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大中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研究*

2010-06-19岳修志张怀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情报系统情报供应商

岳修志,张怀涛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7)

1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概述

关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包昌火、谢新洲主编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一书认为其实质上就是为实现企业战略和企业功能服务的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网络及其运行机制。该书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分为分散式、集中式、重点式、独立式等。

分散式是按照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和结构建立竞争情报系统,以现有的职能部门为依托,职能部门负责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传递给企业的情报中心。

集中式是一个情报中心收集企业内外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服务等情报系统的功能。

重点式是将接触竞争情报最频繁的重点职能部门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

独立式是设立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收支平衡的竞争情报部门,该部门负责企业内部的竞争情报需求,它需要通过从企业的其它部门得到项目来维持生存。企业应该采取何种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事实上还存在许多中间模式或混合模式。相对应上述四种模式,相应地存在四种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机制,以及中间或混合机制。

2 河南省中型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

中型企业除了企业和同行企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竞争状况,那就是其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假设处在某一产业内的企业有 E0、E1、E2、E3,供应商有 S1、S2,客户有 C1、C2、C3。中型企业所处的竞争态势(如图1所示)。

图1 中型企业所处的竞争态势

企业与客户基本情况如下:(1)注释A1:E0作为C1第一供应商,C1是 E0生存之基础。(2)注释 A2:E0作为C2后备供应商或小批量货物供应商。这是E0要主动开拓市场,寻求机会,同时为了避免第一客户C1有变故后企业E0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3)注释A3:E0的第一客户C1为了摆脱E0作为第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给它带来的威胁,主动寻求第二供应商E1。(4)注释A4:C3主动寻求E0为其后备供应商。(5)注释 A5:企业 E2 是 C2 的第一供应商。(6)注释A6:C3的主要供应商是E3。

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下:(1)关系A1:E0主动寻求E2为竞争对手,有可能遭受到E2的反击,但这要看E0和C2的交易量,以及由此对E2造成的威胁。(2)关系A2:E0被动选择E1为竞争对手,E0需要了解E1的信息,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压制E1的发展,但E0主要还需要在价格和质量上下功夫。(3)关系A3:E0不自觉地选择E3为竞争对手,由于有C3的支持,占有一定优势,但仍要在节省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E3可能会加大力气收集E0的企业信息。

企业与供应商的基本情况:(1)注释B1:E0的第一供应商是S1。(2)注释B2:E0的主动选取S2为其第二供应商,目的是为了钳制第一供应商S1的讨价还价的能力,防止S1因突发事件或其他原因在供货方面出现问题。

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1)关系B1:E0生产所需原材料或设备的主要来源,S1伴随着E0的发展而发展。(2)关系B2:E0选择B2为其后备或第二供应商。

中型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物流上,企业即使进行竞争情报活动,或使用竞争情报系统,也主要是对企业的相关利益冲突方,或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情报活动。所以中型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中型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

竞争情报系统负责处理供应链上供应商、客户的信息,以及对替代品、同行企业、潜在进入者的信息,然后把分析后的情报服务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只有与本企业的关系是双向的,而和其它任何企业的关系是单向的,而且是竞争情报系统主动收集其他企业的信息。

3 河南省大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

大型企业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属于核心企业,它通过和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这种新的企业模式即扩展企业。

3.1 扩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扩展企业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1)核心领导企业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对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给外部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够提高核心领导企业和供应商的竞争能力,增强相互之间的依赖,实现共同的利益。(2)扩展企业的核心领导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把他们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3)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集成,扩展企业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跨组织的商业活动。

扩展企业信息化一般经历如下过程:(1)加强信息化建设。主要信息工程包括:Internet/Intranet项目、OA项目、ERP项目、电话服务中心等,这些工程项目为大型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2)准备好电子商务在外界需要的必备条件,建立配送网络和支付网络。(3)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能够适应供应商和客户的要求。

3.2 扩展企业的信息共享与控制

扩展企业需要和供应链节点上的成员企业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就需要将相关信息传输和共享。基于竞争的考虑,又需要对相关信息保护。因此,扩展企业的信息存在着共享与控制的矛盾。尤其是制造信息,即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要和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工艺信息、制造设备信息、制造进度信息、质量控制信息、制造成本信息等。

在扩展企业中,核心领导企业根据一定的动态任务分配策略向制造企业分配任务后,制造企业就对应产品、部件、零件的自制件制造任务集合。根据相应的生产计划书和待制造的自制件产品的零部件的信息等进行工艺规划,并进一步完成详细的生产计划,然后利用一定的制造任务排序算法将工序级的任务进行分配时,形成面向该制造商的企业内制造资源的二次配置。在这个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出现制造企业间对于资源信息共享和保护之间的矛盾。由于扩展企业涉及的制造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和所有权上具有很大差异,制造信息从底层制造设备、制造单元,到高层的制造车间、盟员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共享可能会不够及时和准确,同时对于制造信息的保护存在着问题。

