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在重创中复苏

2010-06-05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

电加工与模具 2010年1期
关键词:电加工骨干企业销售量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 叶 军

1 我国电加工机床销售受到重创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电加工机床的销售受到了重创。根据对电加工机床行业29家骨干企业的销售情况统计,2009年共销售电加工机床12553台,比2008年的14200台减少1647台,下降幅度为11.6%(图1);全年销售总额为11.93亿元,比2008年的16.60亿元减少4.67亿元,下降幅度为28.1%(图2)。

图1 2008年与2009年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比较

图2 2008年与2009年电加工机床销售额比较

2009年电加工机床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为下降,但销售额的降幅明显大于销售量的降幅。这主要在于高端电加工机床销售量下滑幅度明显大于中低端电加工机床,另外由于市场形势不好,有的企业为了生存,在对产品进行降价销售。

2 电加工机床出口受创尤为突出

2009年,我国电加工机床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突出。根据对行业29家骨干企业的统计,2009年出口电加工机床 1114台,比 2008年的2669台减少1555台,下降幅度为58.3%(图3),出口金额为4075.6万美元,比2008年的9552.2万美元减少5476.6万美元,下降幅度为57.3%(图4)。

图3 2008年与2009年电加工机床出口总量比较

图4 2008年与2009年电加工机床出口总额比较

29家骨干企业2009年销售量共减少1647台,而出口的减少量却达到了1555台,占总减少销售量的94.4%;相应地出口减少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约3.72亿元)占减少的总销售额的79.7%。可见,2009年我国电加工机床受重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口大幅下降所致。由于我国电加工机床的出口主要是由外资或合资企业来实现的,因此也可以说,2009年我国电加工行业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这些企业受到的压力也更大。

3 高端电加工机床下滑特别严重

图5、图6是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骨干企业2008年、2009年各类主要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情况。图7、图8是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骨干企业2008年、2009年各类主要电加工机床销售额情况。

图5 我国电加工骨干企业2008年和2009年各类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情况

图6 我国电加工骨干企业2008年和2009年各类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比较(增长率)

图7 我国电加工骨干企业2008年和2009年各类电加工机床销售额情况

从图5~图8可以看出,与2008年相比,我国骨干电加工企业中低端产品的普通电火花成形机床的销售量不但未下降,反而增长了5.3%;销售额虽然下降,但在各类主要电加工机床中也是最小的。销售量同比上升,销售额同比下降,说明该类产品企业在降价促销。同时,作为中低端产品的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降幅也相对高端的电加工机床要小得多,销售量和销售额仅分别下降了3.8%和14.4%(两者的差别,同样也说明了该类产品在降价促销)。而代表高端电加工产品的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和单向(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降幅都明显高于中低端电加工机床。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降幅最大,销售量与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8.4%和36.2%。

图8 我国电加工骨干企业2008年和2009年各类电加工机床销售额比较(增长率)

为什么高端电加工机床销售量的下滑要比中低端电加工机床严重得多呢?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前面指出的电加工机床出口受到尤为突出的重创引起的,而出口量最大的是在我国的外企或合资企业生产的高端电加工机床。这也说明,世界各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比我国严重得多,复苏也不明显;二是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用户对设备的购置更讲究实用、实效,没有订单,不是生产必需,就暂时不添置机床,如需添置,也主要侧重于是否能满足当前的加工需求,而一般不更多考虑设备的性能裕度,更少考虑购买高档设备来装点门面、提升自身形象,在危机中求稳、求自保。

4 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在危机中复苏

我国电加工机床销售最困难的时期是2008年第4季度到2009年第1季度,整个行业非常萧条,一些企业为了生存而减产、裁员,有的企业甚至停产、关闭,不少企业领导人也忧心忡忡。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后,与全国其他行业一样,电加工机床市场在逐步回暖,销售在逐步复苏。2009年我国电加工机床销售回升最快的是第2季度,进入统计的29家骨干企业电加工机床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 25.4%和58.1%,在第3、4季度中,继续以较大的幅度呈恢复性增长。销售额的增长明显大于销售量的增长,说明高端电加工机床在受到重创之后,恢复性增长的速度也相应大些。

这种恢复性的持续增长,给电加工机床行业带来了希望,也不断增强了企业战胜金融危机、走出困境的信心。

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29家骨干企业2009年1~4季度电加工机床销售量及销售额情况见图9、图10。

图9 2009年1~4季度电加工机床销售量及环比情况

图10 2009年1~4季度电加工机床销售额及环比情况

进入2010年第1季度以后,我国电加工机床的需求迅速升温,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热销局面,各类机床似乎都供不应求,许多企业交不出货,加班加点。这当然主要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探底回升、企稳向好所致,但企业交不出货,不仅与电加工企业对市场形势判断不很准、生产准备不足有关,也与电加工机床的配套厂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减员减产、增产恢复困难有关,生产链出了一些问题,这可能需要一个调整期。

