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GCSE中ICT评价方式对我国信息技术会考改革的启示

2010-06-02孔珍珍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年5期

孔珍珍

摘 要: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趋下降,改革之声此起彼伏,废除之声也偶有耳闻。而信息技术会考在目前的会考环境中则更加岌岌可危。反思与批判我国目前信息技术会考制度的弊端,大胆吸收和借鉴IGCSE中ICT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与独具特色的考核制度,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技术会考制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IGCSE;ICT;信息技术会考

中图分类号:G62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0-0021-03

引言

剑桥国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IGCSE)是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开设的国际高中水平认证的课程。其证书在大部分地区都得到认可。其广泛性是由于剑桥的名声和GCSE的成功(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为GCSE,是英国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中等教育所参加的主要会考)。在IGCSE里,有64个可选科目,其中IGCSE的ICT课程与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同类型、同学龄段、同学历层次的课程。

目前,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会考由于受到高考的冲击,已经基本上处于形同虚设的地位。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在绝大多数省份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考试还未纳入到高考的考试中。在目前会考为高考让路的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会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更加微不足道,改革与废除之声也是此起彼伏。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受到高考的冲击与影响外,信息技术会考自身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我国信息技术会考简介

近几年来我国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方式都是各省组织的会考。无论是笔试还是机试,大都是在2~3小时内要求学生完成测试题。在这些考题中,有选择、填空、简答、程序设计等题型,不论涉及知识、技能、还是情感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同一份卷子中,各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各自为政、分散凌乱。知识点考查也因过度追求覆盖面的广泛,而忽略了知识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基于活动和实践的课程。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学科特殊性和我国目前会考题目存在的问题,在2~3小时的会考中,学生难以全面展示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于信息技术大量的实践知识的考查浮于表面,最终会使这一技术课程失去技术应用的特点,使技术课过于理论化,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评价标准中,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并指出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估报告及学习建议等方式。而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会考只体现了会考的毕业功能,没有体现会考的评价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监控作用。

二、IGCSE的ICT考试制度的特色简介

IGCSE的ICT考试总共有三份卷子(Paper 1、 Paper 2、 Paper 3),除此之外还有一份长达两年的课程作业(Coursework)。其中Paper 1为笔试,其考查目的是“目标B: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知识与理解)”,目的是理论知识的考查;Paper 2与Paper 3为机试,其考查目的为“目标A: Practical Skills(实际操作能力)”,考查学生实践技能。 如表1所示。

目标A “Practical Skill(实际操作能力)”包括: e-mail、 word、excel、 access、 PowerPoint、 website (html) ;目标B“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知识与理解)”包括: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network(网络)、effect on social(ICT对社会的作用)etc。

课程作业(Coursework)的实施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可以长达2年左右。它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为情境,要求学生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经验解决问题,开发并完成一个系统方案设计。课程作业由IGCSE考试中心制定评价标准,共包括调查、设计、计划、创作、评价、对技术学科的态度等六个标准。这六个标准细化为不同的等级,每个标准的最高分为6分。

课程作业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性和生成性,关注知识的学以致用,避免一次性终结考试的不稳定性与不公平性,有利于真实反映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和信息技术探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课程作业内容只规定需含有实际操作部分,但是并未硬性限定具体内容与形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将指导的记录详细附在学生的作业后,供评分使用。课程作业先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按IGCSE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由剑桥考试中心负责复核,其评分标准相当具体、严格。

三、IGCSE的ICT考试制度的成功之处与可借鉴之处

为了说明ICT考试的题目特色,我们以IGCSE考试中心2008年提供的一道题目的得分要点来解释说明。该题假定你为一家名为“Hothouse Design”的公司工作,你被要求做一份“Telephone Analysis:Snapshot analysis of telephone use within the company”。该试卷其实就是一份完整报告的指令纲要。考生要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完成这个任务。试卷要求学生完成从Telephone Analysis报告的封面制作到利用excel分析数据、制作图标、美化表格等一系列的任务。当你完成该题目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了一份完整的工作报告。

