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个人储蓄率不会持续升高

2010-07-06张永军刘向东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3期
关键词:储蓄率储蓄消费

■ 张永军 刘向东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个人储蓄率连续走高,2009年5月份升到近10年的最高值6%。对此,国外某些经济学家预计美国个人储蓄率可能会上升到10%左右,延缓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我们认为,美国个人储蓄率不会持续升高到10%左右的水平,但是短期内美国个人储蓄率仍会保持在4%左右这一高于危机前的水平。针对美国消费——储蓄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建议:调整国内储蓄消费比例,积极扩大国内消费;稳定劳动就业市场、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增加居民持久性收入和财产,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适应外部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金融危机后美国个人储蓄率有所提高

近20年来,美国一直是一个高消费、低储蓄的国家;但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股市、地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美国人加强了去杠杆化的力度,稍微改变了以往只贷不存的习惯,通过削减支出、减少借贷和增加储蓄应对经济衰退,致使美国人的消费率有所下降,储蓄率有所提高。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个人平均储蓄率(1-个人总支出/可支配收入)明显上升,至2009年5月份美国人的储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7680亿美元,个人储蓄率上升到了15年来的最高值6%。

根据这种情况,一些经济学家曾预计,2009年后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将会回升到3%-5%甚至更高的水平,但仍未达到二战后平均水平(约9%)的2/3,储蓄率有持续走高的可能,甚至有望回到1985年之前的历史高位10%左右。例如,美国财长蒂莫西·盖特纳认为,美国个人储蓄的改变是可持续的,今后将更接近历史水准。高盛曾预计2009年的储蓄率就有望高达6%-10%的水平。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比尔·盖尔也认为,美国个人储蓄率上升还不过只是个开始,以后将继续上升。

美国储蓄率如持续走高将带来巨大影响

现在,个人消费占美国GDP的比例仍然高达70%左右,美国储蓄率变化将通过消费而深刻影响未来美国经济走势:如果美国个人储蓄率持续走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美国经济复苏,如果美国储蓄率不至于继续跃升,那么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可能带动消费需求,相对地加快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关于美国家庭储蓄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据麦肯锡估计,如果美国储蓄率保持在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约8.6%),那么2007年美国人就会少消费1万亿美元。根据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的推算,如果美国储蓄率恢复到8%至10%,其消费需求将下降6000亿至8000亿美元。

美国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行为还很大可能将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国人消费的出口导向的国家。由于金融危机致使美国人减少了对各种国外生产商品的购买,因此美国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德国、日本、墨西哥以及新加坡等美国的四大主要贸易伙伴。随着美国消费需求的下降,中国的出口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如果美国储蓄率持续提高,中国将可能面临外需市场长期萎缩的局面。根据中国商务部所属机构的一项研究报告,随着美国人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中国出口高增长的时代将就此结束。

美国个人储蓄率是否会持续走高?

现在的问题是,依据当前形势,美国个人储蓄率究竟是否会持续走高?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美国人增加储蓄只是一种暂时的被迫行为,一旦经济好转,房价、股价及其他资产价值升高,他们又会重拾高消费的模式。另外有些人认为,这次危机教训将影响深远,高消费不可持续,美国人的消费将回归理性,可能将维持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储蓄率高达9%左右的常态。

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个人储蓄率上升是比较正常的。我们知道,近10年来,美国人维持较低的储蓄率,能够过度透支消费,得益于房地产、股票及其他投资资产的持续升值。家庭资产的不断增值使美国人即使在储蓄很少时也可以更多地借贷和花钱。据麦肯锡估计,从2000年到2007年,美国家庭的资产价值增加了大约27万亿美元。不断上升的房产价值,以及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占到了这些财富增长的2/3以上。但是这次金融危机后,房价泡沫破裂,股市陷入低迷,美国人持有的资产净值大幅缩水。从2007年中到2008年末,美国家庭的资产净值减少了大约13万亿美元。同时,奥巴马政府收紧个人信贷和住房贷款,实施包括减税在内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人还增加对失业的担忧,降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迫使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因素都将会推高美国个人储蓄率持续上升。

