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反思
2010-06-01龚明礼
龚明礼
新课标强调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本着面向成长着的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完成建构。这一特性决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围绕学生面临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掌握知识、提炼方法中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达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品德教育的高参与和德育教育功能的多重互动,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品表演、课堂讨论、知识竞赛、辩论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学的主体。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表现在:1.热闹替代了思考。2.自主滑向了自流。3.个别包办了全体。
二、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剂。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2.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新课程下,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要起到引导、促进学生体验的作用;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领导者”,要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走向、引领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营造民主的学习气氛
1.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各自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因为有缺陷、不完善的发言,也胜于缄默与懒惰。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感受,不强求“同一”,确保不堵塞学生的创新思路,时时刻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自觉思维、独立创新的环境。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把学生当成受教育主体,与之同呼吸,共悲欢,一起品尝求知的艰辛与幸福。
2.要加强师生互动。互动,就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学中,一堂成功的、充满生机的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在这里互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常规,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共同活动;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互动主要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敢于创新。
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2.故事情境。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艺术情境。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立足于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1.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调查报告等。
2.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兴趣小组、合办壁报、召开主题班会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学生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只有在合作体验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学生的合作体验而教”应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座右铭。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