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变速
2010-06-27童中贤
■童中贤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
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长沙一路疾行,顺利实现跨越赶超,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长沙?长沙的发展经验又能为中西部城市提供什么样的借鉴?
长沙变了。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长沙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先后超过石家庄、哈尔滨、济南、郑州等4个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跃居第7位;从全国地级市来看,长沙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厦门、西安、长春、哈尔滨、济南等5个副省级市。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长沙超过郑州,跃升到中部榜眼;同年,长沙超过东部经济大省山东省会济南,引来各方关注。
这是一种长沙速度,也是一种长沙现象,更是一种长沙模式。而隐藏其后的则是一种长沙精神!
短短几年时间,长沙不是小变,而是大变、巨变、快变。那么,长沙变化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影响长沙发展的关键几步是什么?又是哪些力量在支撑着长沙?
大决策:跳出湖南定位长沙
长沙之变,是从做大开始的。
做大,是城市发展的一条规律,也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
长沙“芯”变的第一站是什么?就是要做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目前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武汉、郑州,长沙的目标就是赶超它们。而城市只有做大,才能成为中心。
做中心城市,大是第一位的,也只有做大,才能聚集资源。北京、上海大是聚集了全国的资源,长沙只有做大才能聚集中部的资源。如果长沙做不成中部中心城市,不是资源聚集的问题,而是资源流失的问题,是向其它中部中心城市流去。
谈到长沙做大,首先不得不提及跨入21世纪之初的那场规划大修编。当时,长沙市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明显滞后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早已打破,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和长株潭一体化的日趋发展,促使长沙要早为自身定位定性。
正是这次规划改革了传统规划内容,把重点放在规划层次上,研究城市的动态发展,分析了城市如何提升在区域与国际中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构筑“大长沙”的新概念,把与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的周边城镇和地区都纳入规划的视线;提出发展“大生态”,以环境为中心,规划城市绿地,形成长沙系统的绿地空间体系;实行分区原则,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一主二次四组团”,实现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统一。这份规划蓝图,为长沙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城市需要有新的增长极,才能不断促进其发展壮大。
根据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同,我国城市发展一般有如下几种模式:产业园区模式、商贸集聚模式、居区开发模式、行政中心模式、空港发展模式等。根据长沙市发展条件和所面临的新形势,长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就摆在了省市决策者的面前。
从地理版图上看,长沙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作为省域中心城市,要发挥带动作用,向北没有空间,向东就更无用武之地,而向南向西却有广阔天地。于是,决策者们以战略家的勇气和胆识,选择了行政中心模式,做出了将市府搬迁到河西,将省府搬迁到南边的大决策。
这是一种大势,向西辐射省域广阔的沃土,向南对接株潭,实现长株潭大融城,向更大区域的中心城市迈进。
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是长沙做大的又一次飞跃。
大河西先导区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到了国际一流大都市的起跑线上,规划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7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先导区的建设,一方面在核心区内拉开了构建道路框架的大幕,另一方面在起步区内,分滨江新城、梅溪湖、洋湖垸、岳麓山景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片区全面展开了新城建设。
当然,造城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造城,但中国的城市人口容量不是无止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就像一个企业的成功建立在许多企业失败的基础上一样,一个造城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其它地方造城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规律。
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做大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也是必然的,而且,城市中的人口高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
其实,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中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活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曾经历过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大型化。城市扩展做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反映。长沙造城做大,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正是顺应了城市发展大型化趋势的结果。
大谋略:咬住钱、才、业三个字
物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就是物质的能量不仅取决于物质的体积,更取决于物质的质量。
一个人高大不一定有力气,一座城市摊大也不一定有实力。所以,城市光做大不行,空城再大也没有什么意义,城市还要做强。
要在一个大湖内激起一波大浪,唯有投入巨石;要撬动城市的建设大浪,唯有投入巨资。城市做大需要资金,城市做强也需要资金。仅大河西先导区三年投资就将达到1000亿元。
钱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城市发展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一个人钱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不是他的口袋,也不是他的银行卡,而是他的脑袋。
长沙的决策者们响亮地做出了回答:“钱是死的,人是活的,要让死钱变活钱。钱,不是在口袋里,而是在脑袋里。”