从历史看,在美国历次经济周期性调整过程中,储蓄率至多上升4个百分点左右,随后又会恢复到危机前的平均水平。历史数据表明,从1960年到1990年美国人的储蓄率保持在9%左右,在其中的经济衰退时期,美国个人储蓄率总会存在几个月内偏高的情况,但究其原因多数偏高是由于短期因素造成的。例如,1981-1983年间由于里根政府的减税计划导致美国个人储蓄率高达10%以上,但是只比20世纪70、80年代的平均储蓄率高出1-3个百分点;其他储蓄率偏高的时期也都是较为短暂的现象。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个人储蓄率平均下降到5.5%左右,自2000年后,储蓄率持续走低,平均降至2.8%左右。照此规律看,我们认为当前美国个人储蓄率走高的势头并不会持久。种种迹象表明,2009年5月份以后美国个人储蓄率已有所下降(见图1),截至2010年1月份已下降到2008年11月份以来最低点3.3%,明显低于2009年美国个人储蓄率平均水平4.25%,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储蓄率会回归到近20年的平均水平(约4%左右)。

从金融危机后美国储蓄率走高的具体原因来说,主要是受到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从近期的变化看,2008年5月和2009年5月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均出现较大的增幅,分析收入构成这实际上分别与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实施的财政刺激计划有关,造成了美国人收入的暂时性增加,而同时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增加相应出现陡增,这是这两个月份储蓄率与相邻月份相比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从而也说明了经济危机后美国储蓄结构的调整并不是周期性调整,而是暂时的结构调整。2009年5月份美国个人储蓄率一度攀升至6%,主要是由于当时美国政府按照《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一次性发放了250美元的补贴,这在个人收入结构表中体现为转移支付明细项目下的“其他政府福利”,而不是属于劳动者报酬项目下(见图2)。随着下半年政府税收和福利相关的补贴逐步消失,美国储蓄率即有所回落,2009年6月份后美国个人储蓄率逐步向4%附近回落。实际上,这种现象可以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来解释。消费支出对持久收入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不对暂时的收入变化做出反应。由于危机导致的财产性收入减少和对失业的担忧,美国人改变了对未来持久收入的预期,这是危机以来美国个人储蓄率升高的主要原因。2009年5月份奥巴马政府提供的一次性补贴性收入,对持久收入没有影响,因此并没有对消费产生多大的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储蓄,致使储蓄率大幅提高。换句话说,现在的储蓄率上升幅度,受到了应对危机政策的短期影响。另外,由于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变化,一旦美国经济迈入上行通道后,美国储蓄率将不会变化太大,至多可能会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美国个人储蓄率从1%上升到4%左右是可以持续的。根据弗兰克·莫迪利亚尼等人提出的关于消费函数的生命周期假说,个人储蓄率与个人拥有的资产存量有关。危机之前,美国人拥有的财产存量较大,有理由乐观预期,在较低的个人储蓄情况下,依靠个人未来持久财产收入足可以备将来之需。然而,危机后美国人持有的资产大幅缩水,这就意味着个人未来财产性收入将降低,自然就理性地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储蓄,所以储蓄率自然就会高一些。近期美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这将使得美国家庭的资产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可能会使得美国家庭增加储蓄的动力相应减弱。由此分析的结论是,美国个人储蓄率将不会持续走高达到历史峰值10%,而2010年将会维持在3%-4%左右的正常水平。

再者,尽管美国个人储蓄率会有所提高,但根据美国提出的再平衡、再工业化方案,美国就需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即美国将提高储蓄所形成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会加大对投资品的需求,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储蓄率提高的影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另一方面说明美国的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消费减少,储蓄回归适当水平,储蓄增加可能会导致投资的增加。

政策建议

经过这次结构调整后,尽管美国个人储蓄率不会进一步显著提高,但美国人减少消费需求的趋势短期难以逆转,这将对全球国际贸易带来明显影响。为应对由此带来的国际市场变化,我国应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加我国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和财产将是加大国内居民消费的根本途径,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

第一,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在外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从长期看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应提高居民收入在GDP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率,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5%;把居民消费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0%,分别接近改革以来最高水平1985年的56%和52%。

第二,增加我国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和财产将是加大国内居民消费的根本途径。美国人高消费的成因表明,持久性收入是增加持续性消费的动力。在当前情况下,促进我国居民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增强居民持久性收入预期的基础。应通过解决这两个最为突出群体的就业,增强我国居民的消费信心,相应地降低个人储蓄率。此外,应该尽可能保持我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稳步提高居民的财产规模,推高居民消费率。

第三,保持当前稳定外需的政策,加大出口结构的调整力度。美国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意味着美国的需求结构将有所改变,突出表现在消费的相对减少和投资需求的增加,针对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外贸产品出口结构,适应美国需求结构的变化,在保持美国消费品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开发美国的投资品市场。

猜你喜欢

储蓄率储蓄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40年消费流变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新消费ABC
居民持久收入水平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