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
2010-06-15赵力
赵 力
依恋(attachment)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是指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一种持续性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能够帮助婴儿保持和促进与照顾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婴儿在与照顾者交互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一套关于自己和依恋对象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即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情感 /认知性结构,随着儿童的成长,将成为依恋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结构,影响着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预期、感知、情感、策略、行为以及他人给予的回应和人际关系的性质[1-5]。有的学者又将这种心理表征称作为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即指“由期望,需要 ,情感,情绪调节策略……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历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行为组成的系统模式”,并认为不同的依恋类型反映了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是依恋类型内化的工作机制,它们两者之间的概念具有互通性[6-7]。Bowlby还认为,依恋是人类行为中主要的组成成分,具有与觅食和性行为同等的地位及与基本生理功能同样重要的保护机能,并且不仅在儿童时期而是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8]。但直到 Hazan和 Shaver在 1987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成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联系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依恋关系的观点后,对依恋的研究才由先前集中于亲子依恋的状态扩展到了成人依恋领域[9]。根据Bowlby及后来的依恋研究者的理论[10-12],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保持其自身稳定的倾向,但至今仍不能确定早期的依恋表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成人依恋类型。虽然已有很多纵向追踪被试从婴儿到成人的研究,但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并且还引起了一些关于依恋类型稳定性的争论。
1 依恋的个体差异
Ainsworth最早提出了用依恋类型来描述依恋的个体差异。 Ainsworth针对 12~ 18个月大的婴儿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测量程序:陌生情景法(Strange Situation),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安全型 (secure)、回避型 (avoidant)和反抗型(resistant)。 Main和 Solomon后来又区分出一个新的类型:混乱型(disorganized/disoriented)。为了测量青少年和成人的依恋类型,Main等人在 1985年又开发了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将成人依恋分成了安全型(secure)、淡漠型 (dismissive)、迷恋型(preoccupied)和未解决型(unresolved)四种类型[13]。而 Hazan和 Shaver的自评式问卷根据 Ainsworth对婴儿依恋类型的描述,将成人依恋分为:安全型(secure)、矛盾型(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 后来,Batholomew研究了 Hazan&Shaver的自评式问卷和 AAI的测量结果以后,于 1991年提出了依恋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将成人依恋分为安全型 (secure)、迷恋型(preoccupied)、淡漠型(dismissing)和恐惧型(fearful),并认为这四种类型可以由自我维度和他人维度的积极程度的不同而联合得到,见图1[14]。 1998年,Brennan等人做了大样本的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了成人依恋存在两个基本的维度:依恋焦虑维度和依恋回避维度,并开发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ECR)以测量个体的焦虑和回避的程度。与Batholomew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类似,Brennan也认为依恋类型根据焦虑和回避的不同程度而分布在两个维度构成的4个象限中 ,见图 2[15]。
图 1 Batholomew的两维度-四类型模型
图 2 Brennan的维度模型
2 依恋类型的稳定性和改变
根据 Bowlby的理论,内部工作模式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变得具体化,并且其自我保持的特性及同化过程确认和维护了个体的心理表征,从而巩固了内部工作模式的稳定性[12]。胡平[6]在一个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中,采用陌生情景法和 Q-sort测量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发现了依恋类型的跨情景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Main等人也发现婴儿 12个月时与 6岁时依恋模式相关很高[2]。在对前苏联社会变革背景下依恋关系的调查和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人群之间的稳定性的研究中,依恋类型表现出了在时间和测量上的一致性,并且成人依恋是否安全也显示出了终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但在另一项研究中,Cozzarelli等人[16]使用 Bartholomew&Horowitz的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对 442名平均年龄为24.1岁的女性进行了为期 2年的追踪测量 ,结果显示有 36%的安全型被试、62%的迷恋型被试、58%的淡漠型被试和51%的恐惧型被试的依恋类型发生了改变,并且这些在依恋类型上发生了变化的被试 ,在自尊、苦恼、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有变化。这表明,依恋类型的改变伴随着自我知觉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依恋表征发生了有意义的改变,而不是简单的由于测量方式而引起的。Steele和 Waters的追踪研究也得到:婴儿 1岁时陌生情景下的依恋类型与后来的成人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 0.17。更多的研究显示[5,16-19],不但儿童的依恋类型会改变,成人的依恋类型也会改变。
3 对依恋类型发生改变的解释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内部工作模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包括了多个表征对象和不同表征水平的结构[2-3,20-21]。如图 3,位于最上层的是一般工作模式,包括了与依恋经验有关的抽象规则和普遍预期,具有最高的概括水平和相对的稳定性;位于中间层的是关系工作模式,如亲子关系模式、同伴关系模式等,其对依恋表征的概括水平介于一般和对象工作模式之间,包括了特定关系类型的特征和与之相关的其它信息,因而会因为不同的关系背景而发展出不同的工作模式;位于最下层的是对象工作模式,包括了与特定依恋对象的人际互动经历的具体细节和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是工作模式的具体化的表现。
