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实践“变形记”

2010-06-06沈峥嵘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22期
关键词:校级变形记统计局

今年暑假期间,南京某省属高校的学生张月和8名同学一道,前往浙江温州调研当地的低碳经济。学校为他们提供3500元的费用。张月和同学们商量好:交通、食宿费用自己垫一点,用于发表社会实践论文的1500元版面费用由专人保管,一分钱也不能挪用。

在温州,张月和同学们用一周的时间走访了当地的环保局、统计局及多家企业。张月坦言,说是调研,实则参观,论文很难说有什么新观点。“当地统计局的数据帮了大忙,让我们的论文看上去像那么回事。”

南京一所部属高校的学生杨昊告诉记者,去年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她将实践报告整理成两篇论文发表在杂志上,获得了校级、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奖和大学生 “挑战杯”奖。“只要获得校级以上的奖项,就可以在评选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时加分。”现在,杨昊正在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另外几篇论文尽快发表。“都是平时的课程论文和实践报告改编而来,文章水平当然好不到哪儿去。”最后,上海一家核心期刊答应刊登她的一篇论文,版面费1200元。 “相比保研成功,这1200元算不了什么。”杨昊决定全额自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孔垂谦教授认为,能作为论文发表的实践报告,绝不是在一个陌生地方参观几天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找准有针对性的选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扎实的调查,收集翔实可靠的数据材料,最后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记者调查发现,发表论文已成为很多学校考评学生社会实践、确定保研资格的重要指标,这让学生宁可自掏腰包,也要发表 “含金量”不高的论文。 (文/沈峥嵘 据《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校级变形记统计局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变形记
“去”字变形记
小猪变形记
让教师爱上校级公开课
各地GDP增速大排行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