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支撑
2010-06-08朱学君黄巧波
朱学君 黄巧波
农村档案事业作为农村文化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规的需要,是建设稳定、和谐农村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总之一句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农村档案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农业的必然途径。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离不开科学技术,人们在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第一手科研资料,经系统整理保存后,就是宝贵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料。这些宝贵的档案资料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后人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从而对农业科技知识起到一个传播与应用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涌现出了航天育种、转基因育种、超级水稻研究、超级玉米研究等高新农业技术。这些先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不但提高了单位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有助于我国形成“少种、多收、高效、环境好”的新格局。同时,不管是超级水稻研究还是超级玉米研究,其选种尤其是培育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必然会形成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农业科技档案,而这些农业科技研究档案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
二、农村档案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档案是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护身符”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的利益问题,而农民的利益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第二是要维护农民现有的利益。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维护农民的既得利益显得特别重要。2005年8月,中山市东升镇同乐社区祐生村在讨论分配住宅用地时,部分村民对本村两名外嫁女及其子女是否享有住宅用地分配资格表示怀疑,不同意给予分配住宅用地。后经查找社区居委会档案室保存的有关土地管理档案案卷,证实这2两名外嫁女及其子女享受有土地延包30年的固定份额,具有与其他村民享受同等的住宅用地分配待遇,从而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二)农村档案是解决农村难点、热点问题的重要凭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出来。现在农村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征地问题,一个是村的集体财务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广大农民最关心,也是相当一段时期内农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据中山市信访部门统计,2003年至2004年,市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251宗(据《中山年鉴》2004、2005),其中2003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263宗,占信访总数的7.1%;2004年涉及农村征地问题339宗,占信访总数的9.6%。
其实,在处理农村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时,如果有齐全的农村档案资料,即使是一些棘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中山市东升镇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计划开通镇裕隆路,但遭到部分村民反对,说当年征地情况自己没有签名,不承认土地被征用的事实,尽管当时有关工作人员拿出当年《关于同意征用聚龙、四龙组土地的协议书》复印件给上访者看,但来访者看后却说复印件上的签名是假的、伪造的,不是自己本人的亲笔签名。后来,有关人员到村委会档案室查找到1997年和1999年先后征用了该镇东升村聚龙、四龙两个组的生产用地150多亩的征地协议书的正本,面对当年真实的征地凭证资料以及自己的亲笔签名,再加上镇、村干部的教育和劝告,最终消除了部分村民的误会,避免了一次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农村档案是加强农村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农村档案的主要内容
这里所说的农村档案是指乡(镇)行政区划内各单位,包括乡(镇)机关、上级派驻单位、村民委员会(管理区)、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工作活动、生产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对乡(镇)和国家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账簿、凭证、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就一个村委会来讲,需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文书(含通知、决议、政策法规文件、治安、民兵、计生、人口管理、村民管理等类)、会计(含财务报告、账簿、凭证)、基建(含报建手续、预决算表、验收证明、竣工图纸等)、设备、婚姻状况证明、经营管理(含各经济合同)、土地管理(含土地征用、转让、承包、买卖、交换、房屋租赁等)、地籍管理、山林证、科技信息、农土特产品、声像、实物、谱牒以及在发展经济建设和村务决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这些农村档案材料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农村的变化过程和历史面貌,是党和国家农业制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9亿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凭证,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源。
(二)农村档案是加强农村政权建设的基本保证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的农村、人口众多的农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就谈不上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而要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就离不开农村档案工作,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是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基本保证。据有关媒体报道,1998年6月27日,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助理托马斯·克顿尔和卡特中心助理教授刘亚伟(美籍华人)在考察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和村委会工作时,他们一不听汇报,二不看准备好的材料,而是直接进村看档案。当看到村民选举档案、会计档案以及其它村务档案材料后,才点头称是,并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与百姓沟通、疏导和寻求稳定的好办法”。
早在2006年,中山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市档案管理部门要“指导村委会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档案资料的归档与管理,指导村委会换届选举文件资料、村委会集体财务审计及干部评议、奖罚工作形成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村一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量化考评记分中,档案管理就占了8分,在镇一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量化考评记分中,档案资料管理占10分。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政治民主的深入发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将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而农村档案工作在加强农村政权建设中,必将显示它越来越重要的保证作用。
四、加强农村档案事业发展的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乡镇档案管理机制
《档案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广东档案条例》第九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置的综合档案室,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所属单位和辖区内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可以设置综合档案馆。……”这些法律法规都充分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地位。中山市从1997年就开展农业与农村档案工作,目前全市279个村(居)委会达到规范管理的要求,村级建档合格率100%,其中获得省特级的村(居)委会档案室18个、省一级23个、省二级8个。可以说,中山市的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镇(区)的档案管理机制,加大档案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积极推动建立乡镇档案馆
这里所讲的乡镇档案馆,是有别于县、市级以上国家档案馆的另一类型档案馆,实际上是扩大了职能的乡镇综合档案室。中山是一个不带县的地级市,市下面直接管理镇和区办事处,全市18个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5个区办事处(简称24个镇区)。这些镇区经济实力较强,80%多的镇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由于镇(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的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查找利用档案资料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档案的重要性,在客观上为建立镇(区)档案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从2008年7月至今,中山市人民政府先后批准设立了黄圃、阜沙、三乡、坦洲、小榄、东凤等6个镇档案馆,并加挂市档案馆分馆的牌子,建立乡镇级档案馆数量之多目前处于广东全省第一位。设立镇区档案馆不但可以为农村基层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为广大村(居)民提供最便利的档案查考利用服务,对及时解决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创建文明社区等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