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管理会计中业绩评价的认识

2010-06-30周代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使用者业绩物质

□文/周代聪

如果你是一个股民,你肯定会经常讨论和思考预测你所投资股票的价格及未来的走势,以便使自己在复杂的股票交易中获得收益,在现代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股票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公司的实际业绩,因为业绩好了,公司的管理和收入等其他一切方面都会受其影响而有所提高,当然公司的股价也会大幅度上升,这是广大利益相关者极为关注和值得高兴的事情。业绩在管理学中的定义是一个组织通过高效果和高效率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成的组织目的程度。业绩反映公司各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的成效和物质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业绩的评价是对企业的物质资源的运用和人员的工作成果运用各种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物质资源的使用做总结和对员工做得好坏情况进行奖励及惩罚。以往对业绩评价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人员的业绩评价上,强调用什么评价指标和方法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并且分析这些指标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看能不能对其缺点进行改正,提出一些好的评价方法。这是一种业绩评价很好的研究方法,但缺少对物质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并且这是至关重要的。物质资源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以及除人力资源外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它在企业中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项目,包括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对其的评价也可以借助于对员工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而可以对物质资源使用的好坏做一个综合评价,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一、标杆法是企业核心的“战略方法”

以前业绩评价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对比领先公司人员的业绩评价,体检企业不足之处,做出仿效改善;二是针对企业不满之处,列举业界先进的业绩评价做法,进行仿效学习。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找出业绩评价的缺点,对比先进企业的做法,最终使自己有一个适合本公司的业绩评价,并且能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物质资源的业绩评价也可对比上述方法,首先找出物质资源业绩评价的优缺点,如物质资源的获得对企业所产生的贡献、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和物质资源作价出租或变卖所得到的利益等的评价。然后,把这些优缺点同优秀企业的相同做法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通过向先进企业发放关于这方面情况的调查表,或者可以通过先进企业在各个网站上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就能了解优秀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进而对自己的做法做出模仿和改进,形成对企业有利的物质资源的评价方法。

二、经济增加值(EV A)

从算术角度说,EVA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企业经常运用该指标对各级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物质资源也可用这个指标进行评价,其评价方法随着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对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可以从货币资金的取得效率,即资金的取得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开始,分析资金的使用产生的利益以及对资金的管理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会出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情况,等等。这样就可以对资金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用来判断资金运用的好坏。企业生产产品用的固定资产的评价,其可运用的指标是原料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及工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满意程度等。

原料产出率是最终产品的原材料与投入原材料的比率,它反映固定资产能将原材料的多少转化成产品,是对固定资产对企业的一个方面贡献进行评价;固定资产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生产固定资产的技术和过程的先进程度,一般来说,技术和过程越先进,固定资产的业绩就越好,反之则不好;2、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新上马的比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要好;3、生产工人的生产熟练程度及工作态度。如果一个工人生产不熟练,对生产产品的机器不熟悉,并且对工作不关心,态度不端正,而管理人员又无法对其时时监督,这样即使有新的先进固定资产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业绩;还有就是工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满意程度的评价,这是固定资产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者不是董事长和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而是处于企业最底层的工人。有人说,利润是企业创造的,企业是工人和机器建立和创造的,因此利润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和机器创造的。因此,必须关注工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方法努力提高工人对机器的满意程度。

三、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是由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在《平衡积分卡: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一文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是一种很好的对企业人员和管理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优点就不说了,缺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它不适用于战略制定;二是它并非是流程改进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对物质资源的业绩进行评价。也许卡普兰认为,你是不是弄错了,物质资源也要评价吗,好像这不是业绩评价的内容吧。但从业绩定义为有限的资源来达成的组织目的程度来看,资源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以物质资源的评价也应该在业绩评价之中,又因为它是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部分,因此其评价为最重要的部分,应当提醒管理层注意。

