人管护的模式进行,即将种子用旧式碾米机统一擦种(擦种后种子发芽率可达90%以上)后,统一时间(9月27~9月31日水稻灌浆初期)雇请当地农民播种,水稻收割后,统一开沟、施肥、防病、覆盖稻草等农事操作。为防止示范片遭受家禽家畜的破坏,聘请当地具有较高威信和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田间巡察看护,说服放养家禽的农户,改变放养地点,及时驱赶牛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紫云英的正常生长。

3 示范效果

3.1 鲜草量

2009年3月20 对示范片的鲜草量进行测产。在示范区内选择生长好、中、差3种类型的田块共9丘,每丘实割20 m2,将9丘的产量进行平均计算,最后折算成鲜草产量,平均鲜草量达27 240 kg/hm2,最高达 33 945 kg/hm2,收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表 1)。

表1 鲜草量及土壤化验结果

3.2 土壤肥力

在水稻收割后和2009年4月5日鲜草割青回田后分二次采集土样(共9个土样)进行测试分析,主要检测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4个指标。从两次检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表1),有机质、速效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速效磷、速效钾有所增加,9丘平均有机质从25.6 mg/kg提高到29.5 mg/kg,提高15.2%;速效氮从122.8 mg/kg提高到156 mg/kg,增幅27%;速效磷从29.3 mg/kg提高到29.5 mg/kg;速效钾从50.7 mg/kg提高到55.5 mg/kg,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4 小结

4.1 示范片的实割鲜草量和二次土壤分析结果对比

紫云英对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具有明显的效果,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的含量明显提高,同时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4.2 示范过程整体和总体长势的分析

从示范过程看,目前农民对紫云英的作用及种植技术了解不够,为加快紫云英的恢复性生产,必须加大宣传和示范的力度。从紫云英总体长势情况看,土壤地力差异较大,长势及鲜草量差异大,在技术措施上,必须根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分片指导。

5 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促进早发

一般中稻田应在水稻收获后马上开沟播种,以免杂草先出苗生长,影响紫云英生育。连作晚稻田可在10月上中旬进行稻底播种,和水稻共生期25 d左右。闽紫5号因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播种量可较少些,在福建省一般绿肥田1.5~2.0 kg/667m2,留种田 1.00~1.25 kg/667m2。

5.2 早施磷、钾肥

紫云英对磷、钾肥反应很敏感,因此要获得鲜草和种子高产,应早施磷、钾肥[6-7]。一般钙镁磷肥拌种5~10 kg/667m2,割稻后再施过磷酸钙5~10 kg/667m2和氯化钾约5 kg/667m2作追肥。留种田应在现蕾开花期喷硼、钼微肥1次,以提高结实率。

5.3 开好排水沟,进行合理排灌

晚稻田套播,应在播种前开好稻弄沟并进行烤田,以免由于土壤太稀烂,紫云英播种后种子陷入泥中和田间积水而造成烂种烂田。水稻收获后,除将稻弄沟加深外,应加开新沟,一般畦宽以5 m左右比较适宜。稻后播种,应在播种前将沟开好,并把沟泥敲碎撒在畦上,然后灌水播种。紫云英的沟深:支沟应到土塥,主沟应破土塥,而且沟沟相通,使排水通畅。开春后再清沟1~2次,以防积水。

5.4 做好留种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闽紫5号由于植株高大,后期倒伏严重,因此,留种田在枝茎伸长到现蕾期,应喷施一定剂量多效唑1~2次,使紫云英植株矮化,减少后期的枝茎死亡并提高每分枝的结荚数和每荚粒数;此外,留种田应做好“三虫”(蓟马、潜叶蝇和蚜虫)、“三病”(菌核病、轮纹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5.5 适时收种,细收细打

在福建省,一般当果荚有50%左右变黑时,就要抢晴天收种,并争取在果荚80%变黑前收完。收种应在早晨露水未干前进行,并采用卷收法,以防果荚脱落。

[1]何录秋,薛灿辉,张 亚,等.经济绿肥在农田高效种植制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8):53-55.

[2]刘东升,黎军发,朱其添,等.冬种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2):179-180.

[3]林多胡,叶永秦,陈云平,等.紫云英新品种闽紫1号的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3,8(4):16-20.

[4]高菊生,徐明岗,秦道珠.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8,(6):25-27.

[5]曾庆利,龚春华,徐永士,等.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9,(6):76-77,88.

[6]苏全平,李建国,范 芳,等.稻田套播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8):8-10.

[7]刘 英,王允青,张祥明,等.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03-16005.

猜你喜欢

长汀县示范片鲜草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一只羊的结局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长汀 龙岩市老促会深入长汀县调研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
长汀县老促会与挂钩村座谈精准扶贫与“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