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世”到“入世”
2010-06-09章杰衷
文 章杰衷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弥补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不便与缺憾,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网络上,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生活原本的意义。
扫墓还是要按传统流程进行,一束菊花可以寄托太多感情。
不靠谱的“网上扫墓”
每年清明节是人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日子,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今年的清明节有了些变化。《北京科技报》报道,清明节“网上扫墓”成为今年许多市民扫墓方式的首选,主要表现形式为留言抒感和网上虚拟祭扫。对于分秒寸金的都市人而言,“网上扫墓”确实能为他们节约不少宝贵的时间,又能够使他们免受舟车劳顿之苦。然而笔者认为,这种摸不着边的祭扫方式让清明节变了味,鼠标点击代替了鞠躬、献花等祭扫过程,“和玩开心网游戏一样”缺乏真实感,虚拟世界的虚拟接触让感情也变得飘渺虚拟了起来。
不可否认,现在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网上聊天、网上购物到后来的网上银行、网上订票,再到新兴起的网上扫墓、网上拜年,直至网上相亲、网上结婚……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就算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个“网上生子”之类的也不足为奇了。不过话说回来,网络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两面性,它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争论,所以以上说的这些着实也有着靠谱和不靠谱之分。
网上购物交易平台和网络银行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是靠谱的虚拟化电子商务;网上聊天在很早之前虽然被当作网络一大毒瘤,但眼下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网上扫墓、网上结婚等现象看起来似乎就不那么靠谱了。
以网上扫墓为例子。对于善于立规矩的中国人来说,扫墓有一套成熟且复杂的流程,这往高了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不清明节怎么就成了法定假日呢?可一旦挪到了网上,这套流程就轻松简单很多,点击鼠标即可完成。若是今后网上扫墓更富“人性化”,说不定只需点击一个按钮,系统就自动运行全套扫墓程序呢,如此一来,人们就更懒了,直接建个批处理程序,每年到4月5日指定网站就能自动运行扫墓程序,如果这事都交给电脑完成而人们不去亲自参与,那文化两个字从何提及呢?
也许有人会说“扫墓不过是种形式,只要心意到了就可以了”。的确,扫墓由复杂的仪式变成了今天的简单形式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要是把这剩下的形式再扔掉,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何况我们还有太多这种“形式”,如“拜年”以及清明节同期的民俗习惯“踏青”,一旦这些形式全没了,我们的民俗文化将何去何从?
扫墓也好、踏青也罢,说到底是人们对于环境的一种感受,去扫墓的人未必个个都能写出一大篇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感情的流露是虚拟网络绝对无法做到的,很难想象看着电脑屏幕里的解说,听着哀乐就可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更何况祭扫先烈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这绝对是远程网络的简单操作无法替代的。
“网”不是万能的
曾经红及一时的网上拜年也在春节逐渐定性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并加以宏扬后逐渐退出了宣传一线。按理说互联网虚拟活动无非只是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满足需要时候的权宜之计,最低限度地表达一下心意,本身并不值得过度提倡,因为感情是不能完全靠虚拟途径来表达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那些不太靠谱的网络虚拟活动依然在不断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尽管有些网络虚拟行为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严重,但人们在主观意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佛教中有“出世”一说,是指人们的思想超脱凡尘、隔绝人间烦恼。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其实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早在1999年互联网上曾经举办过一次“网络生存体验”,参加者必须在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仅靠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度过72小时的时间,任何生活需求都必须通过网络来满足。现在看来,当年的那场“网络生存体验”虽然存在着作秀的因素,但当时确实是给中国IT界打了一针强心剂。
没有网络的生活能够让人们切实感受生活的乐趣。
随着网络生活的不断变革,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似乎大家可以完全把自己的生活托付给互联网,于是他们就能够脱离现实中的各种束缚而超然活跃于虚拟世界,于是这种“出世”一度成为网络发展的努力方向。在笔者看来,把这当作商业宣传还说得过去,但若真作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却行不通。
因为一个人就算是长时间与网络相伴,哪怕一年365天都泡在网上,其现实生活乃至生存的问题都依然是客观存在、不可忽视的。不管如何通过虚拟化手段进行购物,吃的、用的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得靠人送货上门,毕竟我们不能依靠虚拟食品画饼充饥。此外,从精神层面来说,人们情感的真切体验无法从网络上真正获得,“网络生存体验”在显示出人们可以依靠网络生活的同时,其实也宣告了网络不能代替生活的理念。
合理使用 拥抱生活
如果要深谙佛法,那就得“出得世还得入得世”,这“入世”其实指的就是人们日常的生活,佛教不否认人们还是要过日子的,只出不入难免让人饿毙街头,这个观点对于互联网同样适用。“全方位网络生活”和“宅文化”有着异曲同工的本质,对此,中国的很多百姓都感觉新鲜,致使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趋之若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民族,他们对于那些整天泡在网络上不问世事的人的形容为“nolife”,直译为中文就是“没有生活”,这很直观地体现出了他们对于网络和生活的看法。“no-life”不应该成为我们对互联网发展的追求,我们要“出”得互联网。
于是我们就会思考网络定位的问题,网络到底有怎样的定位?是工具、是附属品,还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对于网络带来的生活变革有所思考,这种思考体现在了一些科幻作品上,最有名的就是《黑客帝国》。就目前来看,人们并没有必要对互联网的发展过于担心,只需明白一点,那就是互联网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可见,作为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命体,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是无法用虚拟网络替代的。我们不能住在自己一手营造起来的虚拟房间里,虽然它也可能价值不菲,但我们真正所依赖的还是自己温馨的小窝。时刻要记住,网络所能代替的东西——至少在现阶段——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我们现在只能把网络作为工具来使用,作为我们生活的辅助品。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里笔者想即兴修改一下,叫做“网络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弥补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不便与缺憾,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网络上,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生活原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