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2010-07-04叶东秀
□文/叶东秀 王 霞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大量外资不断涌入,外贸出口不断攀升,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3,991.52亿美元。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飞速增长,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以及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现阶段了解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在搞清楚外汇储备这个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认清什么是国际储备。所谓国际储备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当局或其他官方机构所持有的,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在国际上可以普遍被接受的一切流动资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资产构成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会员国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所集中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也包括以上四种形式。其中,外汇储备是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主要形式,占全部国际储备额的90%以上。下面就我国的外汇储备现状做具体分析。
1、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外汇储备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建国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还是非常小的,如1950年只有1.57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大力鼓励出口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明显好转,到1990年底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在此之后,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快速而稳定增长的阶段。1996年底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2月份增长到8,5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接着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创出新高。2006年10月底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096.26亿美元。到2008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19,460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总和。2009年6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存量突破20,000亿美元。图1描述了1990~2009年度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9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2%。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2007年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为43%,2008年下滑到27%,2009年为23%。(图1)
2、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自1992年起定期发布外汇储备余额的相关数据,但对外汇储备的构成不予公布,因此只能通过国外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和已有的研究来了解我国外汇储备的大致构成。
目前,全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有美元、日元、英镑和欧元等。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也主要包括这四种货币,而且美元的比重较大,欧元的比重正在逐步上升。2003年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国内学者李振勤推测,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大致为美元70%,欧元15%,日元 10%、英镑5%。到2004年,美元比例有所下降,大致为60%。200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以季度报告的形式发布了全球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及主要储备货币官方持有量的变化。根据张文政、许婕颖的测算,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现状如表1所示。因此可见,我国外汇储备构成中仍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表1)
二、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一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经常项目顺差,另一个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还有部分外汇储备是通过国际投资资本,即所谓的“热钱”流入我国。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渠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其中,也有我国特殊的金融制度,即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和国际资本投机的因素。
1、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出口在创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2001年加入WTO,我国出口额节节攀升。目前,出口导向型的激励政策仍是我国政府所倡导的。根据表2可以看出,2002~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增长相当惊人。从2002年到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了6倍多,平均增长率达到40%。2002~2007年经常项目一直处于快速稳定增长状态,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受挫,增长率为负的4.5%。经常项目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逐年增长的经常项目顺差形成了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表2)
其次,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量外资到我国寻找发展机会。同时,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到我国开办工厂,或从事加工贸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2~2008年间资本和金融项目一直是顺差,形成了外汇储备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2、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79年以前,对外汇管理体制属于高度集中,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随后,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94年起,实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分别对中小企业的外汇收入和外汇银行外汇头寸做了严格的规定,对每家外汇银行都核定了外汇周转头寸的上下限;中小企业的出口外汇收入只能保留上年外汇的20%,超出这一限额的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这种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导致银行和企业都无法按意愿持有外汇,中央银行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大量的外汇。同时,央行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用人民币换取相当数量的外汇,结果导致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了一些国际游资的流入。一般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的数值来测算游资即所谓的热钱在我国的规模。热钱的迅速增加也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量热钱外流,在2004年后,国家政策挤压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导致热钱的滞留成本增加,因此游资部分流出。2005年之后,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汹涌流入。因此,只要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那么就会有大量的游资流入国内,以套取利润。
三、巨额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
汲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一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它具有稳定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增强在国际上信用水平及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因此,各国在努力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外汇储备过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多、诱发通货膨胀等。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带来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1、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由于我国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中央银行为了回收市场上过多的外汇,不得不向市场上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这一效应更会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央行向市场投放了与之相等的人民币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影响物价,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外汇占款的增加,央行为了进行外汇冲销而投放了的大量基础货币。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虽然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国债来冲销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这只能在短期起到抑制基础货币的过度投放。因为在票据和国债的到期日,还是会发放等额的基础货币,最终形成通胀的压力。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随着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并轨,以及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原则,必将形成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近年来,美日等西方国家极力主张人民币大幅升值。从我国近年来的数据看,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的状况,而且由于巨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一直持续。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会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游资大量流入国内以套取利润。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又进一步推动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储备供大于求,又进一步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恶性循环。
表1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近似结构
表2 2002~2008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 (单位:亿美元)
3、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低。外汇储备可以用于收益较高的股权投资,或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购买黄金、石油等战略资源等,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外汇储备原则一直是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取得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外汇储备运营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如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盈利性差。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把所有借债国的资产负债表合在一起看,就好像是新兴市场以较高的利率从发达国家借钱,然后以国库券和其他低回报率证券的形式把大部分钱再借给发达国家”。我国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断用优惠政策来刺激外商投资,同时将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于低回报的美元资产。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的年度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投资于美国证券的资产约占当期外汇总额的60%~70%。其中,购买债券的资产占到总投资的95%以上,且以长期债券为主,短期债券投资不到8%,而用于股权投资的外汇非常少,约占投资总额的1%~3%。外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获得了高额的回报,而我国外汇投资的回报有限,深陷斯蒂格利茨怪圈。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进一步增大,作为一种国民财富,不断地投资低收益的资产,必将造成国民福利的大量损失。
[1]翁学琴.中日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运作比较[J].新金融,2006.9.
[2]王爱俭,刘先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投资多元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7.2.
[3]杨帆.人民币汇率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