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本质的企业价值新论
2010-06-01李娜李建华刘汶荣
李 娜 李建华 刘汶荣
[摘要]企业价值是企业通过对其拥有资源的系统整合与运行,由企业资源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所决定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具有持续性、预测性、整体性、可控性、多元性、可估计性及动态性特征。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可归结为资源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素两大类因素。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价值;企业本质;资源;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10)03-0045-04
一、企业价值:多视角的诠释
价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哲学范畴,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某种关系。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指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劳动价值论)。当代西方学者则认为,价值是指人与客观存在的物的关系,即物对人的效用(客观效用论)与人对物效用的评价(主观效用论)。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理解,企业是劳动的产品,具有价值;企业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提供对消费者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使用价值;企业间能够相互并购和转让,具有交换价值。企业是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相统一的特殊商品,是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于一体的特殊商品。
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一般员工、客户等多方利益相关者。那么,企业价值就是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达到其满意回报的能力。它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从管理学的角度考察,企业价值是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之和。企业价值反映企业当前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的潜在获利能力。其依据企业过去和目前的状况预测未来,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
实际上,企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黑箱”,我们应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企业价值的内涵,关键要把握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组合起来所产生的整合效应,尤其要重视企业拥有的非实物资源如技术、智力资源等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一事实。
本文认为,企业价值是企业通过对其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和潜在能力的整合效应;具体地讲,是通过对其拥有资源的系统整合与运行,由企业资源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所决定的未来盈利能力,是企业价值来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统一。
考虑到企业价值的应用泛化,有必要厘清几个相关的概念: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仅代表企业为实现其未来盈利而进行的存量投资。市场价值是企业或其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即欲出售企业的一方和欲购买企业的一方将企业的产权换手的交易价格,它等于公司债权的市值与股权的市值之和。内在价值是根据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贴现企业预期能产生的未来收益流所得到的价值。本文所研究的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企业的内在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企业能够产生未来收益的能力,企业创造这种未来收益的能力越大,企业价值也就越大。
二、企业价值的本质与特征
(一)企业的本质:理解企业价值的逻辑起点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考虑是理解企业本质的关键。任何企业仅仅凭借节约交易费用难以发展,还必须依靠生产、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劳务来实现要素所有者报酬最大化。企业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形式,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增加了企业每个成员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成员凭借物质资本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体现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粘性;企业分工和协作也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效率,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层面上,企业的本质是生产能力的集合体。r1
基于分配效率的考察是理解企业本质的核心。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效率是保证企业存在和运作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要素所有者在分配“企业的创造”时的地位。企业在分配效率层面上的本质就在于此。越是稀缺的生产要素,其所有者分配“企业的创造”的谈判力越强,相应所获得的分配越多。
企业的价值就体现在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分配过程的效率上,体现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上,企业效率的提高伴随着企业价值的形成、价值的增值和价值的实现。
(二)企业价值的特征拓展
企业价值具有持续性。企业价值是企业当前获利能力、获利能力的持续性及未来潜在获利能力的反映。实现企业价值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的短期行为和盲目决策不可能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企业可持续获利能力越强,企业价值就越高。
企业价值具有预测性。企业价值反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这种预期越强,企业价值越大;另一方面,企业价值也反映了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预期,它既包含了管理者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预期,又涵盖了管理者对自身管理实力的判断。
企业价值具有整体性。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整体绩效的最全面、最准确的指标。企业价值的内容不仅包括内部资源的配置、运用和管理能力,还包括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企业内部各种资产及各类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时,企业的整体价值将大于企业的各单项资产价值总和。
企业价值具有可控性。企业价值的创造受到管理、战略、风险、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必须经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必要劳动,同时要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条件进行有效整合。因此,企业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行为和运行机制以及投融资活动等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平衡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企业价值具有多元性。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多边契约,不仅包括团队成员问的合约关系,还包括与供应商、消费者和贷款人等的合约关系,企业是使许多冲突的目标在合约关系框架中实现均衡的结合点。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这些利益相关者获取收益、创造财富、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企业价值不仅是企业经营状况和绩效的全面反映,而且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综合体现。
企业价值具有可估计性。对于信息需求者来说,由于其偏好、判断能力和视角的不同,对一个企业价值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企业价值的这种属性,使人们运用多种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来估计企业价值,从而可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企业价值。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运用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合理评价。
企业价值具有动态性。企业价值的变化依赖于许多随时间变化而变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经济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所有权结构、技术创新水平等。企业整体价值的动态性,还表现在货币时间价值变化对预期收益和相应风险的影响。因此,企业价值总是某一时点的价值。
