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上颌窦炎30例疗效分析

2010-06-13朱小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5期
关键词:窦炎小柴胡鼻塞

朱小勇

鼻窦炎是各个鼻窦炎症的总称,包括上颌窦炎、筛窦炎、额窦炎及蝶窦炎。其中上颌窦炎最常见,急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上颌窦炎受损的黏膜纤毛一般在炎症完全控制后6~8周左右才能恢复,而一般抗生素要应用10~14d,而窦腔黏膜亦有再次被感染,纤毛再次受损的可能[1]。因此,急性上颌窦炎常因治疗不彻底而迁延成慢性或合并脑脓肿、眶内蜂窝织炎、鼻息肉、鼻窦囊肿、中耳炎、咽喉炎等。我们近年来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颌窦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断为急性上颌窦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2]:多有感冒史,症状有鼻塞、流黄脓涕、头痛,头痛以下午加重,同侧面颊部胀痛和同侧上牙痛;查患侧面颊部红肿,压痛(+),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大量黏脓涕;CT检查窦腔模糊,密度增高,窦壁黏膜增厚,有时可见液平面。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平均(37.4±11.5)岁;双侧17例,单侧13例;病程1~3d;轻度6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 12例;年龄 19~64,平均(31.7±12.6)岁;双侧18例,单侧12例;病程1~3d;轻度7例,中度15例,重度8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 9g,半夏 9g,生姜 9g,党参 9g,甘草 6g,大枣 12g。两侧头痛重者加川芎前额痛加白芷、葛根;鼻塞不通加苍耳子、鹅不食草;流黄色浊涕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明确致病菌应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未明确致病菌可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发热等全身症状控制后可行上颌窦穿刺,每周1~2次,用0.2%甲硝唑注射液灌注冲洗,冲洗干净后,每侧窦腔内注入庆大霉素4万U。两组疗程均为10d,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3]痊愈:治疗3d以内症状减轻,7d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为0分。显效:用药7d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2/3以上者。有效:用药7d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1/3以上者。无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体征总积分不足1/3以上者。总有效为痊愈、显效、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之76.67%(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 见表2。治疗组对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 (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 <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 (分,± s)

表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 (分,±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鼻塞1.62±0.73△3.11±0.90脓涕1.92±0.69△3.34±1.31头痛1.32±0.51△2.43±0.84嗅觉减退1.21±0.72△2.46±0.43黏膜红肿2.03±0.67△3.23±0.18分泌物1.92±0.47△3.83±0.1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 (109/L,±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 (109/L,±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13.27±4.73 13.21±4.90治疗后7.75±2.69*△9.49±2.31*

3 讨论

急性上颌窦炎属中医学实证“鼻渊”[4],其病机关键在于“热”、“毒”。因此治法以清热泻火,解毒排脓,利湿通窍。小柴胡汤加减切中急性上颌窦炎之病机。方中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火、泄湿热,两药合用,即可疏通肝胆之气机,又能清泄内蕴之湿热,增清上之气[5];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生姜发表,散寒,止呕,开痰;党参、甘草扶正护中;大枣益气生津,调营卫;白芷辛香走窜,芳香开窍,消毒排脓;白芷佐以活血利湿之川芎,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则脓去窍通,消肿止痛;苍耳子、鹅不食草通利鼻窍;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达邪之功。清胆泻热、芳香通窍之品黄芩、苍耳子、鹅不食草、白芷使胆热得清,脑户不为热熏,痰浊无以上蒸而涕减,通利鼻窍;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金银花甘寒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邪热,又能解血中热毒[9]。诸药协力,达到清泻肝胆、解毒排脓、利湿通窍之效,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的特点,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使病之向愈。

综上所述,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治疗急性上颌窦炎疗效显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是治疗急性上颌窦炎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上应用。

[1]魏庭文,孙清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穿刺冲洗结合鼻渊汤治疗上颌窦炎 [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4):311~312.

[2]全斌.眼耳鼻喉口腔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4]王改敏.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甘肃中医,2007,20(3):58 ~ 60.

[5]李广文.柴胡汤加减治疗外感高热6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57 ~ 756.

猜你喜欢

窦炎小柴胡鼻塞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76例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分析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