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物流现状分析
2010-07-04项前王丽娟邓新蕾申玮
项前 ,王丽娟 ,邓新蕾 ,申玮
(1.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北安16402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
1 大庆油田发展物流的意义
凡是推动交易成本下降的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会迅速上升,反之则会衰落。物流和与之相关的信息产业,是极少数几种盈利能力正在增强、而交易成本却在不断下降的产业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石油生产加工中消耗大量能源,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物流作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被石油企业重视,因此石油企业物流迅速发展,物流管理被石油企业做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在石油企业中不再是处于附属地位的“管库”部门。在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提高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开发特色物流服务项目,可使其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石油企业物流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对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庆油田各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其中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大庆油田设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其经营核心主要是满足油田各企业的第三方物流需求,专业从事国内外石油企业物流服务,国内公路长、短途货物运输,货物中转仓储,物流配送,物流方案优化设计与组织实施物流服务,以物流配送、大件运输、零担专线、物流信息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五大领域为经营核心。大庆油田的物流公司具有强大的运输装备实力,通过合理整合社会运力资源,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能为客户提供至全国各地的运输和物流服务。目前大庆油田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已遍布上海、天津、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山东、浙江、吉林等地。
2 大庆油田物流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有关部门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有限的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成本增加,因而大庆大部分物流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物流营利份额下降,专业运输公司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降低物流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使物流真正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04年大庆油田对物流企业改革力度增大,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同时成立专业的物流公司,在满足大庆油田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提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2.1 基本现状
大庆油田各物流企业的经营内容主要是针对大庆油田各企业的生产特点,进行相应的物流方案优化设计与组织实施。
在运输方面,各物流公司除满足油田生产的物流需求外,同时面向社会为其他行业提供国内公路长、短途货物运输,货物中转仓储,物流配送,物流方案优化设计与组织实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庆油田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已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审核,QHSE“四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获质量、环境、职业和安全健康体系认证证书。拥有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一级资质,可以从事设备搬迁、土石方工程、公路货物运输及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集装箱、危险品和特种货物运输业务,并于2007年在交通部评定的全国百强运输企业中名列第30位。
截止到2008年底,大庆油田下属的各物流公司共拥有11个分公司及直属单位,有22个专业运输车队,在国内10多个城市建有物流分公司。大庆油田各物流公司现拥有生产营运设备915台,主要设备新度系数为0.43。具有年货物周转量43000万tkm的生产能力(见表1)。
表1 北方物流公司经营情况Table 1 The management of the Northern Logistics company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庆油田各物流公司的货运总量、货物周转量及总收入持续增加,设备拥有总数在逐年减少,这说明大庆油田物流资源整合初步显现成果,说明资源整合是提高物流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仓储方面,大庆油田拥有国家一级储备仓库萨尔图总库、让胡路仓储服务公司和银浪仓库,仓储总面积534万m2,铁路专用线27.9 km,大型衡器、吊车、推土机、抓车、卡车、挂车等装卸倒运设备240多台套,可为用户提供一流的物资储运服务。
2.2 大庆油田物流装备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
大庆油田2007年货运总吨位17700 t,具有年运输能力43000万tkm。但企业的总装备中,超期服役的设备较多,其中专业的运输公司距运输企业“一级资质”设备新度系数的标准0.60还相差0.17。因此,与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大庆油田的物流装备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大庆油田物流专业人才情况分析
世界上存在着三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在大庆油田的物流企业中,既具有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系统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又熟悉国际通行政策与规则,有制定政策、研究政策及决策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几乎是个空白。原因是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供应难以满足物流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市场培训过多地集中于资格认证,对于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供能力不足。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员培训体系,企业内部的自我培养能力亟待建立[1]。
随着对物流认识程度的加深和对物流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企业对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的需求增加(具有经济管理贸易、营销、英语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对熟练掌握物流操作流程的人才及物流设施设备维护的高级技术人员需求提高。因此人力资源的提高必然是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的最合理的途径。
3 大庆油田物流现状成因分析
阻碍大庆油田物流快速增长的“瓶颈”在于设备、人力资源的投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庆油田物流现状成因如下:
其一,物流服务水平低,成本高。由于大庆油田的物流公司都是在大庆油田其他原有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有设备老化,服务成本高,设备柔性较低,市场适应性差,因此,满足市场需求能力不能得到迅速扩张。
大庆油田物流企业的仓储设施一般都比较陈旧,以低端仓库居多。各物流企业提供的仓储服务绝大多数都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简单的保管服务,服务层次和信息化程度较低,更缺少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
大庆油田物流企业的货运组织化程度及管理水平不高,车辆空载率较高,尤其是在为各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返程的空载率几乎为100%,这是最大的浪费。
其二,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由于大庆油田企业的经营体制原因,大庆油田很少或根本不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物流人员,这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缺乏后劲,造成企业从战略上无法洞察市场商机,扩大生产规模[2]。
目前大庆油田的物流从业人员,对大庆油田物流一线岗位操作的实际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这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而对专业的物流理论知识几乎没有一点概念,把物流的理论知识与大庆油田物流实际相结合也不是可能的,因此发挥物流的第三利润源泉的功能在目前也只是个设想。
4 大庆油田物流发展策略
4.1 大力拓展市场,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充分挖掘潜力,鼓励企业所有员工闯市场。市场化的进程要求物流企业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主动走出去,宣传自己,广揽货源,开辟新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大庆油田应该大力引导员工对目标企业和潜在客户进行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同时把大庆油田的企业文化与市场优势宣传出去,建立一个能与客户及时交流的平台,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和增值服务[3]。
4.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为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应开发应用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货运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现代化电子物流发展进程,规范、统一信息处理的流程。同时要针对大庆油田人才垄断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业培训,从而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应该引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为大庆油田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4]。
目前物流人才选拔最常用的渠道是通过各类学校和人才培养机构,提供基础人员。这些人员接受系统教育,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经过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很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招聘最经济的办法是在职培训,在职培训的人员有一定的职业经验积累,经过培训,完成从经验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3 充分利用特殊资源优势,创造品牌效应
大庆油田的物流公司拥有大庆石油这个知名品牌,拥有大庆油田特种物流服务设备,因此可以通过对特殊资源的运用,确定资源配置与经营范围,形成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创造出拥有大庆铁人精神的品牌物流企业。大庆油田的物流公司要坚持以铁人精神为指导,以石油特种设备专业物流为主营业务,兼营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施以稳定大庆油田市场为基础、以国内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为支撑、以提供国外物流服务为辅助的经营理念,以安全高效、优质服务、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市场[5,6]。
大庆油田物流企业应在全国各地主要城市设立相应的物流分支机构,以自身拥有的健全的营运网络、超强的运输能力、雄厚的资产实力、良好的企业信誉以及完美的服务体系为基础,合理整合社会运力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物流服务。大庆油田企业应主动地为客户提供物流活动方案;通过整合资源,有机的整合物流服务,集多式联运与统一的连线服务为一身,进而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贴切的物流服务,找到快速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平衡点。
[1]王丽娟.石油企业物流现状研究[J].物流科技,2008,7:79-80.
[2]顾天国,顾广宇.加快发展石油企业物流现代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1):72-74.
[3]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4]王新利.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刘凯.现代物流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文若.第三方物流[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