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结构视角的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2010-07-09王春枝杨智勇

财经理论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

王春枝,杨智勇

(1.内蒙古财经学院 统计与数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层次仍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明显: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 1978年的 32.7:45.4:21.9演变为 2008年的 11.7:55.0:33.3;就业结构总体上由 1978年 67.10:18.45:14.45演变为 50.5:16.9:32.7,与一般标准相比(见表 1),内蒙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已进入发展性阶段,就业结构基本处于传统型阶段,与现代型仍有较大差距。差距大,一方面表明内蒙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从差异的数值上看,若要进入现代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需在现有基础上下降约 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需下降大约 25个百分点,就业比重则需上升约 1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需上升约 3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需上升约 20个百分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表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类型

(二)第一产业发展仍滞后,就业比重过大

内蒙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由1978年的32.7%下降为 2008年的 11.7,下降了 2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过快。目前内蒙古农业基础仍很薄弱,农业面临耕地减少(见表 2)、资源条件恶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同时农民收入滑坡明显。从投人产出率看,农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增值效益,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见表 3)。内蒙古农业近期内如无重大耕作技术的突破或新品种的改良,单纯依靠增加投资来促进单产提高,潜力有限。

表 2 内蒙古近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万公顷

表 3 内蒙古主要年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变化情况

与此同时,内蒙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 1978年的 302.6万人增加到 2008年的 556.7万人,仍有50.5%从业人员集中于第一产业,在耕地资源、牧场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增加了 83.97%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内蒙古人口密度小,地大物博,但实际上,内蒙古的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很低,近年来,荒漠化率和草原退化率为59.27%和20.29%。据保守估算,有效的、可养活生命的土地面积上,内蒙古土地面积至少减少了59.15平方公里。可见内蒙古非农化过程极其缓慢,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十分困难。

(三)第二产业存在严重偏差,制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型

首先,第一、二产业发展不协调。内蒙古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改革初就很高,从协调发展的角度讲,改革后它的速度应放慢些,但实际上其速度仍很快,以致使第二产业的比重高高在上,与发展仍很薄弱的第一产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978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为 1:1.39,2008年则扩大为 1:4.71。两者的发展速度也很悬殊,1978年-1989年期间,第一、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74%和 8.26%,1990年 -200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 13.06%、24.54%,差距不断扩大。

其次,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重化工倾向。一般说,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初级工业化,其资本有机构成低,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特点,从而便于吸纳第一产业的过剩劳动力。相反,以重工业为代表的次级工业化,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难以吸纳劳动力。由于内蒙古目前农业劳动仍占主体,理应发展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事实上已经呈现出重化工特征,1978年重工业产值比重为 58.36%,2008年扩大到 78.16% 。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特征会更加强化,因为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等消费品需求的迅速增加及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的迫切要求,会促进包括投资品和新型消费品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此外,20世纪 90年代开始,加工工业开始进人新一轮设备与技术更新阶段,必将推动投资品工业的较快发展。总之,重化工业的发展,虽然是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后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内蒙古面临的难题是: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急速的重化工业化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将使就业形势更加恶化。2008年,内蒙古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仅次于四川(4.6%)和宁夏(4.4%),居全国第三位。这些下岗职工长期无法再就业,成为大量的“就业无望者”,很难再进入劳动市场,这就使广泛的结构性失业持久化,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内部畸形发展

1978年,内蒙古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 21.9,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比重始终徘徊在 30%左右。1990年为 32.6%,最高于 2002年达到 36.4%,2008年则又降为 33.3%。从表面上看,虽然上升的幅度较小,但毕竟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上升的。其实不然,若考虑到物价因素,内蒙古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实际上远远小于此甚至是下降的,因为第三产业的价格指数高于其他产业,如表 4所示。表 4显示了 1990-2008年内蒙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表示基期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则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的对比状况。服务项目价格是指电讯费、邮费、交通费、洗礼美容费、文娱费、学杂保育费、修理及其他服务费、医疗保健服务费,这些项目均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1990-2008年期间,只有 1991、2004、2007年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略低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其余年份前者则一直高于后者,由此计算出来的第三产业产值所受价格影响的份额高于第一、二产业。

表 4 1990-2008年内蒙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对比(%)

与此同时,内蒙古第三产业还存在着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生活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高,高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行业的比重偏低。发达国家的生产服务业比重在 20世纪 90年代初就占到第三产业的 30%以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这一水平。如 1991年马来西亚的金融、保险、工商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就高达 32.9%,而内蒙古2008年金融保险业与社会服务业之和仅为 14.0%,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8.6%和北京 40.02%以及上海 32.03%。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发展急剧超前的常规性的传统商业流通类,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失衡,生产与消费脱节严重。此外,对各种中介服务业如科技、管理、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代理性服务,会计、评估、统计、审计、计算机、市场调查等专业性服务,内蒙古目前虽然没有专门的统计,但其发展程度低是显而易见的。而社区需要的康复、婚庆礼仪、法律咨询、病疗咨询、托老、托病等仅有初步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产业。一旦家庭有这方面的需要时,只能由家庭成员放下工作来完成,既不专业,又不经济,且影响就业。

