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脂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2010-06-07朱爱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7期
关键词:脂类脂蛋白血症

朱爱民

人体脂类代谢以肝脏为中心,以外源性脂类代谢和内源性脂类代谢形式进行、维持人体的脂类正常代谢[1]。脂蛋白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和AS,WHO(1990)以临床表型为基础将高脂蛋白血症分六型,这种分型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对策。血脂测定是检出血脂异常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血脂测定结果准确是血脂异常防治工作的基本需要,为了探讨保存时间与温度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我们对不同保存时间、不同温度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娄底市中心医院确诊120例高血脂症患者男69例,平均年龄(56.5±9.8)岁,女51例,平均年龄(54.1±10.6)岁,病程1~22年,平均(10.8±0.6)年。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对象均禁食12h,于次日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待用。

1.2.2 标本测定

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采用酶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日本积水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TC、TG在室温2h,4℃4h与即刻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HDL-C无论是室温还是4℃之间时间段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LDL-C室温2h的检测结果相对稳定。4℃放置2、4h,结果无差别,除LDL-C外,血脂其余三项指标-20℃低温保存7d后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值之间存在差别(P<0.01),见表1。

3 讨 论

血浆脂类包括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TG、糖酯、游离脂肪酸等,血浆中最多的脂质有胆固醇、磷脂、TG,其中胆固醇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称为总胆固醇。血脂水平可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生活方式、性别与遗传,其中标本的收集和处理这一环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为减少分析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标本采集后如用EDTA作抗凝剂,分存以防组分改变等。临床检验或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发现,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所采集的标本是否能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食物脂类、肝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储存的脂肪动员都必须先经血液再到其他组织,因此,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可由血脂水平来反映。由于血脂的不断降解和重新合成在正常地进行,并保持动态平衡,血脂含量的变动也就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血脂测定可及时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目前也是临床常规分析的重要指标。

血浆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测定项目,其临床意义主要就是:早期发现与诊断高脂蛋白血症,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症,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疾患如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的危险度,监测评价饮食与药物治疗效果等。由于高脂蛋白血症,特别是高LDL血症在AS形成中起有重要作用,为此,对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和预防AS的发生和发展,其重点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的水平。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热量摄入,减少总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纤维素性食物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减少肥胖,缩小肥胖者腰围,以达到降低总胆固醇、LDL-C的水平。

标本采集后存放温度和时间等这些人为因素,常常会被忽视。临床医师的正确的判断和诊疗策略受标本的保存与测定时间的影响,实验室检测人员应根据检测指标对保存时间和温度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标本保存条件,血清标本应及时测定尽量避免检测中系统误差的产生,如24h内不能完成测定可置4℃保存避免反复冻溶。

HDL-C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标本采集后无论在室温还是4℃放置,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分析前影响因素很多,如高糖、素食及吸烟HDL-C通常是减低的,肥胖者TG升高往往伴HDL-C也减低。长期足量运动和体力劳动使HDL-C升高。

TC、TG和LDL-C在4℃保存4h之内的检查结果变化不明显。因此,标本采集后4h之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则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对于一般的研究现场,尚可满足4℃保存,并在短时间内将标本送往实验室检测,但也有部分基层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在一周检测一次或两次,不能在短时间内检测样品,从而使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偏性。

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因生活条件而异,其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饮食等,高胆固醇血症常有家族史,多与遗传有关。有研究表明[2],采集后标本储存于4~8℃真空管内,TC值尚无明显改变。测定脂蛋白中的胆固醇须注意到:①保存标本中脂蛋白颗粒的结构可能改变或裂解而影响选择性改变;②脂蛋白之间可有部分脂质交换。笔者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段对血脂的检测,TG、TC、LDL-C -20℃保存7d后,与即刻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据此提示,要得到血脂指标的可靠准确的检测结果,标本不适宜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否则将可能对部分结果产生影响。

表1 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血脂测定结果(单位:mmol/L)比较

[1] 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

[2] 高德路,满咏,谢声扬,等.血清标本中脂质与脂蛋白在4~8℃储存中稳定性[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3):140-142.

猜你喜欢

脂类脂蛋白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低密度脂蛋白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准妈妈不能断绝油脂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