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06-07黄武俊陈漓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配套改革天津港滨海新区

黄武俊,陈漓高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一、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

根据2006年5月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滨海新区主要功能定位概括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新城区”,即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这里根据功能区的带动作用重要性主要介绍“一个基地、两个中心”。

(一)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拼搏,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基础良好的现代制造产业。按照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发展思路,滨海新区将从巩固现有支柱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生产要素集中和资源高效利用几方面着手,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技术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具体来说,近年来新区正在着力推进东疆保税港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构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和海洋化工、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现代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基地。

滨海新区还依靠其强大的发展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转化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研发项目有:与中科院等七个部门共同建设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生物医药研究院、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工业生物研发转化中心等12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以及20个省部级的工程中心,10个传统行业改造研发中心,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二)北方最大的航运中心

滨海新区之所以定位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首要原因就是滨海新区具有天津港的天然优势。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滨海新区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

在环渤海周围,大连港和青岛港也具有与天津港相类似的区位优势,并相继提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形成与天津港三足鼎力态势。但相比较而言,天津港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出海口中心位置,是我国北方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且在“十一五”规划和港口腹地上较大连港和青岛港更有发展优势(如表1所示)。据悉,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地区,2008年北京奥运会60%左右的物资通过天津港入境。天津港对内陆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天津港已同郑州、石家庄等地签订了建设“无水港”的协议,到2010年,天津港还将与新疆、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腹地通力合作兴建10多个“无水港”,实现无障碍通关。届时,天津港服务和辐射范围更大,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腹地辐射范围总面积增至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

表1 中国北方三大港口比较

(三)国际物流中心

2006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这是目前中国规划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保税港区(如表2所示)。2009年东疆保税港区将建成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区域,2010年完成二期3.6平方公里物流区开发建设,2012年10平方公里保税港区全面建成。届时总规划面积为31.9平方公里的人工港岛将全部成陆,形成国内最大依靠吹填建设的独立港区。东疆保税港区有望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区,其运行必将提升天津港的贸易功能,为滨海新区以及整个京津冀经济圈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天津市最大的、规划面积达7 000亩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基地——滨海新区综合物流园区已启动建设,加上天津港散货、集装箱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区,泰达普洛斯国际保税物流园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正在为打造建设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而努力。

表2 中国保税港区一览表

二、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示范效应

(一)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含义

200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对外公布,使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第二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一个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进行全面配套改革的新阶段。

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根源于中国经济发展内在要求、适应中国新经济发展特点的制度创新,既不同于以往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也不同于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往的改革试点区多是依赖政策优惠牵引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其成功大都是依赖资源和要素短期内向其高度集聚的结果,是一种相对剥夺其他区域发展机会的成长模式。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能再依赖于长期的特殊优惠政策,其运行的内在逻辑是在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制定权下,通过摸索自主创新的动力寻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滨海新区自身的发展不是最终目的,它不仅要能够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要总结出改革的成功经验,做出“示范效应”,为其他地区经济腾飞提供样板。

(二)滨海新区示范效应最先推广到京津冀经济圈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过程必须是谨慎渐近式的,成功的改革是不断试验、不断纠错的过程,遵循的是先从局部试验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的中国式改革哲学。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从先行先试中总结经验,探索出全国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示范样板,通过直接辐射和行政推广传导到京津冀经济圈和全国其他地区。具体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示范效应”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滨海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示范效应”传导机制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期来看,虽然获得先行先试的政策制定权和试点机会,形成资金洼地和商品、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的集散中心,对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来说机会相对不均等、形成竞争性不利影响。但长期看,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最终也将成为受益者。首先,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具有临近滨海新区的空间优势,滨海新区试点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和牵引作用,将最先推广或溢出到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其次,在京津冀经济圈建立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引擎,形成与浦东新区、深圳在长三角、珠三角中的鼎力态势,弥补了北方经济增长引擎空缺的劣势,对推动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均具有积极作用;最后,具体到微观层面上,滨海新区十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一些新业务、新产品增长点可能在滨海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北京可利用其金融机构总部和科技、人才、信息优势进一步成为新的制高点,同时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可推行相关形式配套试点,最终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创新模式,推动京津冀经济圈产业、金融、政策一体化建设。

