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护士职业认同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0-06-09单秋月蔡志翔王晓秋

护理与康复 2010年3期
关键词:护龄护理职业认同度

李 宛,单秋月,蔡志翔,安 辉,王晓秋,叶 郁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1]。过程是指个体从自身职业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职业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护士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需要护士具有坚实的职业认同。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对温州市6所医院的护士进行职业认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温州市6所医院(其中三甲医院2所、三乙医院3所、二甲医院1所)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参考相关研究文献[1-4],自行设计护士职业认同调查表,内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医院等级、性别、年龄、学历、护龄、职称、职务等;职业认同,包括对护理职业角色认识、护理职业情感及职业动力3项20条目,见表2。每条目为单项选择,调查对象在“是”与“否”栏目中选择打勾。

1.2.2 调查方法 以医院为单位,进行统一指导,调查对象独立填写,调查表当场回收。发放调查表750份,收回750份,有效调查表715份,有效率95.33%。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输入SPSS 12.0统计软件,以百分率高低反映护士对职业认同的高低;按护龄、学历、职称和职务分组,各组内调查结果比较采用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715人均为女性,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37±16)岁;护龄:≤1年145人,2~5年176人,6~10年159人,11~20年161人,≥21年 74人;学历:中专 153人 ,大专 392人,本科170人;职称:护士346人,护师226人,主管护师128人,主任护师及副主任护师15人;职务:无职务618人,护士长89人,科护士长 4人,护理部正副主任4人。

2.2 护士的职业认同情况 见表1。

表1 715名护士的职业认同情况(人,%)

2.3 护士的职业认同在各组内比较 对19条目的认同在不同护龄、学历、职称和职务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能坚持上夜班”条目的认同,不同护龄和职称组内比较见表2,不同护龄组内比较=5.19、P<0.001,不同职称比较=3.9、P<0.001,显示随着护龄增加、职称升高,护士对坚持上夜班的认同度逐渐减少。

表2 临床护士对上夜班认同情况比较(n=715)

3 讨 论

3.1 温州市临床护士职业认同分析

3.1.1 职业认同度较高 护士职业认同度高,说明护士对职业角色认识是清楚的、情感是积极的,具有一定的工作动力水平[1]。本文资料显示,温州市护士对护理职业认同是肯定的,确认和尊重自我社会身份,认为从事的工作对社会进步和大众需要具有积极作用,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发挥潜能,为社会作贡献;护士有健康的护理职业情感,确认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是一种信仰和理念,具有职业荣誉感,72.3%护士否认不喜欢护理工作,60.7%护士有一辈子从事护理工作的打算;具有积极的护理职业动力,能努力学习,砥砺品行,在知识、道德、人格等方面不断自我完善,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建自身护理品牌,并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3.1.2 影响部分护士职业认同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与医疗制度的改革,患者的健康及权利意识、法律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面临职业风险;住院患者人数多、需求多且病程长,加之护士编制有限,使护士工作压力增加;护士的夜班工作扰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影响了护士正常的活动,以上因素可导致护士职业认同度低。本文资料显示:84.5%、87.8%护士认为职业风险和工作压力太大;57.8%护士认为收入不符合自己劳动创造及对社会、他人所作的贡献;在能否坚持上夜班这个问题上,护龄和职称越低的护士越能坚持上夜班。

3.2 对策

3.2.1 重视护士的负面职业认同 护士长期在职业风险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导致工作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负面职业认同,表现出对工作和管理层的不满,心理上出现不平衡,降低自信心和归属感,影响工作情绪,导致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满意度下降。管理者应关注并支持护士群体的职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使护士充分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积极地投入工作。

3.2.2 关注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 护士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管理者应关注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对护士加强护理理念、职业价值、道德观念等的教育;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培养护士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护士的发展危机和职业压力。

3.2.3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护士对护理职业认同度与其从事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关[3],护士的归属感、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影响其职业态度的重要因素,护士对自身社会地位、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患者满意度、所在医院领导及同事间的满意度,是对职业认同建构很有影响力的因素。满足护士这些需求将有利于其职业态度的稳定,卫生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要关注并支持护士群体的职业发展,有针对性地了解护士心理需求和职业期望,关注护士的心身健康,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护士的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3.2.4 建立专业化护理 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能激发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创造性和积极性,体验护士的自身价值,从而提高职业认同度。探索中国模式的护理专科化、临床高级护理发展之路,有效改善护士队伍的人才结构;成立护理专家会诊中心,解决患者的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专病护理质量,把建立专业化护理骨干队伍纳入护理发展规划,将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理论引向实践[5],培养专科领域护理骨干人才,促进护理专业化。

[1]魏淑华,山显光.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2005,26(3):16-17.

[2]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等.职业承诺的理论与测量[J].心理学动态,2000,8(4):39-45.

[3]陈娴洁,王秋韵.临床护理人员职业认可度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7,7(1):20-22.

[4]王晓辉,李玉红,林兰芬.潍坊市179名护士职业认同现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7):8271-8272.

[5]冯卫红,王爱英,王辉.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压力来源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7):45-46.

猜你喜欢

护龄护理职业认同度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运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幸福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普外科护士年龄、护龄与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大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认同度调查研究报告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