对于制造信息的共享与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存在信息的共享又要对信息控制。对于扩展企业里面的联盟企业来说,企业需要保护它长期以来集体智慧、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和结晶,这是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模仿的宝贵财富。信息共享与控制要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构成的信息资源总集中,对于用户来说有些信息不是完全共享的,同时也因用户的角色不同所共享的信息也不同。

孙惠斌等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隐蔽度和限用度准则的扩展企业制造信息共享控制方法。共享控制方法用内容和大小不一的制造信息模板封装了扩展企业中的制造信息,用隐蔽度和限用度确定了每条信息在制造信息平面上的位置。根据信息集与离散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从用户的权限区域映射出用户有权限的信息子集,被该子集激活的制造信息模板的实例将最终用于制造信息的共享。共享控制方法量化了信息共享的范围,确定了具体的实现流程,取得了共享与控制之间的平衡。

以上仅对扩展企业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共享和控制,因为这些信息的共享与控制决定着扩展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因此成为供应链管理和机械制造研究的重要内容。扩展企业的信息共享与控制,不仅仅是制造信息,周九常认为在网络组织中竞争情报共享程度排序从高到低如下:外部环境情报〉竞争对手情报〉不良行为情报〉经营风险情报〉经营性情报〉技术情报。其中,不良行为情报是因网络组织成员投机和搭便车行为而产生的情报。经营风险情报是在网络组织合作关系中,针对其它网络组织成员,特别是针对与其密切合作的网络伙伴而言,有关经营风险的情报。经营性情报是指具有秘密性质的经营方法及与经营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点信息。技术情报即企业的专利情报或商业秘密。以上的制造信息即为扩展企业的经营情报和技术情报,但这种对制造信息的共享与控制的办法适用于企业竞争情报。

3.3 与扩展企业匹配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

扩展企业是在核心领导企业的控制和选择中形成的一种供应链模式,供应链中的个别最强大的公司将决定整条供应链网络的运作,这样的主控参与者有时被称之为渠道领导者。渠道领导者凭借它的市场影响力来协调链中供应商和顾客的活动和行为。供应链的领导者或者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协调,使得整个供应链获得最大收益,或者专注于自己公司的利润和业务。如果是后者,供应链的领导者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供应网络其它成员会产生潜在损害。

扩展企业的形成,是在克服了把供应商和顾客当作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际上在供应链中,生产商和供应商、顾客的关系存在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即使在扩展企业中,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供应商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会抵消供应链主导者的力量。扩展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存在基础是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这种紧密合作关系体现在业务的紧密合作和相互承担,企业的相关信息共享是扩展企业形成的基础,这也为竞争情报系统在信息收集上提供了机会,使得企业能像评价自身一样来评价供应商与客户的情况,做到“知己”,同样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像服务于本企业一样,承担起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竞争情报的任务,当然这是在本企业控制下的任务。

扩展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基本上存在两种:(1)独立模式。由核心领导企业承担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供应商、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并分享竞争情报系统提供的情报服务,如图3中虚线所示,类似于单个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独立式模式。(2)分散模式。各个企业分别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然后和核心领导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双向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扩展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类似于单个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分散式模式(如图3中实线所示)。

图3 扩展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式

核心领导企业采用怎样的先进信息技术以及供应链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竞争情报系统存在的重要基础。反之,如果企业想成为核心领导企业,则需要竞争情报系统为其提供如何获取先进信息技术以及供应链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策略。在此技术上,核心信息或情报及其各企业部门的流动:生产系统设计的信息,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信息,在各企业的供应、生产、分销部门发生相互紧密联系;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设计信息,在供应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分享,建立协同的工作环境;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需要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库存信息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供应商经营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扩展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在核心领导企业对供应商、客户的长期选择和长期交易中形成的。企业、供应商、客户的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单个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功能和模式,即对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要有详尽的分析,以及对于企业的策略制定提供服务。扩展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在服务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同时,还要保留一般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服务功能。

[1]王知津.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包昌火,谢新洲.企业竞争情报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田也壮.企业信息化与先进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孙惠斌,江平宇,陈冰.扩展企业制造信息共享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14).

猜你喜欢

情报系统情报供应商
情报
情报
情报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规章制度研究
浅议“互联网+”浪潮下中小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情报系统研究
交接情报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