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阅卷场高分文章谈作文应考训练
2010-06-09彭洪明
彭洪明
【摘 要】考场作文训练要善于把握阅卷场上高分作文的特征和阅卷老师的评卷心理,注意训练方法,把握训练重点,紧扣阅卷场高分作文的要素来进行针对训练。引导学生解决审题、主旨、结构、情感、文体、卷面等问题,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作文 高考 训练 技巧
有人把考场作文喻为“戴着镣铐跳舞”,此言极是。但当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作文指导读物并不能看到这一点,或是对此避而不谈,仅从写“好文章”入手,而不是从获取高分着笔。其实,高考阅卷场上“好文章”与“高分作文”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概念。
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应考,我们有必要对阅卷中的一些高分作文的特点与教师评卷心理作一番梳理,以廓清我们对考场作文的一些认识误区,准确把握阅卷场上高分作文的特征和阅卷老师的阅卷心理,进一步指导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进行应试作文训练。
一、从高分作文看考场作文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在阅卷场上,一般说来,文意明朗、结构简明的文章更受教师亲睐,更能够在评卷场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出彩。相反,文意含蓄晦涩往往被误判。近年来,各地均有一评二评分数悬殊达15以上的报道,基本上是文意晦涩惹的祸。2007年重庆市高考评卷场上就有一篇题为《妈妈的爱》的文章因文意过分含蓄,一评分数为38,二评分数为51,最后经专家组讨论终评为49分。可以肯定地说,考场上类似被误伤的文章不在少数,但绝大多数没能够也不可能进入专家组的讨论就被误判了。从阅卷场来看,大量运用文学笔法终篇采用象征等手法,导致文意含蓄甚至晦涩并非个别,这实际是人为给自己的文章制造风险,得不偿失。
文学创作精品与考场佳作的诸多差异其根本来源于作文评分标准与评卷教师的阅卷心理的差距。考场作文实际评分与作文评分标准是差异很大的两个体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立足于好文章、好作品来制定的,繁复而琐碎;评卷老师的实际评价标准却非常明了:就看第一印象入不入眼,是否符合一篇应试作文的要求。在几十秒的时间里每一个阅卷老师根本不可能将评分标准细化到学生的文章中去,而主要是凭自己的阅读第一感觉去评分,因此,在阅卷中完全可能出现这种情形:一篇文辞质朴、感情真实、构思婉曲的至善至美的佳作,因缺乏引人注目的个性鲜明的第一印象而被评卷人降等处理。
“人贵直,文贵曲。”文学艺术贵在其含蓄美,贵在给人以想象空间,文章的婉曲之处恰好是作品审美的精要所在。
但考场作文不能简单地与文学创作划等号,一是阅卷的时间有限,一般情况下,评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仔细品味琢磨。
二是作品阅读的范围有限,文学作品阅读对象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多层次性,面向所有受众,人人都可以读,细致地、反复地读,也不需要每个人都认同,但考场作文的阅读对象是单一固定的阅卷老师,范围仅局限于两三个人。
三是写作的目的不一样,文学创作为人生、为艺术,考场作文最直接的目的是取悦评卷老师,获取高分。因此,考场文章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过于含蓄晦涩、委婉曲折。在短短的800字中制造太多波澜,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这样的作文得分肯定不高。
二、透过高分谈考场作文训练
鉴于考场佳作与文学佳作评价的巨大差异性,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必须加强训练的针对性,紧扣阅卷教师心理、阅卷流程及高分作文特征进行应试作文训练,切实保证学生在应试场上出彩。下面我们通过从高分作文中提炼的一些特质来谈谈考场作文应试训练要注意的方法。
1.切合题意。考场作文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准确审题,审题要完全符合命题人的对试题的设计要求。既符合试题提供的材料,自己的论点严格控制在话题范围内,不扩大或偏离话题,同时也符合试题中“要求”或“注意”的要求。因为“要求”或“注意”部分如字数、立意等要求是明确限定的,直接影响评分。一般说来,考场作文紧扣题意应该做到:
(1)标题扣题,作文标题与试题中心词语有相似词语或直接出现中心词语,可将话题的核心词语加以扩展,使之成为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以此作为文章标题,这样就可将文章严格限定在话题或材料之内,有效避免写作时跑题或是被评卷老师误判;
(2)文句扣题,作文开头、小标题、中心句、主体段、结尾等处要明显体现命题意图,最好能提炼出包含中心词的文句,让它们来担当文章的重点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题文全扣:标题打造及重点文句提炼均能扣住题意。后者为上。如“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卷作文题)属给材料命题作文,考生如果断章取义,仅仅抓住试题中句子“时尚,有的能积淀为经典”去大谈解读经典,很明显就偏离了命意。更有学生忽略了题目是动宾词组,只立足于什么是时尚去作注解,显然就更是背离题意了。在扣题方面要注意几点:一忌背离,二忌跑偏,三忌不明。