三、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企业价值内涵,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做系统分析。明
确价值驱动因素,有助于管理者和员工理解价值创造的根源和路径,有助于确定影响因素的优先顺序,安排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调配资源。
(一)确定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基本原则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业价值体现为一种整合效应。影响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很多,要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确定关键因素,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在分析影响因素时,不仅要关注企业的人、财、物、技术、管理等方面,也要对供、产、销过程予以重视;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2)系统性原则。在确定影响因素时,要自上而下层层深入。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只有对其加以系统认识,才能发现关键的影响因素。(3)可控性原则。企业确定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并且可以明确责任人或责任部门。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旨在加强企业的价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如果确定的影响因素无法为企业所控制,对企业而言就失去了关注的意义,也势必导致无的放矢。(4)动态性原则。企业不仅要关注目前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价值,更要注重未来可能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价值。这些影响因素会随着某一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生变化。
(二)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基于“资源-能力”协同观的视角
基于本文对企业价值的界定,将驱动企业价值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的资源储备(以下简称“创新资源”);另一类是技术创新能力因素。
作为资源论的早期代表之一,Wernerfelt(1984)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看成是某给定企业优势或劣势的资产。”他把能给企业带来优势或者劣势的资产都看作企业的资源,并进一步将资源分为固定资产、计划与文化三个类型。另一位对资源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Barney(1991)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一个企业制定和执行利于提高其效率、效益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语言描述,企业资源就是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其战略时可利用的力量。”根据资源论者对资源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对资源赋予一个更宽泛的涵义是可取的,过于狭义的界定可能会遗漏重要资源。广义资源可以划分为狭义资源和企业能力。将能力纳入到资源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将资源和资源的配置有机结合。因此企业价值的两大类驱动因素实质上可归结为资源因素,或者是狭义的资源因素和企业能力因素。
创新资源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研发资源和组织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因素包括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而这两种创新行为是交叉的,难以割裂开来。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自上而下的分解,具体见图1。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的脑力和体力,是某一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既体现在人员的数量上,也体现在人员的质量上。人力资源是一种“物质的有形资源”与“非物质的无形资源”的统一体。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生物性、社会性、主观能动性、时效性、累积性、可再生性、外生性、特殊的资本性、可塑性、高增值性等特征。
财务资源是一种以价值形式存在的资本。对于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运动,马克思有过精辟分析:G→G'。资本的循环是一个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从企业角度分析,资本在企业的循环周转中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资本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对企业财务提出了两个问题:(1)关于资本的静态分析,如何安排资本来源结构及其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占用问题,即资本的静态优化配置问题;(2)在企业生命周期内,资本的动态优化配置问题。这两个问题从财务角度理解,可以归结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运营问题。
物力资源是企业为生产经营而投入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其中固定资产所占比重最大。将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生产用固定资产;(2)销售用固定资产;(3)科研开发用固定资产;(4)生活福利用固定资产。
研发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的专属资源,包括研发人员构成和研发经费构成。分别以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存量、R&D经费投入强度来反映,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
组织资源是企业旨在改善劳动者的行为方式、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建立个体或者群体协调机制所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也就是组织内资源的分享机制、引导员工行为的文化氛围塑造、组织成员对控制权力的分享,包括引导行为的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的建设、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管理人员(包括企业家和各层次管理人员等)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组织结构的创新等。它是企业多种资源发挥作用的催化剂。组织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企业资源运行的效率,关系到企业的治理效率和管理效率。治理关注“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而管理关注“使企业怎样到达那儿”的问题。组织资源一旦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不仅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还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由于资源的开放性、动态性特点,决定了以上资源相互影响、相互匹配、相互转化,进而又形成企业的特殊资源和异质资源。本文视以上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储备。
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持续开发新技术。以创新资源的配置为基础,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而会带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基于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的目标,通过对资源的利用、配置、整合,制造出新产品或者变革产品的生产技术,开辟新市场,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或新的组织形式,从而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以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技术创新能力是以产品创新能力和过程创新能力为主体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合功能。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能力维度:一是产品创新能力;二是过程创新能力;三是以产品创新能力和过程创新能力为主体而决定的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企业技术资本的增值,技术资本的增加给企业带来垄断地位进而带来垄断利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技术资本的形成也会改进企业原有的生产工艺,使得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无形资本,如专利权、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可以使企业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商业扩展;通过对技术成果的转让也会给企业带来附加经济效益,使企业价值得以增长。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剖析,企业价值体现为由企业资源及整合资源的能力所决定的未来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