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2010-06-28张志勇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2期
关键词:性别歧视

张志勇

摘要: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语言中普追存在,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例揭示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探讨消除性别歧视语言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性别歧视;性别歧视语言;语言研究;可行途径

1引言

“性别歧视(sexism)是西方女权运动1970年前后提出来的。”(乔小新,转引自杨洋,2003:90)(韦氏大学词典>把sexism解释为:“preiudlce 0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esp: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解释为:“P0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csp wome真)bccauseoftheirsex”;(美国传统词典)解释为:“DiscriminationbosCd 0n gende~especially discfimination against women,”综上所述,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会的交际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刘晓天,2000:23)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生理、心理等原因,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产生了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言(sexist language)。随着女权运动的推进,人们对性别歧视语言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目前的大多文献只是对这一语言现象做了一些肤浅的介绍或简单提及。本文通过实例揭示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挖掘产生的主要根源,探讨消除性别歧视语言的有效途径。

2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以男性为规范。男性的语言是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

2.1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英语词汇中确实存在着语言的‘性别歧视(sexism)。”(汪榕培,2000:71)

2.1.1表现在构词上

2.1.1.1派生词

“一些不带形态标记的词(unmarked words)往往指的事男性,而要表示女性的时候,只能另外加上标记。”《汪榕培,2000:71)为了区别于男性,要明确身份或特征,就要借助后缀“ess,-ette,-ine'等表示,如:princess,mayoress,hostess,authoress,poetess,manageress,mistressheiress,usherette。undergraduatette,majorette,margravlne,landgravine,hemine等。就連female也是从male派生而来的。

此外还有阳性名词可以产生派生词,而阴性名词却只能望词兴叹。如kinRdom,即使是女王当政。也不用queendom;同样英语里也只有dukedom,而没有duchessdom。

在汉文化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伦理思想在词汇上也体现得也非常明显。很多有贬义色彩的字都带有女字旁,如:嫌、奸、妄、娼、妓、嫖、婢、嫉、妒、妖等。

2.1.1.2合成词

英语中,brotherhood表示“手足之情”、“同胞之爱”,是无标记的。可包括女性;而sisterhood则表示姐妹关系,并不包括男性o policeman,salesman,statesman,congressman用以指代从事这种工作的男女。但。policewoman,sdcswoman,statcswoman,congresswoman等则仅指女性。如果强调具有某种身份或职业的女性时,须在该词前加上woman。!ady,female等,如women Aiend(女性朋友),womao drivers(女司机们),Lady President(女总统阁下)等。

同样,汉语申某些带有男性意义或形式的词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如“弟子”“儿孙”等。某些女性意义的词必须依附于男性意义的词。如“女代表”、“女法官”、“女飞行员”等。

2.1.2表现在语义上

2.1.2.1词义范围的大小

英语中一般用代表男性的man和mankind来泛指包括男女两性的人或人类。如:“Man hopes for peace,…‘All menare cqual in the eyes of the law,”“Since earnest times,mankind has been fascinated bv fire,”这几句中的man/men/mankind均指包括女性在内的人类或人。如果用woman/women/womankind来代之,句子将失去原义。

2.1.2.2词义的褒贬

有些比喻男性的词语多带褒义,而用于女性的词语却多是贬义的。英语中的“A man is successful,A woman诅sexy。”与汉中的”郎才女貌”如出一辙,都暗含了对女性的严重歧视。男人的才干是理应褒扬的一面,而女人只有美貌值得一提。bachelor(未婚男子),由其引申出来的表肯定的文化内涵,指正派、独立和性自由,而spinster(未婚女子,老处女)却意味着丑陋、性冷淡和无能,call boy指“戏院中招呼演员准时上场的人”;而call cul则是“应召女郎”,

同一个词语用于男性常带有褒扬或赞美之意,而用于女性常有贬低或轻蔑的意思。如profcssiond一词,用在男性身上和女性身上可能引起的联想却大相径庭,He is aprofessiond,让人联想起律师、医生、工程师、法官一类体面的职业:而She is。Vmfossional,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会理解为She is a prostitute,再如:He lives on the skeet,(他以乞讨度日。)She byes 0n the street,(她以卖淫为生,)

在英语词汇中,有些表示男性的褒义词没有对应的女性褒义词:而有些表示女性的贬义词也没有对应的男性贬义词。如:master的复合词masterpiece表示“杰作”,masterstroke表示“妙举”,mastermind表示“智囊”:而mistress则设有相对应的褒义复合词。另外,mistress是“男人的情妇”;而同一词根中没有表示”女人的情夫”的对应词。

