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拍案惊奇》的趋向补语

2010-06-04周文娟

改革与开放 2010年6期
关键词:立足点趋向补语

周文娟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拍案惊奇》中趋向补语的类型和意义,通过描写和分析它的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有助于揭示明末清初时期趋向补语的基本特征。

Abstract:The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type and meaning of 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the illust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help to manifest their bas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关键词:《拍案惊奇》趋向补语类型意义

Key words: Pai An Jing Qidirectional complementtypemeaning

一、引言

《拍案惊奇》(以下简称《拍》)是凌濛初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会传闻自己创作的,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作家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其语言接近口语,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资料。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拍》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结构是由述语及其后面充当补语的趋向动词构成的,补语一般表明某种趋向。有时候还带有宾语或夹有其他助词。文中用下列符号标记句子成分:用“_”标记谓语,用“﹋”标记宾语,用“〈〉”标记补语。本文例句的出处标于句后括号中,前面的数字是页码,后面的数字是卷数。

二、趋向补语的类型

在《拍》中,述语和趋向动词组合时,可以构成如下几种基本结构形式:

(一)补语是由单音节趋向动词充当的。按照宾语的有无及位置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动+单趋补

(1)(大鸟)听见喧闹之声,即时展翅飞〈起〉,百鸟渐渐散去。(52/5)

(2)杜氏却待奔脱,外边小和尚凑趣,已把门拽〈上〉了。(276/26)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趋向补语中的述语动词是表示躯体、物体运动的词时,趋向补语一般表示施事在空间的位移趋向;如果述语动词是可使物体改变位置的词时,趋向补语总是表示受事在空间的位移趋向。

2.动+单趋补+宾

(1)巫娘子吐〈出〉舌尖在手,急关了门。(68/6)

(2)再三不接,拂著袖子,撇〈开〉众人,径自去了。(210/20)

在这种格式中,趋向动词后面的宾语可以是人、物或处所。

3.动+宾+单趋补

(1)今我带了此物〈去〉,也是一件希罕的东西。(10/1)

(2)灿若欢天喜地,回下处〈去〉了。(164/16)

宾语为物时,一般多为受事宾语,后面的趋向动词常为“来”、“去”,其他趋向动词一般不用。

以上三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且用法与今天大体相同。

(二)补语是由双音节趋向动词充当的。按照宾语的位置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动+复趋补

(1)六老便走〈进去〉,开了箱子。(139/13)

(2)这话传〈出去〉,个个奇骇,道是新闻。(56/5)

这种格式前面的主语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2.动+复趋补+宾

(1)忙走〈出来〉邻里间,叫道:“有烦诸位与我出力拿贼则个!”(204/19)

这种格式仅见这一例,后面的宾语为处所宾语。

3.动+宾+复趋补

(1)拜住请笔砚〈出来〉,一挥而就。(95/9)

(2)伸手去头上拔那只金凤钗〈下来〉,与他带去道:“……”(251/23)

在这种格式里,宾语一般为人或事物,且为受事宾语。这种格式应用广泛,可用在兼语句、连动句中。

4.动+补1+宾+补2

(1)不多几日,生〈起〉病〈来〉。(96/9)

(2)忽然隔墙丢〈出〉一件东西〈来〉,掉在地下一响。(123/12)

这种格式在全书中最为普遍,基本上所有复合趋向动词都能用于这种格式。宾语放在补语中间,宾语可以指物、人或处所。宾语指人或物时,可以是施事宾语,也可以是受事宾语。

(三)动趋之间插入助词“将”、“了”

1.动趋之间插入助词“将”

关于动、趋之间的“将”的性质,学术界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认为这一句式源于“动+复趋补”句式,“将”是表完成体的词尾,与“了”相当;有人认为“将”是动词后缀;有人认为“将”是表示动作实现状态的动态助词;还有人认为“将”是助词,它的功能是用于动词和趋向补语之间,作表示动态或动向的补语的标志,其格式是“动+将+趋向补语”。对于《拍》中动、趋之间的“将”字,我们认为与最后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在《拍》中,用在动、趋之间的“将”字共出现269次,主要有下面一些形式。

A 动+将+趋

我昨夜元说道是吾妻,今说将〈来〉,便是我昔年求聘的了。(93/9)

