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航运金融服务
2010-06-07陈辉煌,真虹
借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航运金融服务
With construction fo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mprove shipping finance service quality
陈辉煌
博士,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金融研究所。
真 虹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全球范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航运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给我国航运业逆势而上提供了适时的契机。
一、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总体目标
从2008年年末到现在,我国外贸急剧下降,至2009年6月份进出口总量负增长17.2%,出口负增长21.4%,进口下降13.2%。国际航运与外贸紧密相关,我国航运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给我国航运业突破危机、逆势而上提供了适时的契机。而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中,航运金融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活动。航运金融的出现可以解决航运企业资金不足和风险等问题,从而促进航运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意见)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和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增强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根据国务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意见,到2020年要基本做到三点:
第一,一个港口,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国际枢纽港,真正抓住这两个五年计划,真正搞一个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上海国际枢纽港,这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不可缺的。
第二,一个体系,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快捷高效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这个非常重要。保住枢纽港关键看集疏运体系,而且是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第三,一个环境,基本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打造高效、法制的口岸环境和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关键就是要搞好航运服务让业主满意。综观世界著名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已经从发达的航运产业、现代化的运输设施、网络化的运输配置体系延伸到以航运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贸易、信息、法律等功能以及综合资源配置功能为基础标志的港口城市。航运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航运金融建设是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一个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必然要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做支撑,全球公认的一些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如纽约、香港、东京、伦敦、新加坡等五大国际航运中心都是著名的国际航运金融中心。
亚洲的经济中心在中国,而中国的经济中心则在上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必将突破金融危机对我国航运业的不利影响,提升航运金融服务水平。
二、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同时也加快了航运要素的集聚。航运要素的集聚必将带动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航运金融服务发展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相比,上海航运金融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在航运产业链中上海航运服务发展滞后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一般是以低端产业起步,到了成熟期则集中于高增值的高端产业,但仍然通过转型适当地保留中低端产业,以满足各方面不同的需求。比较上海、新加坡和伦敦三地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可以发现:上海的航运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而新加坡各种功能齐备,中端较强,伦敦在航运服务高端领域处于世界领导中心的地位,尤其是航运金融和海事专业服务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三地航运产业链的发展状态
可见,上海的航运服务功能与国际上领先的其他航运中心相比,差距明显,尤其是航运金融、航运经纪、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信息咨询服务等高端现代航运服务业还欠发达,国际化程度较低。
(二)上海高附加值海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航运金融领域规模非常小
航运服务包括低附加值的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后者主要指航运金融服务,包括航运融资、海上保险以及两者的咨询业务等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航运服务产业链附加值微笑曲线
目前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份额多由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所掌控。据有关资料显示,伦敦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油船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在航运保险领域,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控制了全球海上保险市场60%的份额,而伦敦占据23%的航运保险市场份额。上海在相关领域涉足甚少,各类相关业务全球市场份额基本不足1%。因此,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面临着高附加值海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海事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气候和环境尚未形成,现有的部分航运服务门类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不规范,高层次航运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面阶段,建立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形成航运金融集聚区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上海应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尽快使航运服务功能从较低层次向高端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三、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的空间巨大
据统计,当前世界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航运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但上海占各类相关业务全球市场份额基本不足1%。因此,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的空间巨大。
以海上保险为例,近年来大型中资航运企业的船舶保险呈逐步外移之势,境内70%以上船公司的保赔保险都在境外投保。2008年全国航运保险费收入仅为39亿元,占全国财产保险收入的2%,其中上海船舶保险业收入仅为6亿,占当地保险收入的5%,货运险的保费规模约为11.7亿元。货运险方面,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人保。中国的许多船东包括四大航运央企均有大量吨位的船舶直接加入国际保赔协会,但上海至今没有自己的保赔协会。这些充分说明航运金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上海航运业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业支撑
上海港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上海拥有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并有广阔的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经济腹地,集装箱物流量充沛,集疏渠道畅通,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近几年都名列世界前茅。上海的航运产业优势明显,在海洋运输、船舶制造、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等产值较高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08年年底,上海共有金融机构899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95家。雄厚的海洋产业以及为数众多的金融机构为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三)航运要素高度集聚奠定金融服务业发展基础
目前上海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1400家,占全国的37.33%。2008年上海船舶企业524家。全球最大的前20家班轮公司都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劳氏船级社也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上海已经成为各类航运服务企业的集聚地。上海航运要素的高度集聚,就需要如航运融资、海事保险、航运经纪及咨询等航运高端服务业的支撑;同时,航运企业更新和扩大船队所需的资金量也越来越大,这为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email@shipping-world.net
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