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探析

2010-06-04樊新装

改革与开放 2010年6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统一群体

摘要:统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践虽然有很久远的历史,但并没有人明确提出或建立过统分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概念并研究了其历史渊源、理论依据及优势特点。

Abstract: Though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bing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no one has clearly stated or built a mode combing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raised the concept of the mode combing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udied its historical origins, theoretical basis, advantages and features.

关键詞: 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大学生模式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mbination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 mode

作者简介:樊新装,1975年11月生,男,河南省武陟县人。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地址: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978号信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就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统分结合的理念下,把统一教育和分层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构建起来的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手段、队伍、评价机制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型,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基本方法是统分结合。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溯源

此前,虽然并没有人明确提出或构建过统分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统分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却早已有之。比如在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就十分重视进行统分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了进行普遍的道德灌输,封建统治阶级也把儒家的著作奉为“经”书,要求世代读书人诵读、铭记,达到统一灌输儒家思想的目的。同时,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等儒家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培养,进行“因材施教”。[1] 又如,在近代西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系统地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同时他还按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把学生分为“六类”(即渴求知识的、迟钝懒惰的、性格倔强的、柔顺迂缓的、心理暗弱的、倔强邪恶的),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2] 再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也存在着大量进行统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例,其中统一战线理论就是一个。它要求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广大民众知道、明白、认同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还在统一战线中,针对不同的阶级、阶层、势力、党团采取不同的宣传、鼓动、教育、斗争的策略。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主导性和一元性)要求针对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实施统一的教育;而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来的多样丰富性,又要求我们针对他们的特殊性、个性采取特殊的内容和方法施以有区别的教育。这种思想、意识、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多元化越是强烈,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性、主导性、一元化就越发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分结合教育模式所要解决的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主导性与大学生思想、意识、生活的多样性、特殊性之间的矛盾。[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有普遍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中的统一与分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统一教育是分层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标,如果没有统一教育,分层教育就会失去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分层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统一教育目标的具体方式。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如果只讲平面上的统一,实则无法深入思想洼地,难免流于形式。分层教育能把统一的思想道德理念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生活真正有效地贯彻下去,做到表里真正的统一、全面的覆盖。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统分结合教育的物质基础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4]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很多教育资源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比如历史名胜景观,古文化遗址,名人纪念堂等,其数量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还有些是现代的一些教育资源,如近年来建设的教育场馆、场所、活动场所等,也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的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是可以被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并且这种资源如果使用恰当,还会增值,而不是相反。 并且物质类资源也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增多。例如历史中形成的物质教育资源可以被模拟开发出虚拟景观和场馆等,从而使这些物质类资源具有无限性。由于当下我们无法去利用更多未来的或者是潜在的资源,所以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总是相对有限的。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不能为了尽可能少地使用资源而只进行统一教育,更不能不顾我们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放弃统一教育而只强调单独、个别、过分人性化的教育,因为那样既占用大量资源又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我们采用统分结合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

(三)人的群体心理及个体心理规律是统分结合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群体心理就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群体成员头脑中并反映群体社会关系的共同心理与心理倾向。群体心理的显著特征就是认同感、归属感、整体意识和心理连动性。个体心理是作为个体的人其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指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所表现的相对独立的心理。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一方面,没有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 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 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5]

任何一个人都同时具有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当然如今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一方面,他们都隶属于某些群体,认同相应群体的目标和规范,并在群体意识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为实现群体目标的行动。另外群体成员之间的心理状态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心理连锁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个体间客观上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比如年级差异,文化知识基础差异、贫富状况差异、性别差异、实际道德水平差异、成就动机差异等。这些差异使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体心理,使他们产生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需求。

所以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善于营造和利用群体心理,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讲解、宣传教育,培养和利用好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使我们的工作能够产生正面的“心理连锁反应”效果;同时还要懂得利用学生的个体心理,从理论与实践上准确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个体心理活动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优化教育过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们也有必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性和大学生的个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它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保持特定的性质与方向,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6]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例外,仍然有必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指引和保障我们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面向全体大学生,实施全面统一的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统分结合模式中的统一教育能够达到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方向的目标,而分层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个性进行设计的。现代社会是一个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也难免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只有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将两者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统分结合模式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又不忽视教育的个体价值:既强调普遍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需求;既开展集体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辅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实现了刚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刚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积极主动进行的,有明确目标、有详尽计划和步骤的教育过程。 这种教育具有必须接受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测试、考验达到一定的标准。它也是国家政策法规明文规定而不容置疑的,不达到这种学习效果就不能被认定为合格的大学生。

柔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采用谈心、激励、引导、暗示等非硬性的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使其自觉地接受外部规范化的教育管理约束, 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

本模式中的统一教育可以说主要是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统一教育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较容易把刚性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公平、及时地贯彻下去,更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不容质疑性。而分层教育则主要表现为柔性教育。分層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统一教育所贯彻的思想内容能够切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分层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便于实施谈心、激励、引导、暗示等柔性教育方法。所以说,统分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把刚性教育和柔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的价值知识灌输与受教育者价值信念培养相结合

无论是统一教育还是分层教育都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进而探究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问题。 统一教育侧重于教育者把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强调受教育者基本价值观念的培育和教育者的教育职能。 而分层教育则力求克服统一教育中教育者的单向性“灌输”,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颇具人性化和生动性。 这就利于教育者考察受教育者的实际行为,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其思想道德认知向具体行为的转化,使受教育者的“知”和“行”达到统一。受教育者在接受理论学习以后,可能因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对所学理论产生怀疑。这就需要通过解决其实际问题来排除思想信仰方面的障碍,达到使其坚定理论信仰的目的。

统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的基础上, 强化学校、教师的“规范引导”而不是“强制灌输”, 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过程, 培育社会所希望的思想道德,能够把传授思想理论知识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6

[2] 单中惠. 西方教育思想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53-154

[3]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7-84

[4]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0

[5]张云.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74-215

[6]石书臣.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现状述评 [J]. 思想教育研究,2005,(7):10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统一群体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统一数量再比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