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临床效果的实证研究*

2010-06-15陶洪梅廖丽君

重庆医学 2010年18期
关键词:治疗师自闭症情绪

陈 蕾,陶洪梅,李 红,邵 智△,姚 莉,廖丽君

(1.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保健中心 400700;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言语发育障碍、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以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的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1]。近年来,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以往罕见的疾病发展为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给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特殊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等综合性干预方法。

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利用音乐刺激和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设计、策划和选择多方法治疗方案实现对患者的帮助和干预,包括治疗、调节、教育和训练等方式的综合性过程,是一门音乐与人本精神和生命科学相融合的新治疗技术[2]。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音乐凭借其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形成复合的听觉刺激。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信息,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自闭症儿童对音乐有特殊反应和兴趣,运用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行为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参与感,成为康复训练与治疗的突破口。由于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能够融入音乐活动中,国外众多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的尝试,证实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与教育有极大的价值[3]。

目前,国内音乐治疗逐渐被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临床干预中,对其临床效果的研究主要是以少量案例为对象的描述性个案研究[4]、检验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成效的研究[5]等,尚未见到在综合性干预中结合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方面影响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综合性干预自闭症儿童时,采用音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2008年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30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患儿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儿童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6岁,其中男27例,女3例。本研究采取“前后测等组设计”,其中轻度自闭症患儿8例,中度自闭症患儿 12例,重度自闭症患儿10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轻度自闭症4例、中度自闭症6例,重度自闭症5例。经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材料

1.2.1 硬件设备 各种儿童使用的打击乐器、音乐治疗师弹奏的电子琴。

表1 两组干预前、后ABC测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ABC测试成绩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n 情绪干预前 干预后社交干预前 干预后行为干预前 干预后感知觉干预前 干预后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5 8.80±3.69 7.53±3.27 20.53±10.0517.33±10.06 17.07±7.00 14.67±6.46 23.73±12.4121.67±12.06 91.07±14.53 74.73±6.67实验组 15 8.00±4.71 4.67±1.80**24.60±7.95 20.27±7.40 16.13±7.41 10.13±3.42* 24.73±12.7020.53±12.15 91.07±12.13 68.40±6.23*t 0.518 2.97 -1.299 -0.910 0.355 2.404 -0.218 0.257 0.000 2.687 P 0.608 0.006 0.229 0.371 0.725 0.023 0.829 0.059 1.000 0.01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 PEP测试结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 PEP测试结果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关系与情感干预前 干预后游戏及对物件兴趣干预前 干预后感觉反应干预前 干预后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5 6.20±2.51 5.40±1.60 5.53±1.41 4.27±1.10 8.67±1.95 7.33±2.19 45.53±15.53 52.27±21.46实验组 15 7.27±1.83 3.73±2.43* 5.33±1.75 3.20±1.32* 8.13±2.72 6.80±2.62 45.93±16.45 55.47±15.68 t-1.329 2.218 0.344 2.404 0.617 0.604 -0.068 -0.466 P 0.195 0.035 0.734 0.023 0.542 0.551 0.946 0.645

1.2.2 研究量表 采用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和发展及行为量表(PEP)作为疗效评价依据。ABC有57个项目,内容包括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的症状,归纳为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等 5个因子。主要评估患儿的症状表现。PEP内容包括模仿、知觉、运动功能、协调能力、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6],主要评估儿童现阶段的心理发展能力[7]。

1.3 实验设计

1.3.1 实验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接受医教结合模式的综合干预,其中实验组同时进行音乐治疗。医教结合模式的综合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听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特殊教育训练、语言治疗、游戏治疗、RDI训练等。音乐治疗由专门的音乐治疗师进行训练,每周4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2 音乐治疗具体流程 音乐治疗采取接受法和主动法相结合的方法[8],本研究设计了每次30 min的音乐治疗固定流程,具体为:治疗师弹奏开场歌,儿童聆听、律动、体会节奏、演唱,共5 min;治疗师即兴演奏,引导儿童自由的演唱、再创、敲打,共10 min;休息5 min;治疗师弹奏音乐故事,引导儿童演唱,做出与之相应的表情、动作,共5 min;治疗师弹奏再见歌,儿童聆听、律动、体会节奏、儿童演唱,共5 min。

1.4 统计学处理 对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ABC测试结果组间比较 在音乐治疗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ABC量表中的情绪、社会交往、行为、感知觉以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在情绪、行为以及总分成绩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情绪、行为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社交、感知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干预前、后PEP测试结果组间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EP量表中,在游戏及对物件的兴趣、关系与情感、感觉反应各项得分以及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关系与情感、游戏及对物件的兴趣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反应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行为得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闭症儿童的听觉敏感性存在障碍,日常的普通语音唤起自闭症儿童的反应性比较差。然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却对旋律有积极的反应[9]。近年来将音乐治疗与传统的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合起来应用于自闭症临床治疗,取得了积极意义[10]。本研究的音乐治疗是即兴演奏和音乐故事相结合干预模式。即兴演奏是治疗师使用乐器为自闭症患儿提供语言和非语言的情感交流。对自闭症儿童来说,缺乏沟通动力是阻碍他们语言发展、行为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借助音乐这个媒介实验组儿童在行为表达、情绪控制方面有显著改善,在与治疗师敲击乐器的互动过程中,促进自闭症儿童逐渐地发现与他人交流的乐趣,并积极参与到律动、自由弹奏中来,促使他们发展出自我意识和认同感,发展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和感知力;音乐故事疗法是本研究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尝试的新的音乐治疗形式。音乐故事即是利用音乐可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的特点,将具体短小的故事情节,以正向序列的排列,运用音乐的方式呈现,让患儿聆听、理解、参与、体会与享受音乐和故事,从而达到理解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行为与情绪的改善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治疗师设计了《客人来了》、《打电话》等音乐故事,故事短小、序列化,乐曲明快动听且又贴近他们的生活。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儿童能将音乐故事中的行为表达迁移到生活场景中。

情绪、行为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突出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异常的情绪烦躁、兴奋或冲动、情感淡漠或过度依赖、刻板行为等,这些行为不仅是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障碍,也会降低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在本研究的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模仿以及反应行为的频率增加,不良情绪减少,能有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较之单纯运用综合干预疗法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行为表达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对自闭症的干预中具有临床意义。

[1]刘莹.江西省75例孤独症儿童的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9(11):49.

[2]沈静.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1):176.

[3]曹凌云.即兴演奏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成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焱.音乐治疗干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64(8):38.

[5]李伟亚.自闭症儿童即兴音乐治疗的理论模型探索与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6]Peter M.Brief report: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J].J Autism Dev Dis,1997,27(5):621.

[7]香港协康会.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M].3版.香港:协康会,2003:37.

[8]朱丽叶,阿尔文.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M].张鸿懿 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21.

[9]Applebaum E,Egel AL,Koegel RL,et al.Measuring musical abilities of autistic children[J].J Autism Dev Dis,1979,9(3):279.

[10]张焱.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6(2):123.

猜你喜欢

治疗师自闭症情绪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