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工理论的生态城市演进研究

2010-07-09文宗川

财经理论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分工工业化阶段

文宗川,胡 靓

(内蒙古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引言

分工的理论性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当时作为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亚当◦斯密就已经认识到了分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由于分工理论早期缺乏好的数学框架支持,被当时科学精密化发展趋势所忽视。直到 20世纪 80年代以后,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重拾古典经济学中的精彩分工思想,并运用超边际分析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使其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分工理论才逐渐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载体,通过研究城市的发展轨迹,可以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推演未来发展趋势,解决可能存在的发展制约环节,制定符合城市现阶段发展情况的奋斗目标。本文将分工思想运用到城市发展演变过程,是城市发展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旨在通过其对城市经济周期性循环发展规律的探索,寻求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建设的生态城市发展对策,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对于城市或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国内外都有过不少有关方面的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如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他就曾基于通过对城市生产要素数量化分析的方法,把都市圈的形成和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孤立分散阶段、城市间弱联系阶段、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和大都市带的成熟阶段。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则将划分基准定位工业化阶段,并按工业化程度,分别将其他阶段分为工业化前期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的成熟期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虽然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晚于国外,但结合中国国情也做了一些与其相适应的发展,如王成新、姚士谋并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区域差异,将城市群发展大体划分为初始、发育、稳定和成熟四个阶段,还有诸如城市发展阶段统计判别中的三阶段法和五阶段法,分别按照城市化水平指数和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进行划分。应该说这些方法对于阶段性的划分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我们亦将借鉴学者陈群元、喻定权的城市群发展阶段 S型曲线,并在其基础上修改细化,给出城市划分的各阶段(如图 1):农业城市;工业城市;科技信息化城市;生态城市。有别于过去出于统计意义的划分,本文将从分工理论着重说明城市阶段内发展的驱动力和其阻碍;城市实现阶段性跨越发展的根本原因及最后得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等问题。

图 1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图

三、城市发展各阶段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农业城市,这一时期所经历的时间段跨度较大,从原始的群居社会一直到近代的工业化前,其中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自身生活所需,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分化程度低下。

追溯城市和市场的起源,两者在时间上有较大差异,但正是随着后期,市场的城市化回归才使早期城市真正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特征,所以在城市的初始阶段,将从市场的出现开始推演。市场并非是人类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特定历史阶段必然出现的社会活动,这其中工具的运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具的出现有效拓展了人的劳动能力,为物料初始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原始社会的捕猎生活方式到农牧生活方式的转变。工具的精细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也使得原始农业有了一个相对成型的基础,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有效提高,给农产品的剩余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待交换物的不断增多,延续原始社会的两两交换必然会带来很多弊端,于是更能提高交换效率的集中贸易便应运而生,从早期的“流动”集市到后期的“固定”市场,我们可以看出社会降低交易费用过程中所自发形成的阶段性现象。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市场的形成在带来交易效率提高的同时又促进了分工的深化。所以劳动分工细化转而推动着工具的发展与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再一次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扩大为交易物的丰富化又创造了前提,而交易前提条件的不断改善又使得市场趋于完善,正是在分工深化的带动下,使得城市实现快速发展。如图 2、图 3所示。

图 2 城市发展三因素循环作用平面演示图

图 3 城市发展立体演示图

图 2表示城市发展循环,其中的三个制约因素分别为生产力水平,交换条件,市场成熟度,整个循环所构成的圆的面积代表城市(社会)的发展程度。图 3表示为在分工深化的带动下,城市发展程度在不断的发展循环过程中,实现阶段性突破,其中两条平面轴为分工轴,其循环圆所在平面轴的系数代表该城市的分工水平,上下循环圆之间的连接线表现为分工深化,带动社会发展循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但也可能由于随着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趋饱和化而引发市场阻塞现象,继而导致交易效率下降,从而使社会分工停滞,在图中表现为循环线避开分工深化线进入原循环,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无效循环。工业化正是基于农业城市后续生产力发展滞后无法满足交易需求的情况,使社会有继续分工细化的可能,实现城市有效循环发展。

第二阶段工业城市,这一时期表现为工业产值的大幅增加,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相对于农业城市,工业化的过程改变了原先生产力发展的人力人数决定制,转变为资源能源决定制,机器的大量使用也使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据此将其划分为城市演进中的一个阶段。

农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大量出现,而企业在新兴古典框架中是以组织分工的一种形式而存在,企业的出现归结于该形式的组织分工比直接用产品市场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所以企业建立的前提就必须要使劳动力的交易效率要高于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在自足经济条件下,分工不能有效深化,则以劳动力分工为基础的劳动力交易效率明显要比直接的产品交易效率要低,企业的出现经历了交易效率缓慢提升的过程。当然企业组织得益于劳动分工的前提条件下,也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使工种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可能,并实现了通过工具利用娴熟度的最大化来带动产能最大化的可能性。而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的专业化培养教育方式,也使得这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了跳跃式发展,推动着制造器械工具的不断完善,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过程带动该时期城市发展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消耗资源能源及对环境破坏换来了城市经济规模的膨胀式扩张。然而随着后续发展能力问题的凸显,特别是城市规模、人口的膨胀所带来的拥挤效应(包括地价攀升、城市生活环境、居住便利性的下降,交通拥堵等等),都开始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交易效率的有效持续,于是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发展便可能趋于停滞,进入无效化发展循环模式。这也便是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下,城市发展可能陷入的瓶颈。

