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06-22莫文锋
莫文锋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
高职《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核心目标是通过能力训练项目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下复杂零件制造的工艺流程,能利用CAM技术进行加工刀路的设计和模拟仿真,并输出NC程序,完成计算机与机床的通信,实现在线加工。根据《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的地位及核心目标,如何能在本课程实现能力本位教学,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
1 能力本位教学与学科本位教学的比较
(1)能力本位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其强调对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学科本位教学目标较为笼统,针对性不强,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能力本位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充当引导者、指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而在学科本位的教学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以一种灌输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此过程当中,失去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3)能力本位教学参照能力标准打破了学科课程体系,将学习内容模块化;根据学习认知规律,进行单元设计;强调能力渐进培训,最终达到职业能力要求。学科本位教学模式,则是按科学门类与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来设计课程,其规定性强,学生必须以学科内容为准完成学业。
(4)能力本位教学提倡到行业现场进行教学,强调职场化,与行业零距离接触,能够准确掌握行业技能。学科本位教学一般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通过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
(5)能力本位教学的评价方式多样,根据能力标准进行过程性考核,每一阶段的考核所反映出的问题都能及时反馈并加以解决,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科本位教学,问题反馈滞后,不利于下一阶段的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知识部分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不能保证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能力本位的重构
(1)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数控编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活动过程,引入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工艺、工艺装备、设备三大要素的知识内容。
(2)课程内容设置。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系统的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将机械识图、机械结构与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工艺装配的选择与应用、CAM软件使用、设备通信操作等知识在数控编程的工作过程中重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建构这样知识过程才能完成工作任务,真正实现知识与日常工作实践、工程应用结合起来。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表1所列)。
3 基于能力本位课程的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把课程的项目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途径。基于能力本位课程的教学实施,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的环境中,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方法、工具设备、工作人员等;然后让学生亲自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从分析任务开始,直到对产品进行检查评价的整个工作过程。
表1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以计算机辅助制造之工作任务:“中小型注塑模具加工”为例,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设计(如表2所列)。
4 考核方案的设计
课程考核是检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实施是否到位的关键。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能力考核方案尤为重要。本课程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3个模块,即:“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综合应用能力(40%)”。平时成绩(20%)考核学生到课率、课堂表现和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阶段性考核(40%)考核学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综合应用能力(40%)考核学生对复杂零件多轴加工完成情况。
表2 中小型注塑模具加工的工作任务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5 结束语
阐述了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能力本位的改革思路及实践,强调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本课程能力结构图,针对行业岗位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的发展的多样性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仍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深化改革。
[1]莫文锋,苏 磊.计算机辅助设计UG课程项目教学法开发[J].大众科技,2009,(2):163-147.
[2]周思旭.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80-81.
[3]黎 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思想基础及案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