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D-SCDMA网络优化增加邻区时的扰码规划方案

2010-06-09郭宝武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年9期
关键词:邻区频点载波

郭宝 武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 太原 030001)

1 两种不同的TD-SCDMA频率、扰码规划方案

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的无线频谱是A频段:2010~2025MHz,共15MHz,今后会引入新的F频段1880~1900MHz。A频段按照TD-SCDMA每个频点1.6MHz的带宽,可以分为9个频点。相比GSM 900MHz的95个频点,这9个频点显得较少,但是TD-SCDMA是CDMA系统,可以支持同频组网,因此TD-SCDMA网络需要合理规划频率与扰码。

TD-SCDMA二期工程规划每个小区1块R4载波,2块H载波,设置R4载波为小区主载波,辅载波为支持HSDPA的载波。就室内、室外怎样使用频点,还有HSDPA使用哪个频点,这里有两种规划方法:

(1)室外宏基站主载波使用F7、F8、F9 3个频点。

室内使用F1、F2作主频点,室内的H频点使用F3、F4,室外使用F7、F8、F9作主频点,室外的H频点使用F5、F6,参见图1。

图1 室内、室外的HSDPA频点不同

(2)室内、室外的HSDPA频点相同。

室内使用F1、F2作主频点,室外使用F5、F6、F7、F8、F9作主频点,室内室外的H频点共同使用F3、F4,参见图2。

图2 室内、室外的HSDPA频点相同

规划方法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优点:室内、室外分别使用不同的HSDPA频点,由于HSDPA载波没有功率控制,都以最大功率发射,这样保证室外宏基站对室内基站的影响为最小,最大程度保证HSDPA的速率和容量。

缺点:室外只用3个主频点规划网络,Node B之间只能使用扰码来区分,码间干扰较大。

规划方法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优点:全网室外宏基站使用5个主频点,结合128个扰码,前期整网规划比较复杂,但是由于邻小区多采用异频,从GSM网优的经验来看,这种规划方法有利于全网前期的干扰控制,有效保证网络质量,有利于后期扩容,而且道路测试的指标会比较好。

缺点:室外宏站与室内覆盖基站的HSDPA使用相同的频点,而HSDPA本身并不做功率控制,无法有效地控制干扰,这样,室外与室内覆盖的交叠区肯定存在较大的干扰,会导致C/I变差,AMC会选择速率较低的调制方式。影响较大的区域如酒店大堂、大楼出口等。

2 室外宏基站使用3个主频点的扰码规划原则

TD-SCDMA局部网络室外基站使用主频点较少,只有3个(F7、F8、F9),以下是这种频率规划方法下的扰码规划原则。在TD-SCDMA网络中,区分小区是依靠频点和扰码来实现,在码分的系统中,扰码起到对数据的处理,使终端能正常与该小区进行通信。所以扰码资源和频点资源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目前TDSCDMA网络提供128个扰码(下行同步码 32组,对应128个扰码,128个信道码,256个上行同步码),所以理论上来看3频点下,可供分配的频点和扰码资源为128×3=384组。扰码的分配主要遵循下面两大原则。

同频的情况下有邻区关系的小区对中,不允许出现同下行码组的扰码。如果邻区出现同一下行码组,会产生下行同步和上行同步都有碰撞,使得同步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接通率。

同频的情况下,对数据加扰存在一个相关性的问题,相关性越大,在无线环境中传输会造成影响,使得数据解析出现问题,体现在实际应用中,H业务会造成误码误块较高。所以要尽量避免规划中出现同频强相关性扰码的配置。

以上两大原则要基于表1下行同步码组表和表2扰码互相关性码组表。

3 频点扰码的规划实现的原理

全网同频规划时不考虑频点因素,所有小区扰码间的相关性均是参考同频的相关性值,这种扰码规划的限制最严格。但是对后期优化工程中,网络频点的调整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频点调整后不需要重新规划扰码。而异频规划时将考虑实际频点配置,这样分配扰码时,候选扰码的个数会增多,这样在频点确定的情况下,会使得全网扰码相关性更小。

表1 TD-SCDMA下行同步码组表

目前扰码分配顺序采用链式分配法则。

(1)选择邻区数最大的一个小区,作为起始分配小区 A ,分配最优码字;