三、滨海新区功能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带动作用

(一)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循环中的功能分工

滨海新区的定位是在充分考虑京津冀经济圈内各地区特点和滨海新区自身条件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从京津冀经济圈内各地区工业循环的功能分工来看,北京承担京津冀经济圈政治、文化、国际国内交往和高层次产业的职能分工,在高薪技术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天津滨海新区主要承担京津冀经济圈制造、物流航运和外向型经济的职能分工,因此定位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航运和物流中心比较适合;而冀、晋、陕、蒙等省承担着京津冀经济圈自然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供给、加工和生态等职能,因此采掘业、轻重加工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是其发展优势(如图2)。

图2 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循环的功能分工

可见,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在充分考虑其沿海、临港、靠近京津、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等优势基础上做出的。从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技术协作、要素和产品流动情况看,滨海新区定位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为北京和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提供工业最终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定位为航运和物流中心建设会拉动北京和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也将意味着其先进制造业、航运物流产业和外向型相关产业的加快,进而通过垂直和水平分工与京津冀等其他地区形成有效分工的协作和竞争关系。

(二)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经济地位及其带动作用

表3比较计算了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在相应经济圈中所占GDP比重、对GDP增长贡献率和贡献效率。由表中计算结果可知:

表3 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在相应经济圈中经济地位比较

1.从所占GDP比重数据看,滨海新区占京津冀经济圈GDP比重已经超过浦东新区占长三角GDP比重,但它们都远落后于深圳特区占珠三角GDP比重。另外,滨海新区占京津冀经济圈GDP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在长三角、珠三角中的GDP比重自2004年后就不再上升了,其中浦东新区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

2.从对GDP增长贡献率数据看,滨海新区对京津冀经济圈GDP增长贡献率当前值和年均值均已超过浦东新区对长三角GDP增长贡献率,但由于深圳特区经济总量较大的原因,其对珠三角GDP增长贡献率要大于前两者对相应经济圈的GDP增长贡献率。

3.从GDP增长贡献效率数据均值看,滨海新区对京津冀经济圈GDP年均增长贡献效率已经超过浦东新区对长三角和深圳特区对珠三角GDP年均增长贡献效率。这意味着,如果滨海新区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比重与浦东新区在长三角的比重、深圳在珠三角中的比重同样大,滨海新区对京津冀经济圈GDP增长贡献率平均值要超过浦东新区对长三角GDP增长贡献率和深圳对珠三角GDP增长贡献率。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滨海新区自其诞生起,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经济活力,与浦东、深圳在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活力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略胜一筹。滨海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迈进。

(三)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带动作用

滨海新区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发挥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必须力争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形成若干优势产业或优势产品的产业集群,为滨海新区自身的产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通过企业产业链方式与京津冀经济圈其他地区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1.滨海新区应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核心大型企业或大企业集团,推进其整体改制或主营业务上市,这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区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而且可以吸附一大批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促使产业带动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将土地、资本、人力等优势资源投入到高成长性产业上,加强京津冀地区科技合作,在滨海新区打造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起到牵引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作用。

2.滨海新区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传统经济体制改革、国内产业升级急需调整的关口,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像以往我国南方地区依靠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意味着其发展模式已不能是处于产业链低端、依靠传统制造业以及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滨海新区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时转移、扩散部分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效益,为京津冀经济圈和全国类似产业做出示范效应。

此外,需要提出的是,滨海新区是在承接天津市区工业战略东移政策下诞生的,相对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等地来说,滨海新区明显的产业特征是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因此,一方面,滨海新区要构建良好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和创业投资基金服务平台,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滨海新区要加强京津冀地区科技合作,实现与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关村园区互动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传统产业效益,为京津冀经济圈类似产业做出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1]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J].开放导报,2006,(2).

[2]潘文卿,等.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2006:历史、现状与趋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魏忠,李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2006,(4).

[4]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J].河北学刊,2005,(7).

[5]张换兆,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J].财经研究,2007,(1).

[6]周立群,等.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配套改革天津港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广东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研究(一)
贵阳市实施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情况研究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
发改委印发做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