一般工作模式,是个体早年从与照顾者互动中发展而来的,类似于一种依恋的原型 (prototype),它包含了对信息处理的一般原则和行为策略。Bowlby和其它依恋的研究者们认为,内部工作模式的一个重要成分及发挥都有赖于记忆,而依恋表征在生命的第一年里是前语言的、天生的,是由基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倾向所组成,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就可以习得和执行。在关于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研究中发现:陈述性记忆的发展晚于程序性记忆的发展,因此,基本情绪和行为的反应风格与陈述性记忆系统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在记忆的其它研究中,一些证据也表明,对最初事件的记忆是被保留下来的,至少是暗中的,即使个体对事件可见的回忆是错误的时候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尽管个体的依恋表征在毕生中仍然继续发展着,但因为对最初依恋经验的表征是前语言的、与陈述性记忆系统独立而被保存了下来,并做为原型继续以某种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依恋关系的发展[5]。一般工作模式在更加复杂的认知能力出现以后将逐渐变得复杂和精细,但根据 Bowlby的观点,从出生开始,儿童的依恋行为就指向了多个依恋对象,而且由此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Bowlby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尽管一般认为个体只有一个工作模式表征自己和他的每一个依恋对象,但从Freud以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呈现的大量证据表明,个体同时拥有两个(或者更多 )表征自己和表征依恋对象(们)的工作模式并不是不寻常的(笔者译)[22]。”这得到了有关研究的证实。Baldwin的研究发现,多数个体不仅能报告出一种普遍的依恋类型和与之一致的具体关系,针对不同的具体关系还能报告出两种甚至多种依恋的类型,从而认为内部工作模式包含了个体在关系中的认知,是一种关系的图式[3,23]。在探讨内部工作模式与沟通的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内部工作模式可能因为沟通而得到改变,这决定于关系背景[24]。Ross和 Spinner发现个体在不同关系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依恋类型。 Cook等人也指出,依恋对象的特征会影响依恋的安全性。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婴儿、青少年与母亲和父亲有着不一致的依恋类型[17,25-26]。Berlin等人也描述了成人与不同对象间有着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27]。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在一般工作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关于关系背景和依恋对象的内部工作模式。
图 3 内部工作模式的多维多层结构
Buist等人[18]运用了社会关系模型(social relations model,SRM)对依恋的稳定性和改变进行的纵向研究进一步的证实了内部工作模式的多维多层说。社会关系模型的方法源自人际知觉领域的研究,是一个研究个体差异的新模型,其基本观点认为:个体、他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共同发挥着影响效应,即行动者效应(actor effect)、同伴效应(partner effect)和关系效应(relationship effect)。行动者效应是指由个体自身的特征所带来的效应;同伴效应是指由对象或同伴的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效应;关系效应是指个体如何对特定的对象所反映而产生出来的关系水平上的效应[28]。 Buist等人的研究显示 ,在青少年的依恋上,显示出了很强的行动者效应,即个体与不同依恋对象和特定依恋关系的经历被整合成了一个一般化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个水平上的内部工作模式在解释青少年依恋质量的差异上与特定依恋关系的特征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在幼儿和儿童期后,依恋对象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仍然影响着依恋的质量,但它的影响要比一般工作模式和特定的依恋关系的影响都显著的要小。这也证明了 Ijzendoom的研究成果:母亲的敏感性在成人依恋与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之间只能解释很小的一部分[29]。这个研究证实了同伴效应对依恋质量的影响是适度的,且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同时,在两年的研究时间里,行动者效应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此研究前的假设——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恋质量越来越成为个体的一个特征而越来越少的被关系影响——没有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在解释个体依恋安全性的差异上,一般工作模式和关系的特征是很好的两个变量,而依恋对象的特征和把家庭视为一个整体这一影响因素相比起来,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内部工作模式的多维多层说,为理解依恋类型的稳定和改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然而,有的学者提出了另外的解释。
Fraley等人认为,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并不存在性质(依恋类型)上的区别,而只是在依恋的两个基本维度——焦虑与回避——上所发生的量的变化。换句话说,依恋类型并不是范畴性的而是在焦虑和回避维度上连续的量上的变化的反映。胡平[30]在 200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支持了 Fraley的这一观点:依恋类型由两个根本的维度组成,焦虑维度反映了个体在有需要时,对依恋对象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上的担忧程度;回避维度则反映了个体既希望亲近依恋对象却又力图保持与其有一定的情感距离的程度。个体在这两个基本维度上程度的不同量的变化,带来了个体在处理社会信息上的不同方式。因此,维度上量的变化带来了依恋类型的变化。
4 结 语
内部工作模式的多维多层说和依恋类型的维度说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依恋类型的稳定性和改变的,这两种学说在本质上是否矛盾?另外,在对影响依恋安全性因素的研究中,已有研究者发现了个体的自尊、苦恼、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人际冲突、情感、情绪调节、精神病理因素(如抑郁、虐待、人格失调)、与人际相关的生活事件以及个体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与依恋稳定性之间有相关[16,31-38],但国内仍很少见到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而开发出来的针对改善个体依恋质量的干预方法,这将成为后来的依恋研究者们值得关注的领域。
[1]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J].心理学动态,2000,8(2):26-32
[2]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 [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29-639