(2)以该小区为中心,依次为其邻小区 B 分配扰码,分配的顺序以邻区数大小排序B1、B2、B3;

(3)顺序为B1/B2/B3的邻区分配扰码;

(4)依次为B1的邻区Ci分配扰码;

(5)依次为B2的邻区Di分配扰码;

(6)最终的分配的顺序为A->B1->B2->B3->C1->C2->D1->D2->E1...。

4 密集市区添加邻区时的扰码规划原则

扰码规划在TD-SCDMA工程前期就已经做好,在后期的优化中,如果通过路测发现某一小区需要添加邻区,尤其是密集市区的某小区要添加邻区,邻区的扰码规划会比较复杂。下面介绍在实际优化中如何给一个在密集市区的运行一段时间的小区添加邻区的步骤。

邻区的扰码规划基于邻区关系来规划,但是邻区的扰码检查,不仅基于邻区关系,还基于扰码的复用距离来进行检查的,可以检查出同频同码,同频同码组,同频扰码间的相关性的,而且不仅仅针对主频点,对辅频点也做相应的检查。提供推荐的扰码修改信息,地理化显示小区间扰码的相关性情况。以现网某一小区为例(参见图3:五角星标注),对该小区扰码手动进行规划。

表2 TD-SCDMA扰码互相关性码组表(同组的为强相关性扰码,共10组)

图3 手动规划小区扰码示意图

表3 依据TD-SCDMA扰码相关性表挑选合适的扰码(同组的为强相关性扰码,共10组)

扰码规划步骤:

(1)将所有的邻区作为同频小区规划。

将小区一层邻区的扰码在相关性表中标注(浅色部分),参考表3中扰码相关性表。

然后将2层邻区的扰码在相关性表中标注(黑色部分)。

从表3看出,所有码组均有被占用,则需降低要求选择次优的扰码,(若有一组未被分配,则可选此组,再结合下行码组表选择扰码)。

(2)由于将所有的小区视为同频规划时无合适的扰码,现在再根据实际配置的同频小区进行扰码筛选。

参考图3中浅色正方形标注为同频小区,然后在扰码相关性表中进行标注(深色),参见表3中同频小区扰码表。

综合以上考虑,选择不属于一层邻区扰码所在的扰码组(即将一层邻区全视为同频,如表3中标记浅色的扰码组),且不属于同频扰码组(实际配置,如表3中标记深色的扰码组),可以发现扰码相关性表中的第6组中的扰码没有被使用,可用的扰码有55、60、71、83、87、112、115。

表4 下行同步码组表的扰码检查细表(从第12组开始)

最后,小区的扰码还需符合与邻区的扰码不属于同个下行同步码组、与邻区的邻区不同下行码组,参考表4下行扰码组的核查,可选的第6码组中,扰码:55、60、71、83、87在服务小区的一层、二层邻区中都有属于同一下行同步码组的扰码存在,而相关性第6码组还剩下112、115,如表4中黑色所示,在图3中检查,邻区中没有同下行同步码组的扰码。

(3)最终选择112、115(二者选一)为该小区扰码。

5 总结

TD-SCDMA网络虽然是CDMA系统,但由于扰码采用Gold序列,为16个码字的短扰码,码之间的相关性直接关系用户的使用效果,而且做扰码规划不仅要关注扰码的自相关性,还要关注扰码的互相关性,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下行同步码组表、扰码相关性码组表。扰码规划合理可以避免TD-SCDMA网络内部的干扰以及切换失败等一系列的问题,提高网络性能指标,保证用户的使用感受。

[1] 胡冰, 贾向东, 傅海阳. TD-SCDMA标准扩频扰码的原理和实现.数字通信. 2009,(5)

[2] 刘洋. TD_SCDMA扰码性能分析及同频干扰的解决方法. 电信科学. 2007,(12)

[3] 罗建迪, 朱东照, 姚棋. TD-SCDMA系统中的扰码规划. 电信工程与技术标准化. 2008,(10)

猜你喜欢

邻区频点载波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基于变邻域粒子群的短波频率选择算法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测量报告数据优化CSFB频点配置的方法
SOCP宽带波束形成器非样本频点上恒定束宽问题研究
低压载波通讯测试仪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
载带压缩11频点创新方案
一种双频载波相位周跳探测与修复的方法
从中国西南及邻区看亚洲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