英语俚语中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形象地贬谪女性,如:bat(丑妇,妓女),biddy(长舌妇)上itch(泼妇),,cat(恶妇),COW(肥胖粗笨的女人;婊子L dog(丑丫头;妓女人fox(狐狸精),hen(爱管闲事的妇女),slut(邋遇女子;放荡女子)等。英语中还有一些

带有轻蔑色彩,专指中老年妇女的词汇。如:warhome(厉害女人),crone(干瘪丑陋的老太婆),hag(丑老太婆,母夜叉),harridan(老泼妇;脾气暴躁的老妇),witch(丑老太婆),

汉语中更是不乏侮辱女性的词语,如:婊子、淫妇、贱货,妇道人家、妇人之见、女流之辈等。

2.1.2.3词义的降格

英语词汇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几乎所有的指称女性的词都受到了降格,可以用作‘妓女(prostitute)的委婉语。例如housewife,bdy,glrl,mistress,nUll等等。”(汪榕培,2000:71)

英语中一些地位较高的职业,如president,professor,lawer,judge,doctor,minister,general,cnsineer都被习惯认为是男性;而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如nurse,secertary,oDerator,receptionist和中小学的teacher等,则指女性。

一些与表示官职、权力、地位的男性词语对应的女性词语也受到降格,如governor(省长;州长;总督),而governess则降为“家庭女教师;家庭保育员”。

2.1.3表现在词序上

从词法结构看,先女后男的构词顺序除bride and gloom和ladies and gentlemen外。大多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d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vplayers,”再如:Adam ond Eve,kings and queens,husband andwife,boys and girls,bothers and sisters,son and daughter,hostand hostess,male and female,masculine and feminine。hc andshe等。

汉文化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如:公婆、兄嫂、弟妹、男耕女织、少男少女、郎才女貌等。

2.2表现在句法上

在表示泛指人时,英语中多用男性第三人称代词。如: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One does not llke t0have his word doubted,'

同样,在汉文化中“他”、“他人”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兼指男性和女性的功能。

2.3表現在在称谓与婚姻上

东西方文化都可以从称谓中发现性别歧视现象,而妻随夫姓的传统是性别歧视在英语中是最突出的例证。

从姓氏上来看,英语中男子无论婚否,均以Mr来称呼;用“Miss+(名)+父姓”称呼未婚女子;用"Mrs(+闺名/夫名)+夫姓”称呼已婚女子。即使是女子离了婚,她还继续保留前夫的姓氏;若她再婚,同样要改用新夫的姓。在中国封建社会,许多女子在出嫁前,只有姓和乳名,而没有正式的名子。在结婚或去世后,使用的只能是“夫姓+妻姓+氏”。如:“Miss(Nary)Smith",“Mrs Arthur Richard”。(NIs)Hillary Clinton(希拉里,克林顿);,张高氏”、“孙潘氏”、“钱李氏”等。

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会当众宜布:“]now pronounceyou man and wife,s很明显,婚后对女性称谓所包含的文化意向完全改变了。婚后的男子仍然是man,而女子就变成了wife。在旧中国,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家庭中丈夫是家长,是主人,是权威。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内人、贱人、糟糠,房下”等,妇女自称为,奴家、贱妾、卑妾”等。

2.4表现在习语中

在英汉文化中,以习语的形式表现性别歧视的现象不胜枚举,而且有较一致的文化内涵和认知意向。如:宋朝黄六鸿(福惠全书,弄名部)载:“妇人水性杨花,焉得不为所动”,诋毁女子用情不专、缺乏理性、见识短浅等,在英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谚语。如:

“A womans mind and winter wind change a lot,"(冬天里的风,女子的心胸,)“Long hair,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Every WOman would rather bc bcantiful than good,”(女子爱美不重德。)

2.5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性别歧视现象,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在(王子复仇记)(Hamleo中就有:“Frailty,thy nRlne jswoman,'

mother虽具有母亲这一高尚的语义,却无法避免受到歧视。莎翁的(李尔王)(King Lear)出现了:“Oh,how thismother swells upward my heart!”(这个女人喜怒无常,真令我心烦啊!)因此,,mother就成了歇斯里底的代名词。

中国名著中随处可见对女性的歧视的话语:“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红楼梦)第三回)”承蒙陛下眷爱之心,贱人愧感莫尽!”(<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沙夫人道:“承蒙娘娘厚爱,贱妾断不敢独沽恩宠。”((隋唐演义)第三十一回)

2.6表现在广告中

汉语中有成语“秀色可餐”,英语中将女性比作美味佳肴的说法,在英语里司空见惯。如:美国印地安纳大学英语系的一则野餐通知上写道!“Good Food!Delicious Women!”再如:A Fair Woman Without Virtue is like Paled Wine,(美女无德,淡酒一杯。)试想,还有比盘中餐更为被动的角色吗?