二、GDP增量的分解

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优化升级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这种转移应使得产业结构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利于产出与效益的提高。如果仅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视角,以投入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代表,那么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应遵循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规律,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并提高效益。但是,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过程中,除了结构数量的转移外,还伴随着劳动力存量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所以,接下来本文将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角度,通过对总产出的分解,考察劳动力素质提高效益、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和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

设 Gt表示第 t期的 GDP,Git(i=1,2,3)表示第t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则表示基期的GDP,Gi0表示基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则Gi0;Lt表示第 t期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Lit(i=1,2,3)表示第 t期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则L0表示基期的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Li0(i=1,2,3)Gi0/Li0表示基期第 i产业劳动生产率,Git/Lit表示第t期第 i产业劳动生产率;G0/L0表示基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t/Lt表示第 t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据此,第 t期相对于基期的 GDP增量可分解如下:

其中,At表示就第 t期的劳动力投入结构而言,由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称之为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Bt表示相对于基期各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第 t期劳动力投入结构变化所增加的产出,称之为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效益;Ct表示相对于基期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第 t期劳动力总量增加所增加的产出,称之为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将 GDP增量分解为这样三部分,可以较清楚地分析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水平提高所创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 At的贡献率,以及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效益 Bt的贡献率和投入增加效益Ct的贡献率,从而发现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一分解,对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得如下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1979-2008年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计算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内蒙古产业劳动生产率效益 At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增长较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了 83.4%。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宏观经济效益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水平提高所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

内蒙古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 Ct基本上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1979-2008年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的平均贡献率为 14.6%,而 1990-2008年平均为 9.03%,有所下降,这表明内蒙古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比较产业劳动生产率效益 At与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 Ct的贡献率可以看出,Ct贡献率的下降与 At贡献率的上升基本上是对应的,即劳动力投入增加效益的下降恰好被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的上升所取代。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效益Bt波动较大,改革初期,由于产业政策不明,经验不足,劳动力产业间流动不畅,1983年后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过渡”,同时内蒙古开始税制改革,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效益 Bt明显上升;但是,经过几年的扩张,经济中能源、交通运输、重要原材料等的“瓶颈”制约加剧,1989年出现了结构失调,结构调整效益出现了负值,并影响到 1990、1991年;1991年以后,内蒙古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促进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构调整效益明显上升,保持了 3年较高的正效益;1995年,结构调整效益再次出现负值,而且这次产业结构的负效益一直到持续到2004年,表明这一时期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失效的。这一点也可从这一时期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效益 Bt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持续负值看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 1994年以来的财税及收入分配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流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大步推进,在各领域深入拓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经济出现了新气象,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商业、餐饮业等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的服务业,所以大量的第一、二产业劳动力迅速转移到第三产业,完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进一步改革将涉及到各方的根本利益,“效率”与“公平”的兼顾成为难点。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社会产品结构、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投融资结构、地区生产力布局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方面,这些结构问题都表征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上。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服务行业的饱和,金融、保险、信息等新兴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出现了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倒流,第二产业劳动力闲置待业的状况;第三产业中仍有很多部门非国有经济不能进入或难以进入,国有经济居垄断地位或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机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这样,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既不能回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创造财富,又不能进入第三产业创造价值,出现了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负效益,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三、提高内蒙古产业结构效益的目标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为实现其协调发展,可以从产业角度入手,确定主导产业,调整衰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化、合理化,这是从发展经济总量的角度的调节。但考虑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内蒙古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人民安康幸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本文主张在当前内蒙古的经济结构调整中,重点目标之一是实现就业结构优化,即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在此目标之下,可以将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政策目标细化为以下三个“优先”:“就业优先”、“公平优先”和“以人为本”。

就业优先,就是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优先目标从“经济增长”向“扩大就业”的转变。其核心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扩大就业”放在经济改革的首要位置来设计政策框架,把经济增长作为内生变量,使其成为扩大就业过程的结果。

公平优先,就是要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公平和各类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机会的公平。一方面转变对农村人口城镇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平等、友好的善待农民工;另一方面使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不仅覆盖正规部门的职工,而且覆盖城镇非正规从业人员和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城乡的隔绝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从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以说,城乡隔绝的制度安排带来了高昂的制度成本。

以人为本,有了就业机会、有了获得就业机会的公平环境,是否能够真正得到就业机会还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同时,就业机会的质量也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收入、福利等都应当得到保证。这种保证不仅仅来自于形成法律,而且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严格贯彻。只有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而且能够顺利安全的工作,才真正能够实现生活的改善。

[1] 吴彤.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2] 邹德新,李春阁.非正规就业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3] 战明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特征与结构效应[J].经济科学,2004,(1).

[4] 吴宏洛,王来法.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相关性分析[J].东南学术,2004,(1).

[5] 刘纯志.失业、就业与第三产业[J].统计与决策,1994,(4).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