由此可以看出:IGCSE的ICT考试试题基本是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依托进行的。通常是以某一应用情境为基点设置主题干,并由此发散开去,层层递进、步步拓展,形成网状的覆盖结构,最终实现对相关知识领域的全面考查。

IGCSE考试试题的设置也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作业提供一份简明的样例,帮助师生进一步解读课程作业所考察的主题和内容,以期在阅读报告后,教师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思路并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免在以后的作业中无所适从或放任自流。

我校是IB国际文凭组织的一名成员,于2007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始正式实施IGCSE课程。2008年5月7日至6月11日,我校有185名学生参加了IGCSE课程的13门学科30场考试。在这里我们以我校一份优秀的送审作业(即课程作业,该作业须送到剑桥考试中心进行复核)为例,来描述课程作业的具体要求。该作业以“flash版路标”为主题,进行调查与设计。整个课程作业包括路标的重要性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析、调查总结、设计说明书、设计方案、创作过程与创作计划、教师评价等多个内容。

IGCSE “课程作业”的这种高度开放的评价模式,为了避免评分的主观性和欠科学性,在评分标准中从整体评价目的到具体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值等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详细的阐述,力图达到主观题的客观化,加强评价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当国内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反复训练与考察某个特定软件的特定功能时,IGCSE则在强调培养学生利用ICT检索、分析、交换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怎样在工作、生活中有效地利用ICT进行决策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借鉴IGCSE的ICT考试题目设置与考核方案,走特色考核道路

在过去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与考试中,我们以某个特定软件的技能训练和考查为主,这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对计算机基础应用的普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全面普及,以及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出台,我们必须重新考虑信息技术会考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重建信息技术会考对基础教育的评价功能,重建其对基础教育实施质量监控的作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1.考试试卷的编制与考试内容

IGCSE的ICT考试有三份卷子,而其中Paper 3上机考试的试题编制很值得我们去参考借鉴。ICT考试试题与我国考试题目知识点的分散凌乱、知识点间无任何联系不同,其每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来考查,而是一个有机的良好的组织结构。我们的考试题目的编制、考试内容的命制、试题的类型改革则需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将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通过特定的题目编制和特定情境的设置联系起来。

考试的题目可以在设定情境中以有目的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观点、解决问题、实现特定结果为特征。而对于情境性题目的设置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要求:

情境性的考试题目是否合适?

该情境性题目涉及了几种不同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该情境性任务中,各个知识点的组织有效吗?

情境性任务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能力/软件合适么?

在该情境任务中是否将信息技术恰当的作为资源环境或是情境创设工具?

该信息技术能力/软件对学生完成该任务有什么特殊贡献?是否使完成该任务更高效和更精确?

2. 克服“一张试卷订终身”的遗憾,以各种形式进行课程作业评价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要求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分析、辨别和进行有创意的信息加工,能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快速获取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知识和经验。为了让我们的评价更贴近生活与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有必要在会考的过程中增加实验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等不同形式的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考生的能力做出更加准确的评定,也要有利于鼓励学生重视实践活动,促进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作业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但不能越俎代庖。这样由学生动手完成任务,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及其主动性,而且由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了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对于课程作业的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与测量性也需要我们制定各项指标来实现。各项指标的权重应当公正、科学、合理。然而,这种考核方法的推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仍然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很大的阻力。因此,对采用“课程作业”的方式我们需要持谨慎态度。

总结

我国的信息技术会考才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地考查和评价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吸取IGCSE考试制度的成功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技术会考制度,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200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2003.3.

[3]李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研究报告[EB/OL]. http://www.ictedu.cn/show.aspx?id=305&cid;=29.

[4]张婷姝、颜士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

[5]张舒予.英国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宏观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2003,(8).

[6]初晓婧,李艺.对英、美两国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评估报告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