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油搽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分析
2010-06-30陈琳琦刘守岗
陈琳琦,刘守岗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南昌330001)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苦豆子油搽剂(新疆希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901)与0.05%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本院自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81例,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所有入选病例均为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为头部、躯干、四肢,所有患者4周内未接受任何外用药物及口服药物治疗,未怀孕及哺乳,对苦豆子油及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无过敏反应,共入选281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3例,其中男81例,女72例,年龄在12~75岁,平均年龄为 36.4岁,病程 2个月~50年;对照组 128例,其中男 75例,女 53例,平均年龄35.1岁,病程5个月~52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皮损面积上差别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每天上午、下午外搽苦豆子油于皮损处,并轻揉以促进药物吸收,避免药物与眼、口腔接触,并尽量避免药物与正常皮肤接触,用毕洗手,连用3周,并记录结果;对照组每天上下午外搽0.05%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用法、疗程、记录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为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为皮损消退60%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少于30%或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对2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5~7 d后见效,皮损最快10 d消退,对照组在用药后8~10 d见效,皮损最快12 d消退,治疗组有3例感觉气味难闻,对照组有5例出现皮肤红斑加重、烧灼感、中度瘙痒,但患者能够接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全身不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苦豆子油是豆科槐属野生草本植物,用新疆特有中草药苦豆子为原料精制而成。现代医学证明天然苦豆子的干燥种子经干馏后得到的干馏油含10种生物碱,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痒、收敛、软化角质。
地塞米松乳膏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表皮增生、调节炎症反应,但长期应用易出现反跳、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合并感染[1],而苦豆子油避免了上述不良反应,起效快、疗效高。
[1] 杨国亮,杨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