平衡计分卡有以下几个方面:客户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学习和成长方面、财务方面。笔者认为除了财务方面外,其他都可以在物质资源评价中运用。

1、物质资源使用者是物质资源的上帝,是实现物质资源业绩目标永不枯竭的源泉。公司只有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使用者,创造出公司更好的业绩。平衡计分卡中客户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客户满意程度、客户保持程度、客户盈利率、市场份额等。除上述核心指标外,还包括能够吸引和保持客户份额的价值观念属性,它们是:产品和服务属性,即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及其价值和质量;客户关系,包括市场反应、交货时间及客户对在公司购买商品的感觉、公司形象和声誉等。在这里,上述内容也可应用到物质资源的评价中。使用者方面的指标有:使用者满意程度、使用者保持程度、使用者获利率(使用者因使用物质资源而获得的工资和福利费等)、使用者市场份额(某一物质资源的使用者占整个企业物质资源使用者的百分比,也是企业资源的分配情况),还有能够吸引和保持使用者份额的物质资源价值属性,如使用者物质资源的特点和属性、市场反应及使用者的感觉等。

2、内部使用过程层面。笔者认为平衡计分卡应把对企业物质资源内部经营过程的考核定位在创新、使用和用后服务上。(1)创新。公司物质资源创新主要表现为确立和开拓新的使用者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使用者,开发和创造新的物质资源,以及创立新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等。创新指标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评价有关,包括物质资源及设计水平、新的物质资源发展能力、研究开发费增长率等;(2)使用。物质资源使用过程是指从接受使用者开始,到将完成物质资源使用的过程。实现优质使用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目标,评价其业绩的指标主要有:时间,使用周期效率;质量,产生次品率、磨损率等;成本,成本费用率;及物质资源进入等方面;(3)使用后服务。指在使用物质资源之后,给使用者提供的服务活动过程。包括提供保证书、修理物质资源以及对产生的次品和磨损的处理。良好的用后服务对保护使用者的经济权益、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都有着重要意义。

3、学习和成长方面确认了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物质资源业绩而必须进行的对未来的投资,包括对使用者的能力、物质资源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评价。物质资源在上述各方面的成功业绩必须转化为企业的最终成功。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和使用者满意度方面的改进只有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运营费用的减少和物质资源周转率的提高,才能为组织带来利益。因此,物质资源评价列示了组织的发展目标,并衡量物质资源战略的实施和执行是否在为最终的经营成果的提高做出贡献。物质资源评价的目标和衡量指标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因果关系,而且包括结果的衡量和引起结果的过程的衡量相结合,最终反映物质资源的战略。

图1 企业物质资源使用评价模型

物质资源的评价模型,在于发现和确定影响物质资源使用满意度的因素,以及物质资源使用满意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借鉴使用者满意度模型,结合企业物质资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基于物质资源使用满意度的企业物质资源使用评价模型。(图1)

图1左侧的因素代表了企业物质资源的4个质量维度:物质资源检查系统、物质资源使用者利用率、物质资源的使用效能、物质资源发挥的作用。使用者满意度是最终所求的被解释变量,使用者期望和使用者感知是使用者满意度的解释变量,其决定使用者的满意程度。使用者抱怨和使用者忠诚度则是用户满意的结果变量。从图1可以看出,基于使用者满意度的企业物质资源使用评价模型强调对资源的整体评估,因此各方面的指标不是孤立的、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

企业物质资源业绩评价主要是评价物质资源的实际价值,将物质资源的投入与利用率、使用者利用效果以及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程度联系起来,实现潜在价值评价的显性化。而评价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对进行测评所得到的物质资源数据进行分析,时刻把握企业物质资源的脉搏,掌握使用者的需求与期望,真正做到“使用至上、服务第一”。

[1]李娜.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会计,2008.1.

[2]杜喆凝.平衡记分卡业绩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2.

[3]周祖城.企业社会业绩评价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统计与决策,2009.10.

猜你喜欢

使用者业绩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