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王朝之前的彩排
2010-06-04李志辉
李志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每个大一统王朝前,都有一个统一的但却短命的王朝,例如两汉之前有秦,唐之前有隋,明清之前有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史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几个短命王朝的出现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们是对全国性统一的试探,是从乱到治的一个过渡期、适应期,是后来大一统王朝的彩排。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经济上的适应期。我们知道,经济是基础,它决定着上层建筑,经济对全国性的大统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必然有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及相互交流。正是这种发展与交流,缩小了彼此的差距,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与沟通,这是历史的趋势。但这是在各个政权并存甚至是对立的前提下进行的。换言之,经济的融合不是全局性的,分割的、条块的经济融合必然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融合。当这种未完全相互融合的经济出现于全国统一的局面下,就会有一个从局部融合到完全融合的适应期。应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对新生政权有着相当的威胁。不过,在这个适应期,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为后来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 政治上的适应期。政治上的适应期又可分为制度上的适应、统治手段的适应和割据势力的适应。先说制度上的适应。在大动荡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被严重破坏,全国性的大统一也就不会出现。在动荡后期,各地方政权在制度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制度不断完善;同时,随着某些地方政权实力的加强,统治区域的扩大,重新建立全国性中央集权制度的条件也日趋成熟。当然,同上所述,这种制度的完善与成熟仍然是地方性的,而不是全国性的。要使这种制度在全国实行,必然有一个相适应的过程,需要一个全国性统一的政权去实验,秦、隋、元就是这样的政权。
从统治手段上看,大动荡这一特点,造成政权更替的频繁,而这又造成统治者的残暴。因为在那个时代,“朝为王侯,暮为阶囚”是很普遍的现象。于是大多数统治者并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只求暂时的享受。“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我死后,哪怕它恶浪滔天”是统治者普遍的心理写照。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统治者就采用残暴的方式去鱼肉百姓,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来满足个人的贪欲。这种统治方式在实现全国性统一之后仍然被惯性使用。即使有远大抱负的统治者,在实现大统一后,也失去了追求,转而声色犬马,穷奢极欲。如司马炎在统一三国后,失去了原有的政治抱负,在皇宫养了一万多宫女供其取乐。所以这一时期的暴政是有着深刻历史原因的。这也是这些王朝短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割据势力的存在。在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中后期,由于封建制度自身的缺陷,就会造成中央对地方统治力的削弱。割据势力经过长期的力量积蓄与沉淀,已经尾大不掉,它的触角已伸到社会诸多方面,至此终于明目张胆地挑起了战乱。可见,割据势力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有着相当的根基,那么要消除它,当然也非一日之功了。新建立的统一王朝消灭了各地方政权,但并没有完全消灭割据势力,他们带着复仇的心理伺机而动。如张良,他就是被秦国灭掉的韩国的贵族,他的刺秦就很有代表性。后来张良认识到了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要使割据势力认识到这一点,就需要有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作为实验品。
3. 思想上的适应期。大一统的朝代都十分重视对思想的控制,这是其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这种思想控制麻痹了人们的精神,但不可否认,它对国家的统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和“仁、义、礼、智、信”就被统治者广泛地采用。可到了大动荡时期,割据一方的诸侯称王称霸,“君权神授”的谎言被戳穿,“忠”、“义”思想荡然无存。“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是当时割据势力的普遍思想。这种思想在全国性统一的局面下仍会惯性存在。也就是说与全国性统一局面相对应的思想统一局面并未完全确立,且其确立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一过程就历史地落在了这些短命王朝的肩上。
4. 民族融合的适应期。大动荡时期往往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大动荡打破了原有的民族布局,使民族迁徙频繁地发生,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部分地消除了民族隔阂,为统一王朝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往往是战争推动的,这又造成了民族间的对立。如元朝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要进一步消除民族隔阂,就要使各民族处在同一个政权之下,秦、隋、元就担当了这一角色。可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长期战争、仇杀造成的隔阂极有可能造成王朝的灭亡。
5. 未经过农民起义而建立的王朝缺乏坚实的基础。以上四点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的,本条则是从具体朝代来说的。人民在起义过程中所显现出的巨大冲击力使统治阶级看到了农民的力量。慑于此,新王朝的初期统治者会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把剥削、压迫限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故经过农民起义而建立的王朝大多统治时间较长;而秦、隋、元这些朝代都是在战胜本阶级(内部的或外民族的)政治力量之后建立的,故都未曾深切体会过来自对立阶级——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不会重视农民阶级,不注意缓和阶级矛盾,任意压榨百姓。这样就激起了农民大规模的起义,这些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迅速土崩瓦解,成为了短命的王朝。
总之,当各种统一条件大体具备,统一成为明显的历史趋势时,这些王朝肩负起历史使命,完成了统一;但这种统一仍嫌不足,还有缺陷,仍需微调。这些短命王朝在试探、适应、过渡过程中成为了实验品。它们从正、反两方面为以后更强大的统一王朝的出现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