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姓氏异同的比较研究
2010-06-28张彦萍
张彦萍
姓名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特定称谓,人一旦出世,不久就会得到姓名且作为一名公民必须申报户口,这个姓名可以代表自己、区别他人,因此,也可以说姓名是人的符号。姓名也是倾注家人特定愿望和特定意思而取,同时也是区分男女性别的。但是,姓是家族固有的、传统的东西。中日两国在姓氏的数量方面都是大国。一亿二千五百万人口的日本到底有多少姓呢?从1983年的调查得知,日本人的姓有139163。但到了1996年、日本姓名学的研究者丹羽基二的<日本苗字大辞典)里,知道了日本人的姓已经达到261129。那么,世界人口第一的中国到底有多少姓?从1996年整理的《中华姓氏大辞典)里得知,姓氏的数量有11969。但是,这里所指的一万多的姓氏当中,也包含现在没有被使用的很多姓。现在所使用的姓氏大概是三千年前后的,在这当中占总人口94%的汉族的常用姓也只不过有五百左右。按照人口比率,为什么日本的姓多,而中国的姓少呢?中日两国的姓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两国的姓有什么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中国姓氏的起源及发展
在中国,人有姓氏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姓,在母系制下,子女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于女的血统世系是按照母系计算的。同一氏族的子女,都承继母系的姓,其作用在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便不同母系氏族之间的通婚,另一方面,姓的产生,也标志着原始时代的群婚制已发展到以血缘关系为标志的族外婚制,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姓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相比,氏植根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产生晚于姓。氏的本义是指木本,即植物的根。在母系氏族社会,其世系以母系血统相承继,而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需要,男子在生活中渐居主导地位,世系也以父系血统来计算,在父系氏族社会,由同一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集团,共有一个“姓”。当同姓逐渐繁衍发展,越来越多之时。便分出一些同姓不同氏的分支,姓是氏的源,是氏的根,是母系氏族部落的标志‘而氏是由同姓所衍生的分支,是统于姓之下、从屑于姓的,是父系氏族部落的标记。原始时代的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母族社会由于以女性为中心,中国最古的姓是:“姚、姜、好、妊”等女字偏旁的文字多。是母系氏族社会血缘关系群体的标记,
姓与氏相比,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也较为稳定;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并且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而出现不断的变更。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各氏族间激烈的斗争,频繁的交往和互相通婚的结果,血统亦开始融合,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姓氏合一后,中国姓氏构造就被固定下来。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姓氏几乎是由秦以前的“氏”而来。姓氏合一经过二千年王朝的交替、民族的融合,有的已经消失,虽也有新的东西产生。但在这之后,可以说中国的姓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二日本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与中国姓氏制度相比,日本的姓氏产生较晚,而且氏产生于前,姓产生于后。作为一种制度,姓与氏产生于国家形成的初期。这个时期的氏与原始社会的氏族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此时的“氏是由有力族长的直系、旁系血缘家族和非血缘家族组成的社会集团”。原始的氏族集团是以血统来作为相互区分的标准的,不同血统的人们构成不同的氏族集团,而大和国家建立后,掌握中央政权的贵族们和从属于朝廷的地方统治者们被结为血统关系,这个集团被称为“氏”。这个“氏”,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既包括直系与旁系的血缘家族。也包括非血缘家族的成员。氏的首领犹如家长制家族的族长,称“氏”,“氏”对内主持氏神的祭祀,裁断诉讼,对外代表氏同他氏和朝廷进行交涉。其所屑为“氏人”,“氏人”既可以是血缘亲属,也可以是无血缘关系的成员。
一个氏代表一个贵族集团。氏是日本古代国家中的一种政治组织。每个氏都有自己的名称,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据该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该氏族居住、管辖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祀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日本古代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在这之后,最高统治者根据血液关系的远近、实力的强弱、功劳的大小,分别赐与姓。这个姓不是现在的姓,而是以职务作为称号,类似爵位,是世袭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公元9世纪时出现了从一个氏中被分离的分支。这些分支给自己起了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例如r藤原!是从『中臣氏]当中被分离出来的一大姓。之后。还有居住在近江国的『藤原氏陬了r近江J和r藤原!的第一个宇后就称为r近藤J。居住在伊势、近江、加贺的一族各自起姓『伊藤』、『遠藤J、『加藤J。大化改新之后,由于废除了世袭的称号,使氏族制度渐渐消失。其存在的基础和必要,过去表示身份地位的“姓”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氏、姓开始混合为一,逐渐通用。而且日本用于区分血统的姓,在古代叫做“苗字”。但容易与一般的“名字”相混同,于是便代之以苗裔的”苗”。一方面与“名”相区分。另一方面也表示分枝之意,如禾苗之分蘖。实际上就是从本家分出的一支人的新姓,因此也将从同一家族分出来的几支叫作“同苗”。到镰仓幕府时期,新的苗字逐渐增多,便成为了通称的姓。但是在日本封建社会,拥有姓的只是贵族和武士,是一种特权,平民百姓只有名字而没有姓(茁字\。
明治八年(1875年),日本政府规定:所有的国民都必须有姓。从这时起,日本的一般百姓才都有了姓。而且,以地名、大自然、神的名字还有其他各种各样事情所产生的姓覆盖了整个日本。其中以居住地起姓及地名为姓是一大特征,例如:有的人住在山脚下,便以『山下!或『山本/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边,便称r真:/J(真:/J有)弋卜://)』,还有来源于地名或村名的。如:『c:乙(6:乙村)t/乙((f乙村)、扫加(扫加村)tr乙(t/乙村)、5(苎G)<:r乙(如乙)J等,此外,还有许多性是以表示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相关意识的,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宗教信仰,几乎都可作姓,尽管明治维新后广大平民百姓有了具有家名意义的姓,不过平民百姓如上所述多是以地名、住所、田名为姓,而没有姓r近卫、鹰司、西园寺[等贵族姓的,更没有姓r德川、松子、岛津、毛利0之类领主姓的。在等级制度及其影响长期存在的社会条件下,仅从姓名(家名)就可大概了解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如今的日本社会,像r细川、西园寺、松平j等姓仍然被认为是高贵的姓氏。可以说,日本的姓(即家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世、地位和家族的历史。
此外,在日本,由于要开创新的事业而改变自己姓氏的也有很多。例如:确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在建立幕府之后、把本来的姓“松子”改称为“德川”,除此之外、通过改姓、来美化自己血统的例子也很多。丰臣秀吉就是典趔的例子。丰臣秀吉在政治、军事生活中,随着实力的增强,而不断改姓,本姓是“木下,(武士中的下层),后变为‘羽柴”(因敬募武将丹羽长秀、柴田胜家,各取二人名之一字为姓)。之后又改姓为贵族的姓“平秀吉、藤原秀吉”。最后又以天皇赐姓的形式自封为”丰臣秀吉”。
日本的姓是在1898年的户籍制法令后才被真正固定下来的。这个“国民皆有姓”可以说是明治维新的一大成果。但是、由于在起姓时没有任何限制,因此,日本的姓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也是日本姓数量多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姓和氏在产生的早期都是彼此分开的,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中日两国姓氏从其产生及意义有很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姓氏重视血缘性,而日本的姓氏则重视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