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却红衣学淡妆
2010-06-09李彬
李彬
【摘 要】新课改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作文教学已由单纯传授写作方法和技巧逐步向培养、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及注重提高作文的思想性、应用水平上转变。这一转变的特征之一就是促使作文教学由传统封闭的课堂教育向开放型社会教育转化,让作文教学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撷取素材,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生命,在生活中观察、体验、积累、写作,是走出作文教学困境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困境 生活化 真实化 朴实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针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取得成果的同时,与人们的期望仍相去甚远。作文难教、学生难写、作文教学少慢差,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本真;重讲授,轻练笔;重主导,轻主体……凡此种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题材囊中羞涩,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甚至还有创造机械操作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严格操练,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的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些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把写作视为“游戏”,视作文为“投机术”、“敲门砖”,玩的是“技巧”“套路”,有“速成法”,也有“宝典”。模式化倾向直接左右了教师,教师为了追求“作文速成、高效”,很少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感悟生活上下功夫,而是走“终南捷径”,专门进行作文技术、技巧训练,向学生传授作文套路。有一位“高考作文专家”现场向学生传授秘籍:用袁隆平的事迹把江苏省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的所有作文试题演绎成文。这已不是作文,而是“造文”了。这种作文模式成了例题化的模板,将鲜活灵动、生气贯注的文章八股化了,将学生思维牢牢套死。
我们时常困惑,为什么我们教的越多,学生越不喜欢作文?这种事倍功半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作文的理解过于功利,对作文赋予了太多的负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给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作文教学开出的一剂良方。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低谷?笔者认为,生活化、本色化是走出当今作文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开窗放入大江来——材料生活化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生活是写作的宝库,生活中有喜怒哀乐,看到听到很多的大事或小事,文章只有写出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中学生的生活空间虽然比不上成年人那么丰富,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能真实地把发生在自己“世界”的故事写出来,就可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在阅读中受到感染,领略到一个别样的“世界”:不同的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的不同思考……这些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往往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功夫在诗外”,要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用“赤子之心”去体验生活。
比如,我班施恩同学的《剃头小记》(发表在《考试报·写作天地》总第813期),所写事情发生在高一年级的那年寒假中,经过一番构思剪裁后,文章借村野剃头小店前后变化,反映了一个很有时代感的话题:科学发展的春风吹遍神州的每个角落,人们的观念与时俱进。文章语言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金矿石,或者是没有抓住一闪而过的可贵的思考(这就是人们所谓的“灵感”)。作文教学就是要目中有人,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实体,鼓励他们自由地观察、思考、表达,即使幼稚、肤浅,相信它也是真诚的、美好的,如同带露的鲜花。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中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表现生活,这是解决学生作文题材空泛的关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有了经历,有了积累,才会有灵感,才会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形式地创设写作生活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学校和大自然的方方面面,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和反映生活,去“找米下锅”。而不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元·房颢),写作是生命的律动,写作就应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表达生命的真实话语,让情感自然流淌,让思绪自由飞扬。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鲜活的,才能给人清新愉悦的审美感受。世界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它似一个“万花筒”,里面有政治风云,自然风光,美好的情感,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等等。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教会学生从这“万花筒”中寻觅材料,对这些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求实质,进而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心灵的呼唤。清人袁枚有首诗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就会有超常的发现,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引导学生敏于观察生活,引导学生亲历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设计生活,引导学生品味、升华生活,引导学生叙写、演绎生活,这正是当今作文的趋势。当然,广泛的阅读也是必需的,它可以弥补生活经历的不足。
二、繁华落尽见真淳——情感真实化
现在的学生作文有一个共同毛病:酸文矫情,为文造情。作文中不见了人,不见了人的真实感情,不见了人性的真实存在。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真实的感触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感触很深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好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写作的过程就是他们人格不断健全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的人生“史记”。新课标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朱光潜曾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评议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
