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调查*

2010-06-22李静平

陕西林业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佛坪古北蝶类

郭 荣,李静平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佛坪 71340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佛坪县西北部。地理坐标是东径107°41″~107°55″,北纬 33°33″~33°46″。最低点为岳坝 980 m,最高点为鲁班寨2 904 m,区内垂直高差1 920 m,气候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北缘,年平均温度11.4℃,年平均降水943 mm,温暖湿润,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且植被垂直带谱明显。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时间

2006年5月~2009年10月调查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主要为每年的5~10月,平均每月3次,每次3只捕虫网,当天的9∶30~16∶30时。调查日期144 d。

1.2 取样方法

在不同的植被垂直带谱内,选择特定生境进行调查。蝶类数量调查采取线路法。每日在选定的区域内沿一定路线前进,约6 h,每小时约进行3 km,采集路线两侧各约3 m内的蝴蝶作为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的依据。

2 佛坪自然保护区蝶类垂直分布

按照动物地理区划,根据205种蝶类中已知区系归属的198种区系情况,将佛坪自然保护区蝶类在区系中所占的比例列于表1,其中垂直分布和各区成分比例列于表2。

佛坪自然保护区蝶类昆虫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占主体,共计 100种,占 50.49%;其次为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计46种,占 23.23%;古北种位居第 3,共 39种,占19.69%;其他各种成分分布比较分散,仅占总数的6.6%,且多为古北或东洋界跨区域分布种。这体现出秦岭古北、东洋区系交汇地带的地理特色。由于地处亚热带北缘,各区划中的广布性种类占有一小部分比例,如菜粉蝶(pierisrapae)、翠蓝眼蛱蝶(junoia ortya)和小红蛱蝶(venessacardui)等。佛坪自然保护区垂直高度相差1 920m,气候、土壤差异大,植被又可分为3个带谱,即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和亚高山针叶林带。蝶类多以植物为生,它们必然随生态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分带现象。由于蝶类飞翔能力及其他适应能力的差异,有的种可分布于多个带,有的甚至仅分布于一个带的一定高度。现主要根据植被、气候、海拔、地形及蝶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将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分为3个明显的垂直带。

表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成分

(1)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 000~1 400m):本带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成分有茅栗(Castania seguinii)、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化香 (Platycaryastrobiace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及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此区共采到蝶类157种,是蝶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带,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计83种,占 52.87%;古北、东洋共有成分35种,占 22.29%;古北界 28种,占 17.83%;澳洲界、新北界、非洲界、新热带界及其与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有少量分布,仅占7.01%,如小红蛱蝶、菜粉蝶等。此区有些种类如蓝凤蝶(Papilioprotenor)、华北白眼蝶(Melanargiaepumede)、宁眼蝶(Ningutaschrenkii)、西藏翠蛱蝶(Euthaliathi-betana)、大紫蛱蝶(Sasakiachaonda)、以及环蝶类成为单带种。其中亚热带地区分布的一些常见种类随海拔升高其数量逐渐减少,海拔1 300~1 400 m为其分布上限,如大紫蛱蝶、环蝶、稻眉眼蝶(Mycalesisgotama)等。说明这些蝶类最适宜在此垂直带内繁衍生息。

(2)针阔叶混交林带(1 400~1 800 m):本带气候凉爽湿润,植被类型复杂,主要成分有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锐齿栎(Qrercusaliena)及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si)等,草本植物中马兜铃科的种类丰富。该垂直带蝶类资源也很丰富,共采到137种,区系组成仍以东洋成分为主体,计58种占42.34%;古北种28种,占20.44%;古北、东洋共有种 38种,占27.24%。古北及古北东洋共有成分明显增加。其他成分共13种,占9.49%。该带上缘成为很多种类的分布上限,其中不少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种类分布上限可达海拔1 700 m左右,如麝凤蝶(Byasaalcinous)、大翅绢粉蝶(Aporria argeteaui)、黄斑荫眼蝶(Nopedulaha)和黄钩蛱蝶(polygoniacaureum)等。我国珍稀保护蝶类中的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chensisleei)和三尾褐凤蝶(Bhutanitsthaidina)就生活在该带海拔1 600~1 800 m的范围之内。

(3)亚高山针叶林带(1 800 m以上):该带气候寒冷湿润,主要植被成分为红桦(Betulaalbosinensis)、亮叶桦(B.luminifera)、华山松(Pinus armandi)、油松(P.tabuleafrmis)、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秦岭冷杉(A.chensiensis)及华桔竹(Fargesiaspathacea)等。该带内蝶种很少,仅采到8种,2种属东洋种,占25%;其余均为跨区系分布种,其中古北种占25%,古北、东洋共有种占37.5%,其他跨区系分布种占12.5%。主要原因是植被类型简单,山上风大雾多,加上冬季气候寒冷,夏季适宜生长繁殖期太短,多数蝶类无法生存。

3 结论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垂直分布表明,随着海拔高度不同,种类和数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总体以东洋界种类为主,随高度增加东洋界种类减少,而古北界成分相应增加。在海拔1 600~1 800 m左右东洋界和古北界成分相当,海拔1 800 m以上古北、东洋共有成分和跨区系分布种占主体。

猜你喜欢

佛坪古北蝶类
珠三角城市绿地的乡土蝶类蜜源植物的吸引力
扎龙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陕西佛坪:冷水鱼养出“热产业”
陕西佛坪 走出绿色脱贫增收路
西藏境内首次发现白灰蝶
古北水镇
水韵古北
晒秋
游客对佛坪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需求及满意度调查
首届“卡丹萨古北水镇国际钢琴、竖琴夏令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