这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形势的确喜人,电加工机床行业应该牢牢抓住这样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但是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全球经济虽然在复苏但仍很脆弱,国内经济虽然企稳向好但仍然不牢固的基本态势,不仅要谨慎乐观、稳中求进,更要认真吸取金融危机给行业、给企业带来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寻求更好的发展。

5 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

从总体上看,整个电加工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创严重,大多数企业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效益下降。为了生存,有的企业不惜大幅降价,抛甩产品;有的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忍痛裁员。但也有的企业,依靠独有的竞争优势,在危机中不仅未受重创,而且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如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虽然在通用电加工机床方面也受到明显的影响,但由于该所长期坚持“差异经营”的战略,在专有技术及专用设备方面具有人无我有的竞争优势,使得该所在金融危机中能从容应对,效益稳定。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同样以晶圆特种加工的独有竞争力,支撑该所顺利渡过了金融危机。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也以其电加工机床在职教领域的特有影响力,抓住国家支持职教发展的机遇,在金融危机中平稳发展,提升业绩。

打造别人没有的或暂时难以模仿的独有竞争优势,可能是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后,许多企业领导得到的一种感悟。同质发展、低水平模仿、压价竞争的路只能是越走越难,越走越累,越走越窄。有消息报道,一个必和必拓,半年的利润就可超过中国最大的68家钢厂全年的利润总和。在电加工行业,一台有特色的高端电加工机床的利润就可以抵上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低端产品的利润。企业手头如果有自己独有的客户需求的产品,有自己的“拿手戏”,就能上演精彩的经营活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加工机床的市场本身就不大,目前就几十个亿(元),如果上百家企业都挤在同一类产品、同一个档次机床上争抢,到最后只能是头破血流、伤痕累累。我们企业应该努力寻找细分市场、开发用户需求的特色产品,拓展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之路。

开发技术复杂、别人暂时难以模仿的高端产品,显然可以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好的赢利空间。在这一层面上虽然竞争对手少了,但对手往往更加强大。现在高端电加工机床的制高点还基本被国际上几家著名的电加工企业控制着,最高端的电加工机床必须进口,高端电加工机床也主要由设在中国的外企或合资企业生产。他们掌握了电加工的最高端技术,可以迅速根据中国市场配置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机床,与品牌结合形成很难抵御的竞争力。而我国仅有的少数几家能生产高端电加工机床的企业,也只是在高端产品的边缘奋争,在技术上也是竭尽全力,犹如逆水行舟,只要稍不留神,就会出局。这次金融危机虽然对高端电加工机床的冲击特别严重,但近期市场一经恢复,外企著名品牌的产品就立即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竞争力,赢得了大份额的高端产品订单。

其实,即使是生产普通的中低端产品,也可以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或者是在产品的特色方面,或者是在产品的性能质量方面,或者是在产品的成本控制(当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有的企业通过开发大厚度、大锥度、大行程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就曾获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又如为何苏州地区生产的线切割机床就可以比泰州地区生产的价格卖得高,这其实是产品性能质量的体现。中低端产品成本控制的难度的确越来越大,有的企业也是不顾产品质量而热衷于打价格战,但通过精心设计、精益管理,是可以在保证性能质量的前提下,打造成本优势的。

不论是通过研发高端产品或开拓细分市场产品来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还是打造普通中低端产品的独有竞争优势,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而与众不同,通过创新而别具一格,通过创新而一枝独秀。

2009年,国家863计划立项实施“精密、高效电加工技术与装备”重大科技项目,数控机床重大专项也批准实施了有关高端电加工机床研发项目,这体现了国家对电加工技术的高度重视,在历史上也是对电加工技术发展的最大支持。电加工行业的一些研究机构、骨干企业和相关高校得到了项目资助,这将极大提升我国电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缩小我国高端电加工机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竞争优势。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将会加大对电加工技术的支持力度,一些电加工企业也可不同程度地得到创新资金的支撑,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电加工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还十分不足,力量薄弱,许多小企业不要说技术创新,就连产品的改进都有难度。因此,我们要通过行业的整合,建立创新联盟,形成公共的技术支撑平台,这对于电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仅无法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就连生存都有问题。

猜你喜欢

电加工骨干企业销售量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浅析
2017年美国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增长了440%
全国人大代表刘正军:培育环保骨干企业力度应加大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量预计为0到18万吨
2013年美国钛产品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
2010年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快速发展业绩优异
第16届国际电加工会议将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