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2010-06-22陈容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6期
关键词:制图绘图机械制图

陈容

(岳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一方面有赖于认同和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决贯彻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树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有赖于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根据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或使用内容合适的教材,采用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模式和其他多方面能力训练的科目、项目。按“重构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思路,整合课程体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是课堂的教与学,脱离了实际环节。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培养对象,突出特色,以及面向就业市场的需要,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1 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精心架构课程组,将课程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本身都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优势,全面推动教改实践。真正有效地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结构框架,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精心制订课程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单科独立、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学安排,改变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实践交叉融合的教学安排,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度,部分教学单元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中的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在实训机房进行教学,做到理实一体化;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传统绘图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做到传统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有机结合。将机械制图课程与AutoCAD课程进行全面整合。

2 课程体系的改革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等3部分。画法几何部分,包括点、线、面和立体的投影图及投影特性;制图基础部分,介绍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制图的基本技能、知识;机械制图部分,主要介绍零件图和装配图。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要求,该课程必须进行内容体系的全面改革。

2.1 基本原则

(1)除具备必需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外,制图基础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度,手工绘图以了解为主,通过这一课程体系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拓展学生机械设计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积极推行甩图板工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制图软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板绘图在现代企业和行业中逐步被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所替代。因为设计软件的优势,使得企业更注重设计软件的使用。因此,作为高职学院来讲,要根据当前科技发展形势及企业实际开展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要逐步推行甩图板工程。

(3)以就业为导向,以两个标准(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标准、AutoCAD课程认证标准)为准绳,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的改革。

2.2 课程体系的重构

将现行的《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综合成《机械制图技术》课程,并配备零件测绘训练、AutoCAD专用周、综合强化实训等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将高级绘图员职业资格要求贯穿整个教材。按绘图工艺建构课程内容,形成模块式内容体系。

2.3 课程综合模式

本课程可采用职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职业基础课程综合的模式,因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三门课均为机械工程专业绘图基础课程,可综合为一门课程。思路如下:

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中的公差及配合部分内容,可综合到制图课程中;而尺寸链这部分内容,可综合到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中。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与AutoCAD编辑命令综合,公差配合中的有关符号及制图中的标准件等与AutoCAD块操作综合,轴测图画法与AutoCAD三维建摸综合,AutoCAD认证知识训练与高级绘图员资格考试综合。

上述模式的两个关键条件为:同属某一技术领域,各部分内容以某一研究问题为主线,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寻找这条客观存在的主线,遵循其规律综合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2.4 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方法

遵循实用原则来选定课程内容。妥善处理好机械制图中“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部分内容。“陈述性知识”是指事实性、概念性知识和理解性、论证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是指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选择课程内容应保留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同时根据时代的需要增减“过程性知识”。例如传统的机械制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轴测图的画法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软件的开发,完全可以用三维绘图替代轴测图的绘制。又如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企业办得很红火的时候,我们可以重点介绍第一角的画法,因为我国的制图采用的是第一角的画法,在国企就可以找到工作。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很多企业制图采用的是第三角画法,因此,根据学生就业的需要,相应增加第三角画法的教学课时。

在确保具备《AutoCAD》课程认证知识的同时,精简内容,如相贯线的绘制,避免重复教学,削减课时,为技能训练留出时间和空间。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重视和定位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其内容、训练方法、程度和考核标准,为此而建立良好的校内技能训练场所(包括装备)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便让学生在就业初期就有较为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主要特色。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系统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体系。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其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立贴近实际的实训室,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对实验实训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建立教学过程能力检测控制点,真正体现以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

由此构建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图

3.1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完善以工程识图、绘图、机械设计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多层次训练的能力培养体系;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训练法”、“案例式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2 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

完善《绘图训练工艺卡》。把技能训练项目进行分解与细化,将每天的技能训练内容制成工艺卡片。根据《技训工艺卡》进行技能训练教学,以有效地控制技能训练过程,使学生实习有序化、标准化;完善技训实习考核体系,结合制图实际,建立由课堂考核、小项目考核、环节考核、技能鉴定等4个环节组成的考核体系,实现技训实习项目的过程控制;进一步实现教师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对于教师,不再进行传统的制图与AutoCAD教师做明显的分工;对课程的授课,打破理论课、技训课和实习课的界限,直接安排在计算机专业机房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同时要强化综合实习。通过实习,学生一方面提高综合绘图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提高机械设计方面的能力。

4 课程教材建设

结合培养目标和实际,一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选好教材。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材。

(1)通过摸索,根据教学目标,精选好教材。在选定教材以后,结合培养目标,进一步筛选授课内容。

(2)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应结合学校的实际,编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综合性模块式教材。

(3)随着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跟上CAD技术发展,结合生产实际,及时更新教材与教学内容,自编一套更为合适的讲义。

5 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增强学生工程基础能力。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及教学重理论,重认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表现在浅层次的手工绘图上,与现代教育技术和生产技术严重脱轨。故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识图与制图基本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工具性、先进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些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精髓,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未来的生产领域融会贯通,跟上现代技术的步伐。

[1]张小燕.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95-98.

[2]钟 波.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2):5-8.

[3]肖利红,甄文斌,黄燕娟.《机械制图》课程融合教学改革的实践[J].现代农业装备,2007,(5):61-65.

[4]黄利平,孟明辰.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05,26(6):156-159.

[5]赵世明.探索高职课程改革的新模式[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1):115-117.

猜你喜欢

制图绘图机械制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垂涎三尺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