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针深刺背腧穴治疗慢性胃炎 126例
2010-07-05杨改琴指导付永民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3
杨改琴 指导 付永民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 (西安 710003)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约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 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 50%以上[1]。我师付永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师承名老中医)在数十年的临床中总结摸索出用长针深刺背腧穴治疗慢性胃炎 1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2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71例,女性 55例;年龄最大的 63岁,最小的 17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长者 20余年,最短者 3个月。 84例经胃镜检查、42例经 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结果为:浅表性胃炎 78例,萎缩性胃炎 48例。此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12例,胃溃疡 18例,十二指肠球炎 23例,胃下垂 15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虚寒者 75例,虚热者 51例。
诊断标准 据《实用内科学》[2]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制定。
辨证分型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在治疗前对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虚寒型和虚热型两大类。虚寒型:证见胃痛绵绵,痛喜温按,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多溏,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虚热型:证见胃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泛酸,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白而少津,脉细数或小弦。
治疗方法 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针刺手法:取直径为 0.40mm,长 60mm的不锈钢毫针,75%酒精棉球常规穴位皮肤消毒。针脾俞、胃俞向内下斜刺 2.5寸深左右。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部为佳。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实证施用提插捻转手法之泻法,虚证施用提插捻转手法之补法,虚实夹杂者施以平补平泻法,酌情使用灸法。虚寒型配足三里、公孙、内关,用捻转提插补法,轻刺留针,针后背腧穴加温针灸,背腧穴进针得气后,截取艾条 2cm,一头点燃后,将点燃的一头插在脾俞、肾俞针的针柄上,距离皮肤 4cm,以皮肤有灼热感,但不发烫为度,艾条燃烧完毕后 5min起针,留针约 30~40min。每日或隔日 1次,10次为 1疗程。虚热型配三阴交、内庭、太溪,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寓泻,重刺疾出,不用灸法。每日或隔日 1次,10次为 1疗程。休息3~5d再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根据病情患者可治疗 3~9个疗程,治疗期间要保持情志舒畅,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饮食节制,忌食生冷,忌酒戒烟。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临床治愈:胃脘疼痛消失,胃脘无任何不适,饮食正常或偶有餐后不适感,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病变消失;一年内无复发。好转:胃脘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时有上腹不适感及其他伴随症状,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有好转;半年内无复发。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时有反复,胃镜或钡餐检查无进步。
治疗结果 经 1~3个月的治疗,并随访 3~12个月。126例慢性胃炎患者中,临床治愈 41例,好转 82例,总有效率为 97.62%。对不同的胃黏膜病变及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分析表明,浅表性与萎缩性胃炎,虚寒证与虚热证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和表2)。治疗过程中,首先消失的症状是胃脘疼痛,其次为吞酸、恶心和胃脘不适。临床中发现,疗效与疗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表1 不同病理分类疗效比较例
表2 不同中医分型疗效比较例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吐酸”、“嘈杂”等病范畴,以胃脘疼痛、饱胀、痞闷不舒、反酸、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邪实,后期常见脾虚、肾虚等正虚表现。付永民主任认为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临床以病程长,病势缠绵为特点。故病机在于“滞”、在“虚”,治则宜“通调”、在“补益”。 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不荣则痛”的理论,治疗该病重在调气,健脾补虚,而这正是针灸治法的长处。付老认为针灸治病正是通过针刺与艾灸作用于经络腧穴,得以温补脾胃,调整脾胃气机升降出入,恢复阴阳平衡,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治疗中我们发现,慢性胃炎病理分型虽有浅表性与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有虚寒、虚热的不同,但是付老认为背俞穴乃脏腑精气汇聚之处,所以刺激背俞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付老应用长针深刺背腧穴在治疗中,对改善甚至消除其症状均有疗效。现代解剖背腧穴位于脊柱旁节段神经节的部位,有相应的植物神经通过,刺激该部位穴位能激发脾胃、小肠的经气,激发与调节植物神经,使低下的胃肠功能得以恢复。研究资料也已证实针灸有保护胃黏膜,调节植物神经,改善胃分泌及运动功能的作用,其作用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的,而是体现了针灸的整体性、双向性的调整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综合调节作用来实现的[5]。
[1] 黄泰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第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62.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第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5] 陈德成,吴 旭,吴文忠,等.穴位注射对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的研究 [J].中国针灸,1998,1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