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立替康联合中药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临床观察

2010-06-12张霄峰王玉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伊立毒副转移性

姜 华,张霄峰,王玉霞,王 冰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辽宁本溪 117000)

2008年 5月 ~2010年 2月,我们用伊立替康(CPT-11)联合中药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 57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7例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均符合如下条件:①通过手术或肠镜取得病理学诊断;②按 TNM国际分期(UICC,1997)[1]为Ⅲ -Ⅳ期;③Karnofsky(KPS)评分大于等于 6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等于 3个月;④有可测量病灶评价疗效;⑤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正常。

5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 27例,男 18例,女 9例;年龄 36~ 70岁,中位年龄(45.3±23.9)岁;结肠癌 16例,直肠癌 11例;曾行根治术 15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单纯改道术 10例,未手术 2例;转移病灶分别为肝脏 6例、淋巴结 3例、腹腔内包块 13例及肺脏 5例。对照组 30例,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38~ 69岁,中位年龄(47.6±22.8)岁;结肠癌 18例,直肠癌 12例;曾行根治术 18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单纯改道术 9例,未手术 3例;转移病灶分别为肝脏 8例,淋巴结 5例,腹腔内包块 13例及肺脏 4例。两组性别、年龄、分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经基因 UGTIAI突变检测为野生型纯合子。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相同条件的化疗,CPT-11 350mg/m2,加入 5%葡萄糖或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中静脉滴注,30~90min,d1天,均为每 3周 1次,连用 4周,休息 2周,即 6周为一周期,至少应用 2周期。化疗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宣教,使其对 CPT-11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有所了解,预先在患者身边备洛哌丁胺(易蒙停),嘱患者如应用 CPT-11于 24h后出现第 1次稀便或异常肠蠕动时,立即口服洛哌丁胺 4mg,同时报告医生。治疗组联合中药治疗。药用人参 5g,茯苓15g,当归 10g,白术 15g,肉桂 5g,诃子 15g,升麻 10g,薏苡仁10g,砂仁 10g,山药 15g,莲子肉 10g。水煎,每日 1剂,分 2次服。化疗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每周期复查肝、肾功能,如未出现病情进展或严重毒性反应则继续化疗,治疗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3 疗效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RECIST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198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RR)为 CR+PR例数占所有病例的百分数。毒性反应按NCI-CTC抗癌药毒性反应表现及分级标准(3.0版),分为Ⅰ ~Ⅳ度。

化疗副反应按 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4 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57例共接受 198个周期化疗,每例平均4个周期。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化疗毒副反应: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明显。见表 2。

表2 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5 讨 论

目前,基因分析已经使对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成为可能,基因分析可在治疗时选择最有效的药物,从而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伊立替康(CPT-11)是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发挥作用,国外Ⅰ -Ⅱ期临床试验证明对晚期结肠直肠癌有肯定疗效。联合应用中药,有发挥减毒、增效、扶正、补气、抗癌等作用,可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反应。

[1]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

猜你喜欢

伊立毒副转移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的近期疗效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苦参碱与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食管癌60例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益气养阴方减轻肺癌放射治疗毒副反应疗效观察
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