这种格式在本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共242次。从形式上看,前面的动词基本上都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极其有限。

B 动+将+宾+趋

写下请帖,连夜唤将胡阿虎〈来〉。(116/11)

在明代,这一形式已经明显减少。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一些句子中的宾语用‘将、‘ 把提前了;二是‘动·将·补式更多地出现于连贯复句中,则本身趋于简单。”这种格式在《拍》中一共是25例,后面的趋向补语限于“来”、“去”。其中“来”是24例,“去”仅见一例。宾语都是受事宾语,为人或物,没有处所宾语。

C 动+将+趋1+宾+趋2

(1)说罢就裸起双袖,一抱抱将〈上〉床〈来〉,与他做了一头。(93/9)

这种格式仅见这一例,宾语为处所宾语。

考察《拍》中的“动将趋”,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构成四字格式,少数是三字格式的。四字格式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XX将X”,如“捆缚将来、合抱将来、回抱将来、揪采将来”等;一种是“X将XX”,如“做将出来、开将进去、打将进去、步将进来、杀将入去”等。其中后一种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将”的作用只是用来构成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四字格,符合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趋势。

2.动趋之间插入助词“了”

动、趋之间插入“了”,这种情况和今天基本相同,没有什么差别。在《拍》中“动+了+趋”这种格式共出现160次,试举几个例子如下:

(1)如此数处,烟袅袅归来,书生已随了〈来〉。(39/4)

(2)故意把闲话问了一会,带了〈开去〉。(363/34)

根据陈刚(1987)、武振玉(1991)等的研究,“V+了+C”形式,出现在书面开始于宋代,在元代消失了,从明代又复出现,但在明初用得还不太多。到明末,“V+了+C”的数量明显上升,经过与“动将趋”混用,逐渐由弱转强,并最终在普通话中取而代之。在《三言》和《二拍》中,“动了趋”和“动将趋”的比例前者为1:7,后者为5:7。到了十八世纪成书《儒林外史》,书里二者的比例达到了15:1。???到这时候,“了”已经取代了“将”的地位,成为书面官话里的普遍形式。

三、趋向补语的意义

《拍》中趋向补语有三种意义。第一种是趋向义。趋向义是趋向补语的基本意义,也就是方向意义,表示人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移方向。我们这里所说的趋向义并不限于具体的空间位移方向,也包括由此引申或者通过隐喻而产生的各种派生义。第二种是结果义。有相当一部分趋向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即具有结果意义。第三种是动态义(有人也称状态义),它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与空间无关,比如动作的起始、继续等。趋向补语的动态义通常是由结果义虚化而来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下趋向补语的各种意义。

(一)趋向义

1.趋向补语的立足点问题

谈趋向义我们先要来说下立足点问题。趋向义既然是指人或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方向,就存在一个确定方向的点——立足点问题。趋向补语的立足点有三种情况:

A“来、去”

“来、去”着眼于位移的人或物与立足点之间的关系。“来”表示位移的人或物向着立足点移动。“去”表示位移的人或物背离立足点移动。立足点可以是说话人所在的位置,可以是正在叙述的人物所处的位置,也可以是正在叙述中的事物、场所所在的位置。[2]如:

(1)我荐你去几时,好歹觅几贯钱〈来〉,饿你不死了。(242/23)

立足点是“我”。

(2)姚乙起来,不梳头就走〈去〉寻周少溪。(27/2)

立足点是“姚乙”所在的处所,背离立足点移动。

B“上、下、进、出、入、起、过、回、开、归、转、拢”

这些趋向动词表示的是人或物的位移的具体方向,没有确定的立足点。这些趋向动词所表示的趋向意义分别是:“上”、“起”表示由低处移到高处;“下”表示由高处移到低处;“进”、“入”表示由某处所的外面移到里面;“出”表示由某处所的里面移到外面;“开”表示离开原来的位置;“回”、“归”、“转”表示由另一处所移回原处;“过”、“拢”表示移动时经过某处;“到”、“ 至”表示抵达某处所。如:

(1)一头喊叫春花,一头跳〈下〉床便走。(65/6)

(2)引〈进〉几重门户,里头房室甚是幽静清雅。(19/2)

