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消痞汤配合消胆胺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4例
2010-07-05李建荣陕西省汉中市妇幼保健院汉中723000
李建荣 陕西省汉中市妇幼保健院(汉中 723000)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引起胃管和黏膜的病理性损害,是临床常见病。2006年 4月至 2006年 12月,我们运用枳实消痞汤合消胆胺片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4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4例,其中男 16例,女 18例;年龄 19~73岁,平均 37.4岁;病程 3个月至 8年,平均3.5年。对照组 30例,其中男 13例,女 17例;年龄 18~60岁,平均 38.5岁;病程 1个月至 7年,平均 3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镜下可见胃腔内有胆汁淤积,皱襞明显水肿、充血、粗糙,胃黏膜活检符合组织学胃炎证据。症见上腹部持续无规律性胀痛或灼烧,饭后可加剧,抑酸药无效,常在夜间或清晨空腹时发生胆汁反流入口腔或呕吐胆汁,吐后可减轻腹痛,也可无明显缓解,患者常有痞塞感,嗳气恶心,纳呆,大便不调,舌淡苔薄,脉弦细等。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枳实消痞汤为主方,药物组成:枳实、厚朴、白术、茯苓、党参、半夏、麦芽曲各 10 g,干姜 3片,黄连、炙甘草各 6 g。随症加减:偏寒者去黄连,加重干姜用量;血瘀明显者加白及 10 g;胆汁淤积疼痛较剧者加蒲公英、败酱草各 10 g;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各 10g;胃胀甚者加陈皮、木香各 10 g.上药水煎取汁 400mL,2次 /d,1剂 /d,饭前 30min服用。同时加服消胆胺利胆药开始时于餐后 1h服 4 g,并于睡前加服 1次,通常在服药后 1~2周奏效,以后逐渐减量,应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对照组服阿莫西林 0.5 g,3次 /d,吗丁啉 10mg/次,3次 /d。2组均连服4周为 1个疗程并进行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常见胃肠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镜下见胃急性炎症消失,胆汁反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镜下见胃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程度好转,胆汁反流减少 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轻微改善,镜下见急性炎症减轻,胆汁反流减少 1/2以上。无效:临床各症状均无改善。
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讨 论 本病归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呕胆”、“胆瘅”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同居中州,脾宜升,胃宜降,脾以升为健,胃以通为用,脾升胃降维持着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肝主疏泄,肝与胆互为表里,脾胃的升降功能有赖于肝之正常疏泄,胆汁凭借肝气的疏泄才能随胃气下行而降于肠。正如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土气充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故肝失疏泄,久郁而化热,胆热犯胃,胃失其和降,胆汁不随胃气下降入腑,反随胃气上逆入胃,灼烧胃黏膜而致病。所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为其发病基础,胆邪犯胃为其基本病理变化,肝胆郁火移入于胃为其主要病理机制,寒热互结为其特点[1]。其治当辛开苦降,和脾健胃降逆。枳实消痞汤原方为丸剂,又名失笑丸,出自《兰室秘藏》,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痞证。我们化丸为汤,以党参替人参。本方实为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来。方中以辛温之枳实、厚朴行气消痞除满;苦寒之黄连,辛温之半夏,伍少量干姜,意在辛开苦降,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干姜又能助枳实、厚朴行气消痞除满;参苓术草健脾补中,立脾胃中州之义;麦芽消食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2]:枳实能使胆囊收缩,Oddi氏括约肌张力增加,促进胃肠蠕动及增强胃排空;厚朴能显著增强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运动功能;黄连能较强的抑制 HP,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半夏能明显地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吐;党参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肠蠕动。综上所述,本方能显著的增强胃排空能力,既能调动机体整体免疫能力,又能改善胃黏膜血流量,增强胃粘膜屏障保护的作用。消胆胺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胃中胆盐结合。口服后与肠内胆酸结合,阻碍后者吸收入血并加速其排出。枳实消痞汤合消胆胺诸药合用药症相符,则症去病愈。与此同时,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或克服忧思郁怒等不良刺激。做到禁烟戒酒,进餐有规律,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为主,少食多餐,避免饱食,还应注意餐后应直立,不宜平卧,睡前 2~3h不宜进食,不宜多食辛辣食品、浓茶、咖啡及其他酸性食品及饮料,以减少胃酸分泌量。
[1] 危北海 ,张万岱,陈治水.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4.
[2] 祁宏,许定仁,张洪俊,等.健功和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