2.主旨鲜明。古人云:“意犹帅也!”意即思想,主旨。由此可知主旨在文章中的重要。思想含蓄是文学创作的常态,很多时候还能带给人无穷的审美享受。《菏塘月色》一文,无数文坛巨匠考证了大半个世纪依然莫衷一是,但凡读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考场作文则不同,它的主旨最忌隐晦。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相应的指导或是受文学作品影响,一篇文章800字写完,材料丰富,文辞也优美,但就是让人不明白在写什么,究竟要阐述什么观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要知道,在阅卷场上每让老师回视一遍文章都是在为自己增加扣分机会而不是增加得分机会,如果让人回视两次以上还不甚了了,那么这篇文章基本上就算完了。考场作文应明确将自己文章的主旨揭示出来,浓缩成一句精练的句子,放在文章最显眼的位置,要么在开篇,开门见山;要么在结尾,卒章显志;要么在重点段落段首;要么独立成段。最好是能够从题目、开篇、过渡、总结等处,让鲜明的主旨句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句式突现出来,抢人眼球,让阅卷老师一眼即明,做到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此外,主旨句表述应机警睿智,要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笔力,“以一语尽传精神”。一句话,其他文句可以平淡一点,但主旨句一定得精警。
3.结构简明。“文似看山不喜平”,“人贵直,文贵曲”,文以曲为美,对文学创作来说这话堪称经典。但用在考场作文上,这句话是行不通的。800字的一篇作文,波澜起伏,跌跌宕宕,弄出许多曲折来,甚或是头绪很多,剪不断,理还乱,让人费解。这样的文章,在阅卷场上几十秒的阅卷时间里,面对头昏脑胀的阅卷老师,必然大打折扣,被打入另册。相反,一些构思简明、结构简化的文章却会大受阅卷老师亲睐。在结构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层次清晰,常见的是采用并列结构或是层递结构等易于让阅卷者把握篇章结构;二是明晰的过渡处理,采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辅助揭示文章的结构层次,让文章结构变得易于把握。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够获得评卷老师好评。
4.情感充沛。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为文需有情,情感充沛、激昂是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文学创作中情感处理方法可以多样化,既可慷慨激昂,也可含蓄低沉,还可平实朴素。感情含而不露、朴素自然往往是文学创作的上乘追求。但考场阅卷却不尽相同,从阅卷实际来看,由于评卷老师长时间阅卷的疲劳效应,情感素朴的作品大多不能得到评卷人的较高评价,反之,一些悲则恸哭,喜则大笑,情感激越、激昂、张扬的文章反而频频出彩,倍受阅卷老师推崇。
因此,考场作文情感宜以露为主,以强为主,宁肯做作,不可平实,宁肯偏激,不可隐含。用大悲大喜对老师形成强烈的情感冲撞,以达到最快抓住老师的情感,获得其好评,博取高分。
5.文体突出。近两年来,各地在阅卷中对文体要求都非常重视,部分省市甚至在命题中就有明确的文体要求(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希望每个教师要重视)。这源于这些年话题作文中“文体不限”的要求,很多人认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讲文体,写出来的文章非记叙文、非议论文四不像,行文随意,想到哪写到哪,像说梦话,完全脱体。在阅卷实践中,这一现象成了各地打击的重点对象。
在作文训练中,要牢固地让学生树立起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相反,要更重视文体特征,作文之前就先确定好用哪一种文体,在写作中严格按照确定的该文体的文体特征谋篇布局,在行文中充分体现文体特质。记叙文要确保记叙的文字占绝大部分文段,充分体现记叙文的各个要素,突出记叙文的事件中心、人物中心,力戒大段的空洞议论;议论文则要确保议论的表达方式要占绝对篇幅,避免大段复制材料,特别是原题中出现的材料更要懂得压缩、精简。
6.行文干净。行文干净一是指卷面清洁,二是指语言干净。有些学生平时书写中养成了随手乱画的不良习惯,即使在考场上也不严格要求自己,整篇试卷书写潦草,卷面不清,让人难以淬读,给评卷带来很大的难度。有的学生标点书写不规范,如把“……”写成“.”,占格不正确,破折号只占一格,误用乱用修改符号等。还有些学生在语言选用上不讲究,口语方言到处都是,冗长的句子用得过多,导致语言不干净利索,这样的文章也很难博得阅卷老师的认同,评分偏低就成了必然。
总之,要让学生明确,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是个性作文,而是要为作文制造“卖点”,在最短的时间将你的语言表才华、逻辑思维能力、价值取向中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阅卷老师,是推销,是炫示。也只有这样的训练,才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杜秉庄.文艺性议论文写作例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01):34-35.
[2]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