于是,长沙改变了城市建设单靠财政投入的老思路,果断实施“谋、断、建、管”分离:政府只负责出题建设某个项目,这叫“谋”;再由专家进行论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这叫“断”;然后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公开招标,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承建,这叫“建”;最后由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进行“管”。
长沙的决策者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长沙就开始了人才柔性流动、不拘一格引进智力的探索,继在全国率先推出“人事代理制”、在湖南省率先推出“人才储备服务”等举措后,长沙又启动了“人才居住证”制度,让保留原居住地户口和人事关系的外来人才,享受与长沙居民、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在实施人才战略过程中,长沙市注重“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一视同仁,英雄不问出处。
为把长沙打造成优秀人才汇集之都、智慧创意涌流之源、投资兴业首善之地,长沙市政府还联合国内“211工程”高校与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联盟。通过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机制创新,以长沙市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为基础,构建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推进长沙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城市要做强,最终要有产业做支撑。
产业兴,则全局稳;产业旺,则城市活。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聚人气的产业,一个点金石的产业,一个扬魅力的产业。而长沙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的城市,正式提出“文化强市”、“文化带动城市”的发展理念,并将其列入长沙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中。
而且,长沙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按照“经济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原则,以长沙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作为东西两翼,比翼双飞,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长丰猎豹等本土企业,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数千家初创型、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扎根长沙,创造财富,深度激活城市势能。
大愿景:营造生态幸福家园
城市,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理想的栖居之地,从城市的起源和人们对城市的选择中就证明了这一点。
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不是城市本身,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人创造了城市,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人才是城市舞台上最活跃、最精彩的元素。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理念。
莫里斯·詹诺维认为:“城市绝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区的组合;相反,城市中包含着人类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类的通泛表现形式。”
所以说,城市发展要做好“人”的文章,围绕“人”来进行。让人们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之优的根本体现。
然而,对于这样一些质朴的道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时却被忽视了,为城市而城市,只见城市不见人的现象,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
这些年来,长沙在推进城市发展上,把握得比较好。一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既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湖湘文化精神的弘扬,又兼顾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文化、创业文化的综合展现。二是拓城与融城相结合,既考虑长沙自身的空间形态布局,又考虑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逐步形成城市中心区、近郊和外围地区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格局。三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城市中心区着力培育和增强创新功能、集散功能、管理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现旅游城市特色的都市型经济,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居民小区、新兴工业园区和仓储加工区。四是城市发展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改善环境相结合,着力增强城市的极化功能,使长沙真正成为令人向往的创业天地和生活乐园。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长沙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借助这一机遇建设的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沙的延伸,更是长沙的提升。
先导区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到2020年,先导区实现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万,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成为支撑长沙、带动湖南、辐射全国的重要发展引擎。
只有混凝土建筑的城市,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城市需要绿色。“绿”,是城市的生命之色。长沙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按照“显山、露水、透绿”的思路,提出并实施了“绿树、芳草、鲜花——美好家园”计划,在城市中心区兴建绿化广场,仅五一路两厢就设计了3个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为了让市民宜居,兴建了绿色民居工程。
在长沙的变化中,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五一大道和芙蓉大道两大主轴,而这两条路,无论是拓改还是延伸,都是长沙市的精品。芙蓉路经过拓改,延伸到了湘潭和株洲,不仅成为我国最长的城市大道,而且大大缩短了长株潭之间的时空距离。五一路十里长街,21世纪初进行改扩时,用超前的眼光将全线的机动车道拓宽至29米,两边的非机动车道各宽5米,左右两侧人行道宽5米,绿化带宽5.5米,拆除人行天桥,设立地下通道。这样改拓之后的五一大道,绿色错落有致,灯光温馨和谐,车辆通行能力达到5000辆/小时,起到了省会景观主轴和交通主干道的双重作用。
但是,长沙的“芯”,目前更多的只是“聚变”,当这种“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发生新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