第三阶段科技信息化城市,该阶段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衍生出的一种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增长将由粗犷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城市和周边地区将实现以分工为基础的经济互动。

该阶段的企业或产业在经过工业化的过程其规模日趋成熟,但仍面临着城市发展遗留的“拥挤效应”,所以工业企业将有一个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企业整体迁移和企业分蘖。相对于企业的整体迁移,企业分蘖在减少企业成本同时,在利用城市产业聚集所产生的知识和技术外溢无疑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产业扩散可以说无疑有利于企业充分挖掘周边地区的土地、人力资源等的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信息和知识替代传统的物质消耗,且能够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特性,加强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关系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信息化也间接推动了产业扩散的过程,其打破了地域间距离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的成本,使企业部门的地域分隔,区域分工成为可能,进而使企业各个环节分布在其所需要素条件较好的地区中,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分蘖的这一过程,也将使得城市的主要经济成分由原来的工业经济替换成产品附加值更高的知识经济,且随着工业厂区的扩散化,周边地区将接替中心城市的基础工业化过程,实现农转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也将使得各种资源在整个区域间重新整合,并实现优化配置。依托城市周边与中心区域的要素分流而形成的产业链分工,对于整个城市区域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推动力,在相互借助比较优势的同时,实现共赢发展。特别是周边区域,在其产业链经济逐渐成熟的同时,也带动其他产业相继发展,且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渐完备化,最终将形成子母城的格局。此时的城市区域将突破单一城市的概念,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多个城市一同构成一个城市群。而城市群放大了市场效应的同时,也降低了个子城市间各要素的流动成本,提升了交易的效率,并最终再次深化了分工,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信息化虽然是城市发展的又一阶段,但信息化的过程并非是去工业化,依然需要依托工业化所产生的庞大物质基础。如果孤立起来片面强调信息化,信息化不融入其他领域,不能对传统产业起催化、带动作用,则网络建得再好,通信再发达,其现代化发展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得老工业城市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动力,正是基于此,信息工业化的模式已经成为许多正经历工业化的城市的发展道路新选择趋势。

第四阶段生态城市,其概念始于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六届会议上所提出的“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此后各国学者对其定义虽各有差异,但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的、社会公平的、经济高效的、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互惠共生与协调发展。在这里,作为最终阶段即理想型城市建设模型给出,以实现城市最终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过科技信息化的阶段,其发展起来的区域周边城市通过对于中心城市的分流作用,使得其环境、人口、社会压力有了一定的缓解,但对于整个城市区域来说其并没有摆脱发展约束,城市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效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而此时再提高承载能力,首先意味着将不只局限于城区市区,而是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需要科学地调整规划城市结构,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所以城市作为一个基于分工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在该阶段的解释将更为合理。因为城市作为系统在与周边地区或其他城市区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交流的同时,各个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由于各个城市分工经济的不同而体现的差异性,各个系统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在整个体系正常循环下实现快速发展。当然这种分工经济的风险就在于一旦其中某个子分工系统环节出现问题,在区域分工高级阶段的情况下,通过循环作用很容易蔓延到整个区域的经济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也和以往阶段——城市发展以点带面式的变革方式有所不同,在允许适当侧重点的同时,整个城市群区域应该基于四个维度进行生态化变革即各子区域的生态化进程需要在空间和时间需要保持一个相互协调性,使其在系统循环作用下,维持整个城市群区域的生态参数正常起伏。当然作为生态城市,在自然环境,工业环境得到有效优化的同时,信息环境也不容忽视,甚至在未来完全信息社会,信息畅通度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其将不仅仅只影响到经济个体的交易效率,甚至与整个城市群的分工经济循环都可能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正是基于解决前几阶段城市无限制短视发展所遗留的环境污染、经济饱和、社会无序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合理完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依据可循,“理想”意味城市的发展最终将无限接近于一个最终饱和值,也是城市发展规模的极限值 K,在不断接近饱和值的过程中,城市实现最终生态城市的变革。基于此,我们在最后一阶段——生态城市,仍旧给出了不断趋于 K值的 S形曲线,整个 S形曲线代表着生态变革由初始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

四、结论

我们得出从农业城市→工业城市→科技信息化城市→生态城市,这一生态城市的演进过程,并非意味着城市发展必定遵从这一进程,所处各个阶段的城市都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为生态城市。对于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诸多考核指标,本文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更多的倾向于“理想”型城市,其建设意义并不在于短期生态城市指标的达成,而在于实现城市最终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基于长远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生态化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是城市发展史上的全新变革。

[1] 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9,(2).

[2] 肖丕楚,张建儒.产业扩散、企业分蘖与空间再造[J].当代经济科学,2004,(3).

[3] 李国平,杨洋.分工演进与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9,(3).

[4] 罗荣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探讨[J].信息化建设,2008,(8).

[5] 文宗川,崔鑫.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3).

[6]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和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分工工业化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