妇女在西方社会中常被视为商品和财产。美国旧金山曾刊登一则这样的广告:We marryed off OUr last danRhter,(我们嫁出了最小的女儿。)这里的mtlrry off很容易使大家想到诸如sell off(廉价出售),auction off(拍卖掉)之类的习语。

3性别歧视语产生的根源

性别歧视语在英汉语言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理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3.1历史理据

从历史角度去看,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其历史根源。人类社会早期,男女本是平等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占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而女性的活动空间则缩小到家庭,从而形成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的附庸地位。进而男性对妇女抱有偏见和歧视,认为妇女智力低下、缺乏天赋、单纯幼稚。社会还用道德和法律等手段维护和支持歧视妇女的社会现象,自然地在语言的创造和使用上男性占有绝对的主动。

3.2文化意识

英汉文化中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价值观念和道德礼教都深刻反映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西方的文化中,《圣经》的地位举足轻重,其蕴涵的价值观念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在进化论提出之前,关于人的起源之说早巳流传千年。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在宣传基督教的艺术画面上,上帝的形象是男性的。拯救世界的又是他的儿子基督。上帝首先创造了亚当,然后为了给他一个伴侣,才取其一根肋骨造了夏娃。因而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男性的附庸或派生物。因为她是为男性而造的。这个世界的主宰是男性。而且,夏娃禁不住撤旦的诱惑而偷吃了禁果。女性就与头脑简单、非理性、背叛、欺骗、邪恶、诱惑等贬义词密切相连。”(吴友富,2004:306)

在中国封建伦理和儒家思想等观念的影响下,男女从一出生就深深地印上了不平等的烙印,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就带有性别歧视的标记。正如《诗经·小雅·斯干》中反映的那样:“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许慎(说文解字)中“妇”字的解释为:“妇服事人者也。”“从女持帚洒埽也。”

3.3生理因素

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逐渐认识到,男性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而女性则身小力微,体格柔弱。在性格方面,男性精力旺盛,勤劳勇敢、刚毅果断,富于创新、冒险和幻想,独立自主;女性这显得文静腼腆、温柔随和、感情脆弱、多愁善感、依附心强、缺乏主见。

语言就是在原始人群的劳动过程中产的,而男女不同的分工必然会对男女语言的运用产生影响。因次,男女在体力、性格方面的差异及人类早期男女劳动的分工使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的语言的运用也出现差异。

3.4心理因素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儿童期就有性别的理解和性角色优先的认知。在成长中,社会劳动分工又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词汇、话题、语体,所以语言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整个社会对两性所产生的不同期望使得男性处于独立的中心地位:而女性则被置于一个从屑的依附地位,男性主宰的社会是语言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的传统观念、习俗、行为标准、社会价值观使不同性别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说话、写作,从而产生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4消除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途径

随着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在语言的使用上追求与男性平等,他们要求去掉那些轻视、冒犯或侮辱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她们追求一种无性别歧视性语言(non-sexlst language)或无性别标记语言(gender-free language/gender-neutrallanguage)。

今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性别歧视语给女性所带来的伤害,所以语言文字工作者就创造一些中性化新词。正如汪榕培(2000:71)所言:“英语中不少以-man构成的复合词(例如chairman),明显是以男人为中心。近年来,许多人指出这类词至少表面上带来偏见,越来越多地使用没有性别差异的词chair或chairperson于此同时,draftsperson(起草人),businessman(商人)等一连串带-peP~ori的词也应运而生了。”这词的出现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变化、性别歧视現象的减少。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Ms来称呼女性,维护女性的婚姻状况隐私权。尽量使用有关女性的委婉语,如domesticengineer来代替housewife;在该表明女性时,采用显示女性的代词(she/her/hers)代替男性化的代词mdhim/hi帥;有时,在非正式英语中可用复数形式they、their、them替代hc、his、him;改变说法以避免使用人称代词:避免用man/men或mankind泛指人或人类等。

5结语

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要彻底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根除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上的性别歧视观念,使人们进一步去认识到女性所肩负的巨大责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了解、认识、接受消除语言中性别歧视的重要意义,只有“当社会发展到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时候,性别歧视在语言使用中的反映便会逐渐消失。”(刘晓天,2001:24)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共同为争取男女平等而努力、奋斗。但我们相信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会越来越少。

猜你喜欢

性别歧视
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重压下的迷失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探析
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中国“直男癌”现象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原因探析
泰政客因批副总理“性别歧视”遭起诉
外貌吸引力对雇佣决策的影响及弱化措施
疾病也有“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