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研工作永远活力四射——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工作纪实

2010-06-19竹子肖昌斌

湖北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员教研

◎/特约通讯员 竹子 本刊记者 肖昌斌

到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采访,在办公室落座不到10分钟,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冯发柱就连续接了3个电话,均是学校邀请教研员到校开展教研活动。

“太激动了,久违的那种尊重教研员,抢着开展教研活动的局面,在西陵区得以重现。”冯主任一脸欢笑。

教研,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项工作。曾几何时,教研及其专门机构教研室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在这种背景下,是什么原因让西陵区教研锐气未减、迎寒独秀?

打铁还需本身硬

“在西陵区教研室工作,没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天都难以呆下去。”曾在教研室工作现任实验小学校长的李红扬如是说。

西陵区教研室内部管理以严著称。教研室的会议室小而精巧,随时推门而入,都是那样整洁。教研室内部坚持“日记载、周反馈、月小结、期(学期)考核”,他们的考核不是念总结,而是看成果。考核前,各个教研员将工作情况,诸如听课本、发表的文章、讲话稿等,摆放在桌面上,互相翻阅。他们的考核也不是相互表扬,而是提建议和希望,忙碌了一周、一月、一学期,哪件事没做好,互相指出来,引以为戒。

严格的管理坚守多年,便成为文化。早在1998年,西陵区教研室就提出建设教研文化,实施文化管理的理念。如今,一走进西陵区教研室,便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教研文化氛围。教研室在教育局六楼,走出电梯,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仿大理石制作的单位标牌。标牌上除刻有单位名称外,最醒目的便是“室徽”。室徽由“教”和“研”的第一个字母J和Y变形组合而成,图案以太阳、峡谷和江水为原形,其中峡谷和江水既点明了西陵区教研室位于三峡地区,又象征教研室的工作如滚滚长江奔腾向前。单位标牌旁有两个固定的站牌,上面书有“为教研室的改革和发展,今天我做了什么”“为自己充实的人生,今天我留下了什么”,名曰“日思录”。整个走廊都被精心装点过,几块很有品位的宣传牌令人流连。教研精神:追高、图雅、求实;发展目标:观念上跨越陈旧,使西陵区成为最新教育观念的聚合区;行为上跨越平庸,使西陵区成为最有价值行为的生发区;效能上跨越简俗,使西陵区成为最有影响成果的产出区。教研人形象追求:人格高尚,学术精湛。工作战略:严活并举,闹沉相间,进退有致。工作战术:文化运作,集团运作,市场运作。图书阅览室、会议室、档案资料室别具一格。图书阅览室整天开放,一条标语格外耀眼:一个不崇尚读书的教研员是不称职的教研员,一个不崇尚读书的教研室是没有希望的教研室。教研员办公室更是布置得厚重而富有个性,墙上或办公室上都写有这样的话:“让责任在这里担起,让智慧在这里展现”“立大志,求大智,干大事”“做有思想的人,干有价值的事”等等,颇有激励性。

严格管理,文化熏陶,锻炼了全体教职工,李红扬、林红等一批教研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现任六名教研员中,三名教研员参加了人教版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全体教研员都是省、市地方教材的编委。

“通过制度严格管理和文化积极引导,根本点在于促进教研员加速发展自己,成为区域内的拔尖人才,使教研员不因管理的松散、思想的松懈而停止发展。教研员在一定区域内若始终处于拔尖地位,教研工作还愁什么?区域里的教学改革还愁什么?打铁需要本身硬啊!”教研室副主任李圣荣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咬定研究不放松

西陵区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竞赛现场

“教研室应该干什么,重点应该干什么。近些年来,各级教研部门特别是基层教研部门的回答越来越含糊。当前许多基层教研部门已逐步演变为教育局的一个综合科,什么事都做,无论与己有关或无关。调研、检查、督导,成天东奔西跑。教研室的这种工作状态导致了其在学校老师心目中地位不断下降,教研员过去的那种权威形象在逐步破损。”这是2000年9月在“西陵区教研工作战略研讨会”上,一位老教研工作者的发言。此次发言引起了西陵区教研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冷静思索。

教研室的别称很多,比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学研究室、教学研究培训中心等。不管怎么称呼,都含有两个字,那就是研究。研究是教研室之本,是教研室核心职能。不研究谈何指导?不研究谈何管理?不研究谈何培训与服务?失去了研究,教研室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任何单位都有自己最主要的职能,离开最主要的职能而为其它,必然导致单位的错位,甚至消亡。有了这种对教研室核心职能的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目标才会更清,思路更明。

研究什么?研究课程、教材、教学。其中,在研究教材方面,西陵区教研室对每个教研员研究教材都有明确的指向:普遍接触,宏观、微观皆熟。“普遍接触”是指对各个版本的教材都要通读。“宏观、微观皆熟”是指对所使用的教材烂熟于心。记者与西陵区几位教研员接触,深深感到他(她)们对教材的研究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年过五旬的数学教研员梅红英老师一口气将教材目录背出来,一字未错;语文教研员吕国凤老师如数家珍般地朗诵起了许多课文的精彩片段;支部委员、体、音、美教研员杨文军老师娓娓道出每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怎样研究?西陵区教研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洗脑子。首先给领导洗脑,让领导明确教研室的核心职能,为教研员从事研究工作提供时间和空间。其次是给教研员洗脑,教研员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迷失自己。二是搭台子,为教研员搭建研究平台。首先是松绑。教研室尽可能减少一般性的集体活动,减少事务性的检查、评比等工作,实行有效的目标管理,让教研员自主从事研究活动。其次是加油。为教研员的研究提供优良环境。优良环境包括物质条件和研究氛围。物质条件是指优化办公环境,丰富图书资料,保证研究经费等。研究氛围是指加强教研室文化建设,使教研室成为创新的沃土和充满智慧挑战的场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研室着力建设研究型文化,引领教研员静心、潜心去研究。再次是施压。通过多种形式迫使教研员去研究。比如在教研室内部建立评价教研员研究情况的刚性指标。三是挪位子。改革教研室的人事制度,教研员要能够有效流动。有研究能力及成果的教研员,留下;无研究能力或不研究的教研员,调走。

