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肾衰 35例炎性因子及血脂代谢观察

2010-07-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苏州215006沙文刚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脂蛋白细胞因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苏州 215006)沙文刚

慢性肾衰患者(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微炎症状态是指患者没有全身或局部显性的临床感染征象,但是存在低水平、持续的炎症状态,表现为炎症因子的轻度升高。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是一种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炎性过程的敏感指标。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活性外,同时也有抗炎作用的多效性[1]。 我院于 2007年 7月至 2009年 6月采用辛伐他汀治疗 CRF患者 35例,通过测定入院和出院时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MCP-1和 CRP水平,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以探讨辛伐他汀在 CRF治疗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择老年非透析 CRF患者35例 ,其中男 20例 ,女 15例 ,年龄 57~ 79,平均 64±7岁。 所有患者血清肌酐 (SCr)> 442 μ mol/L,病程 8~ 30个月。全部患者进入观察期前两周均排除了感染、恶性肿瘤、肝功能损害、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血管意外,且未使用降脂药和糖皮质激素。

2 治疗方法 在 CRF患者入院并采血后开始服用辛伐他汀 20mg,每日 1次,同时配合常规慢性肾衰竭的非透析治疗方法: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持续 8周。

3 检测方法 35例患者在抽血前戒高脂饮食3d,于清晨抽取空腹 12h静脉血,室温放置 30~ 40min后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法(CHOD-PAP法)测定血清TC及 TG;采用奥林巴斯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清除法测定 HDL-C及 LDL-C;利用 ELISA方法检测血清 MCP-1;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CPR。治疗结束后,采用同样方法检测 TC、TG、HDL-C、LDLC、MCP-1和 CRP水平。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以 x-±s表示,计数量资料采用 t检验,以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 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 1。血清TC、TG及 L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 0.05),而 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则明显上升(P<0.05)。

2 患者治疗前后 MCP-1、CRP水平比较 见表2。患者 MCP-1及 CP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

表1 3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表1 3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n TC TG LDL-C HDL-C治疗 前 35 4.98± 0.77 1.36± 0.43 2.89± 0.67 1.06± 0.18治疗 后 35 3.32± 0.53* 1.03± 0.48* 2.13± 0.58* 1.44± 0.20*

表2 35例患者治疗前后 MCP-1、CRP水平的比较(±s)

表2 35例患者治疗前后 MCP-1、CRP水平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 别 n M CP-1(pg/ml)CPR(mg/L)治疗前 35 211.7±118.3 12.6±6.7治疗后 35 103.6± 74.2* 7.5± 5.8*

讨 论

CRF不但是机体针对肾功能进行性衰竭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生化反应,而且还是一个以细胞因子驱动的、以促氧化过程为特征的全身性的慢性炎症状态。它既不是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也不等同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有学者称其为慢性肾衰竭的“微炎症反应”,其实质是免疫炎症。 CRF患者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已经临床病理学研究证实。文献报道 CRF患者 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 TG、LDL升高最显著,而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2]。其紊乱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CRF患者由于肾脏分泌排泄功能受损,胰岛素清除和降解障碍,高胰岛素血症可促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TG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3]。②CRF患者的低蛋白饮食,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③CRF患者高磷、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脂蛋白酶和肝脂酶活性。使富含 TG的脂蛋白转化减少而导致高脂血症。④CRF患者内分泌失调。

MCP-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分泌,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趋化和激活作用,聚集的单核(巨噬)细胞又可进一步促进 MCP-1生成。 CRP是肝脏在炎症刺激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生成的急性时相蛋白的原形,参与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当机体在细胞因子的介导下对组织损伤、感染产生反应时,CRP循环浓度快速升高,可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活动程度,是微炎症状态时的一项客观敏感的指标,也是机体存在细胞因子激活的标志,是目前认为最有价值的炎症标志物[4]。微炎症状态时,机体 CRP明显增高(> 8mg/L),但是不超过 10~ 15 mg/L,这是判断微炎症反应状态的标志。

他汀类药物属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调脂药,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现它尚具有抗炎、阻止和消退粥样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1]。他汀类药抗炎症作用有多种机制,包括减弱炎症细胞向斑块内的趋化和聚集[5],抑制巨噬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等[6]。其中减少巨噬细胞等 IL-6信使 RNA的表达和 IL-6的合成是他汀类药抗炎的主要机制。类异戊二烯是 IL-6重要成分,他汀类药抑制 HM G-Co 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减少类异戊二烯前体物质甲醛戊酸的生物转换,下调 IL-6的合成[7],对 CRP的生成有直接阻断作用。本研究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血清 TC、TG和 LDL-C下降,而 HDL-C明显上升,同时患者 MCP-1水平及 CP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说明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衰患者的体内炎症反应水平,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1]Bybee KY,Wright RS,Kopecky SL.Effect of early statin therapy after actue coronary syndromes:a concise review of the recent data[J].Cardiol Rew,2002,10(5):301-305.

[2]徐爱莲,薛维霞.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J].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1):614.

[3]查锡良主编.生物化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78.

[4]Kato A,Odamaik M,Takita M,et al.Creactive p rotein is a p redictor of shout-term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Am J Nephro,2001,21(2):176-178.

[5]Aikawa M,Rabkin E,Sugiyama S,et al.An HM G-CoA reductase inhibitor,cerivastatin,suppresses growth of macrophages expressing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issue factor invivo and in vitro[J].Circulation,2001,103(2):276-283.

[6]Cipollone F,Fazia M,Iezzi A,et al.Suppression of the functionally coupled cyclooxygenase-2/Pprostaglandin E synthaseasabasisofsimvastaindependentplaque stabilization in humans[J]. Circulation, 2003, 107(11):1479-1485.

[7]Luisa-Diomede L,Albani D,Sottocorno M,et al.In vivo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statins is mediated by nonsterol mevalonate products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8):1327-1332.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脂蛋白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