[3]尤瑾,郭永玉.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8-104
[4]Bartholomew K,Shav er P R.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Do They Conv erge?In 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C].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8:24-45
[5]Fraley R C.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2,6(2):123-151
[6]胡平,孟昭兰.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J].心理学报,2003,35:201-208
[7]王争艳,杨叶,汪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880-887
[8]Ainsworth M D,Bowlby J.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 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1,46(4):333-341
[9]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J].心理学报,2006,38:399-406
[10]Bretherton I.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2,28:759-775
[11]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 [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18-24
[12]Campini C.Attachment Style Stability,Life Events,and Adjustment across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Study[D].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Concordia University,2005
[13]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80-84
[14]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6-244
[15]鲁小华,霍莉钦,丛中.依恋及其评估方法概述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04-207
[16]Cozzarelli C,Karafa JA,Collins N L,et al.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s:Associations with Personal V ulnerabilities,Life Events,and Global Construals of Self and Other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3,22:315-346
[17]周春燕,黄希庭.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 [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15-222
[18]Buist K L,Reitz E,Dekovic M.Attachment Stability and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Model[J].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8,25:429-444
[19]Davila J,Burge D,Hammen C.Why Does Attachment StyleChang 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826-838
[20]侯静.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123-128
[21]李春花,王大华,陈翠玲,等.老年人的依恋特点 [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77-83
[22]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ol.II.Separation,Anxiety and Anger[M].New York:Basic Books,1973
[23]李同归.依恋与对情绪事件的记忆 [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965-974
[24]王争艳,王军英.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亲子沟通之关系探微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3-112
[25]梁凌寒,侯志瑾,田璐.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及其关系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9-642
[26]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6-40
[27]张秋凌,邹泓.成人依恋研究在促进早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06-308
[28]张宏宇,许燕,柳恒超.社会关系模型(SRM)—— 个体差异研究的新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968-973
[29]陈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 [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67-275
[30]胡平,关瑜.依恋行为与情绪反应和社会归因的相关研究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45-49
[31]侯珂,邹泓,蒋索.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 [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40-650
[32]黄桂梅,张敏强.依恋的研究进展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92-96
[33]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47-49
[34]李彦章,魏世平.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特点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40-241
[35]王力,张厚粲,李中权,等.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 [J].心理学探新,2007,27(3):91-96
[36]吴薇莉,刘协和.成人依恋类型影响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回归分析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18-23
[37]周爱保,李梅,李同归.成人依恋背景中图片对安全基模的情感启动[J].心理科学,2005,28(1):85-88
[38]Allen J P,Mcelhaney K B,Kuperminc G P,et al.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Security Across Adolescence[J].Child Development,2004,75:1792-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