扎实有效的研究,使西陵区教研室守住了根本,积蓄了指导、管理的力量,巩固了教研员在一定区域内不可轻易撼动的专家地位。

效益为先铸个性

“要么不做,做,就真正做出效益来。”这是西陵教研人常说的一句话。

围绕把每件事真正做出效益来,西陵区教研室确立了自己的战略战术。

今年上半年,全区小学音乐优质课竞赛在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有着许多与众不同。一是西陵区组织的优质课竞赛每天安排的课时不多,一天最多安排4-5节课。二是赛与研结合,每天竞赛结束后,参赛教师、听课教师、评委都要在一起对一天的课进行研讨,研讨之后还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总结,达成一些共识,如音乐课的开课设计,情景铺设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组织优质课竞赛?记者带着这一问题采访了冯主任。

“组织各科竞赛、视导、听课、评课,对教研室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即常规工作。常规工作时间长了,往往流于形式,最终无效益可言。怎样做好这些常规性的工作,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常规工作常做常新。比如优质课竞赛,针对重赛轻研的现象,我们采取了赛、研结合的办法。针对学科间互不问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多学科联合组织竞赛的办法。教研员评课,不允许面面俱到,要根据目的评,有的分专题评,有的总评,有的点评,形式多样。不断变化形式,不断更新方法,常规工作就会越做越实,越做越有效益。”

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也在寻找新的突破,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主题;第二部分是围绕主题的具体工作安排,包括安排本项具体工作的意义,与工作主题的关联,期望达成的目标,主要工作方法及措施等。

教研室工会小组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陈红老师详细讲解了拟定工作计划的初衷:这样来安排教研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计划,是为了形成工作结构,使年度工作、学期工作、每月、每周工作都有机关联起来,力争每项工作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到学校采访,各个学校对教研室的这种工作安排、工作策略赞不绝口。康庄路小学林玲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样来安排、组织教研工作,克服了盲目性,不随意而为。一年围绕一个主题,各项工作有效指向主题,一年工作下来,能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工作就有成效。”

“我调到西陵区工作时间不长,西陵区有几项教研活动却让我终身难忘。”学院街小学语文教师章士娥向记者介绍到。

章老师所说的让她终身难忘的是指“西陵区教师学术节”“西陵之秋——西陵区教研成果展示活动”等。

1998年,西陵区教研室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几项固定的活动,有涉及教师方面的,如“西陵区教师学术节”,有涉及学生方面的,如“西陵之春——学生素质大比拼”。这些活动交替进行,组织严密,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西陵区教师学术节”,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历时一个月,旨在提升教师的文化、专业素养,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报告会、交流会、读书沙龙、个性展示,应有尽有。这些活动坚持数年,已成为西陵教研工作的一个品牌。

“西陵区教研工作有声有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几项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已深入西陵区广大师生之心,而且已在市内甚至省内叫响。品牌也是生产力。”宜昌市教研中心李德强主任这样评价西陵区品牌教研活动。

常规工作常做常新,重点工作形成结构,品牌活动交替进行。这种工作策略大大提升了教研工作的效率和效能,逐步演变成为西陵教研工作个性。“跟着教研室开展教研工作有意义,有收获。”采访中,许多教师深受这种工作个性的感染。

无尽春风扑面来

今年春节,西陵区教研室的门牌上贴有这样一幅对联:“想教育发展之所想立意高远;急教学改革之所急效果实在。开创新局面。”所谓立意高远,就是要求教研工作“进退有致”,进,即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适时进入新领域,退,即是自觉放弃与形势发展不合拍的工作。所谓立意高远就是要求教研员自觉将学科教研与整个教育发展联系起来,自觉服务、服从于教育的发展,不做拘谨的学科教研匠,而做教育发展领头人。

2002年,本次课改初期,基础教育处于由“有书读”到“读好书”转变节点上。西陵区教研室适时调整工作方略,主动抛弃原有的一些工作内容和方法,如大量编写教辅资料、考试研究,自觉切入对“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发展”等新领域研究。西陵区学校文化建设在一定区域内领先,区教研室的研究推动功不可没。

2008年秋季学期,辖区某校问题频发,学校跌入发展低谷。教研室教研员全体出动,到校集体视导一周,在教研中发现问题,说服教师,鼓舞人心。有校长说:“没有教研室的这次集体视导,学校不可能这么快就摆脱困境。”

2009年,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教研室提出开展学校教研组工作有效性研究。以学校教研组工作为抓手,通过实在而丰富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教研组工作的蓬勃发展,使许多教师的工作热情被再次激发。辖区学院街小学一位年近五十的老教师欣然登上讲台,为教研活动执教研讨课。

“教研工作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很多问题,从教育行政的角度不一定好解决,而从教研的角度去解决,难度要小得多,教师也容易接受。”西陵区教育局局长夏晓琼对教研室自觉服务于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西陵教研工作,既有自己的传统、个性,又不断创新、发展,不间断的新作为,让人感到就像阵阵春风扑面而来。”来西陵区考察学习教研工作的同行异口同声。

西陵区教研室,一个人数不多的小单位,这些年来的发展,收获却异常丰富,“全国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10强院所”“湖北省教育科研8强县(市、区)”“湖北省教改实验区”“宜昌市优秀教研室”……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今天,西陵区教研室将抓住契机,让西陵区的教研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员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