C 复合趋向动词

复合趋向动词是简单趋向动词和“来”、“去”的复合,表示的移动方向与上一部分相同,立足点与“来”、“去”相同,所以它兼有前面两类的意义。既表示人或物位移的具体方向,又表明位移与立足点之间的关系。如:

富翁听得,急整衣巾,忙趋〈到〉房前〈来〉。(191/18)

“到”表示抵达“房前”,“来”表示向着立足点“房前”移动。

2.趋向补語的比喻用法

有些趋向补语,有时不表示人或物在空间的位置移动,而表示领属关系、占有关系等的改变。这种介于趋向义和结果义之间的意义我们称之为趋向意义的比喻用法。如:

发〈下〉旨意,着法司严刑究问。(17/2)

(二)结果义

趋向补语的结果义表示动作行为达到某种结果或目的,如:

(1)若查〈出〉被殴伤命,就该到府县告理。(120/11)

(2)当日赵尼姑别了巫娘子,赶〈上〉了他,问道:“……”(62/6)

(3)只为些些小事,被奸人暗算,弄〈出〉天大一场祸〈来〉。(114/11)

例(1)、例(3)表示通过动作使事物由无到有,由隐蔽到显露;例(2)表示实现了预期目的或希望实现的目的

(三)状态义

趋向补语的状态义是比结果义更为虚化的意义。它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或进入了某种状态,与空间无关。只有“上”、“上来”、“起”、“起来”、“下”、“下来”具有状态义。如:

(1)勾搭〈上〉了,或是片时取乐,或是迷了的,便做个外宅居住。(19/2)

(2)从日中哭〈起〉,直到日没,哭个不住。(158/16)

在现代汉语中,趋向补语的状态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进入新的状态,一类表示已进行的动作或已存在的状态继续。[1]在《拍》中,这两种意义都已经具备了。如上面的例(1)表示进入了新的状态,例(2)表示已进行的动作继续延续下去。这说明在《拍》中,趋向补语的用法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

四、结论

以上我们对趋向补语的类型、意义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发现现代汉语趋向补语的基本形式在《拍》成书时代已经差不多具备了,所用的趋向动词也差不多。在用法上,《拍》中的趋向补语已经很接近现代汉语了,尤其在组合能力方面,可以说很接近今天的用法了。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

1)在《拍》中共有38个趋向动词,现代汉语中一共是28个,???《拍》中的一些趋向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或不常用,如:“入”、“归”、“转”、“拢”、“入来”、“入去”、“拢来”、“拢去”、“转来”等。

2)复合趋向补语结构带宾语的形式有四种:“动+复趋补+宾”、“动+宾+复趋补”、“动+补1+宾+补2” 、“动+宾1+补1+宾2+补2” 。其中,“动+补1+宾+补2” 是主要形式。“动+复趋补+宾”在《拍》中出现得很少,而且后面限接处所宾语,到现代汉语中,有所发展,但一般不接处所宾语,而是接人或物,如:[2]

(1)宋郁彬说到这儿,从里面跑〈出来〉两个孩子……(杨沫)

(2)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老舍)

(3)这时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人。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格式不仅能接受事宾语,如例(2),也能接施事宾语,如例(1)、例(3)。

3)在《拍》中“动将趋”和“动了趋”的比例是7:5。虽然在《拍》中,“V+将+趋”和“V+了+趋”比例是7:5,但“V+了+趋”焕发着勃勃生机,到现代汉语中,“V+了+趋”则完全取代了“V+将+趋”。

4)在意义上,趋向补语的三种意义反映了汉语词语发展的一般规律——词的虚化意义是由词的实在意义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趋向补语用作状态义的用法多起来,如“起来”的状态义就比较丰富,这也说明汉语词汇的意义越来越丰富。

注释:

[1]所用版本是陈迩东、郭隽杰校注的《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2]武振玉:《“动·将·补”句式的历史演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1期

[3]陈刚:《试论“动-了-趋”式和“动-将-趋”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4] 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998年,3页

[5] 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998年,25页

[6]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998年,1页

[7] 这些例子均引自刘月华的《趋向补语通释》

参考文献:

[1]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陈刚:《试论“动-了-趋”式和“动-将-趋”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4]武振玉:《“动·将·补”句式的历史演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立足点趋向补语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浙派人物画的立足点
——重读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守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