作文要把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的东西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他(她)的人格、个性、思想、情感,感受到他(她)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他(她)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呼唤真性情,倡扬人文精神的回归,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心灵沉浸在感动的海洋之中。2007年江苏省的一篇被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阅读三遍而“打捞”出来的文章值得我们思考。这篇《怀想天空》的文章在被何教授读了3遍后,由36分(满分60分)提高到54分。何教授为什么将这篇作文由及格的档次,提升为优秀呢?他说,此文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式的铺张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高考前两天他和父亲在家乡割麦的情景,真实、真情、纯净,一板一眼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全文洋溢着“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何教授将这篇“繁华落尽见真淳”的作文“打捞”出来,给它恰当的评价,不仅肯定了一篇应该肯定的作文,而且具有张扬真性情的意义。鲁迅先生诗云:“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为文为人都应当“学淡妆”,张扬真性情,它是一种最珍贵的内在本色之美。周国平语:“有真情实感才有抒情的真实,否则只能是矫情、煽情;有真知灼见才有议论的真实,否则必定假大空;有对生活的真切观察才有叙述的真实,否则只能从观念出发编造。”
文章鲜活,人首先要鲜活。我们不能束缚学生鲜活的思想,压抑他们鲜活的情感、个性,要让他们敢想,敢说;愿想,愿说。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每个人在内心情感、思想、性格诸方面都有着独有的微妙的丰富复杂的不同点。一个人便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世界。因此,要告诉学生,写给别人看的作文不是交差,而是要力求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树立正确的作文观,不是敷衍塞责而是真情以待。注重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生活中哪些东西让我感慨,我以哪种方式来表达更易让人接受且会留下深刻印象。”鲜活的作文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并打动读者。而要写鲜活的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不要去负载过多的使命,不要去过多地考虑主题价值,而是去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情、理。用独立的视角,写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三、一语天然万古新——语言朴实化
周国平说过:“质朴是写作上的大家风度,表现为心态上的平淡,内容上的真实,文字上的朴素。相反,浮夸是小家子气,表现为心态上的卖弄,内容上的虚假,文字上的雕饰。”“朴实”就是作文语言的朴素与实在,现在中学生作文普遍追求文字的优美,文辞的华丽,这种追求,应该说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表现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必须避免一种倾向,那就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和粗粝寒碜都是不可取的,文章重在内容充实,只要内容充实,无论是语言华美还是朴素,都是好文章。中学生作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有人崇尚华丽,有人崇尚朴实,但作为一种写作境界来说,朴实无华而又有一定功力,是远远胜过语言浮华而内容乏味的作文的。浮华的作文,我们可以看出技巧在其中起作用,朴实无华的作文完全看不出它在使用什么技巧,而是真挚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自由奔泻涌动。巴金说:写作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我们提倡朴素的语言,并非反对有文采、典雅的语言,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请看一段文字:“我又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片小洲,风中曳荡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绣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蚱蜢像酒徒那样吮吸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么,它们二三结伴,忽东忽西,戏耍正欢。”(选自作家王开林《穿越诗经的画廊》)这当然是优美的语言。但是当中学生的文化素养还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如何把生活中的感悟明白晓畅地表达在作文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朴素的语言似乎更为切实可行,况且典雅的语言不是一日之功可以修成。同时,我们都知道,朴素的语言并非没有表现力。像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作者朴素的语言处处蕴含着让我们警醒的哲理:“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可见,朴素的语言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中学生常常在作文里拔高人物甚至“脸谱化”,不管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生活环境等的差异,一概让他们说“千人一辞”的套话,以为这样才能显示人物的境界。其实,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其身份、地位等特点,他们的语言必须是独特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比如:“我侄子我能不帮吗?他骂我祖宗,我能装没听见吗?”(选自学生习作《从吵架开始》)这就是大妈的语言,没什么文化的中老年妇女的真实的语言,这语言符合她的身份,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毕淑敏《孝心无价》)实化后的“孝心”,因为每一个点都是生活的细节,这种细节小到极致,就会让我们在阅读时深深地感动。“我这一生没有白来,因为遇见了母亲。”这种语言朴素亲切,这种亲情让人一辈子难以忘怀。“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像是捡到。”这是一位母亲对出门儿子的牵挂。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就在这平凡的字里行间。“我一生一世也交不起的房租——怀胎十个月。”多么真切,多么深刻,足以和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媲美。
再如中学生习作《从吵架开始》的作者为了说明“谁都知道,咱中国人凡事爱争个理”的分论点,他没有先从理论上阐述,而是从小事说起:“于是坐出租要吵架,二楼拔了一楼一颗大蒜头也要吵,孩子在幼儿园打了一架,还要吵。吵就吵吧,还得带上两个帮腔的,于是一个电话,好,二姥爷受委屈了,我们晚辈能闲着吗?同去,同去。”你看,这样的场景你能不熟悉吗?这样的场景能不真实吗?这样的语言能不生动吗?而作者运用的恰恰是最朴实的语言。冰心老人说自己晚年写文章“说明白了即可,平铺直叙,直截了当,不说废话,只做减法,不做加法,清清爽爽,通俗易懂”也正是这个道理。
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又如美国的作文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由于作文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叶圣陶在《答章熊的信》说:“话与文都是不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话,写几分文,不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和写似技能而又非技能。”作文就是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才能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只要教师适时引导,恰当点拨,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学生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就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邹发英.语文教师在学生主体性学习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2,(12).
[3]祁国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08,(10).
[4]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