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43例

2010-06-01卢海波周世良

中国药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肝源高血糖肝病

卢海波 ,周世良 ,李 航 ,谢 梅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2医院,四川 成都 610021; 2.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一门诊部,四川 成都 610041)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特点是缺乏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常被肝病症状掩盖而不明显。国外肝硬化患者有35%~80%存在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1]。肝源性糖尿病尽早使用胰岛素,不但可有效降低血糖,还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及肝功能恢复。笔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3例,均在糖尿病发生之前有明确的肝病史,无糖尿病既往史及家族史,血糖变化与肝功能变化多呈一致性。糖尿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肝源性糖尿病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诊断标准[3]。43例中,男35例,女8例;年龄35~72岁,平均56.2岁;肝病病程2~31年,平均 11年;空腹血糖平均(9.7±2.1)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11.1±2.4)mmol/L,睡前血糖平均(10.5±1.6)mmol/L。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用量。胰岛素选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门冬胰岛素(商品名诺和锐),于三餐前腹壁皮下注射,观察记录有无低血糖反应,根据监控的血糖值调整门冬胰岛素剂量,同时积极对症治疗原发肝病。治疗10周后结束观察,死亡患者以死亡时间为观察终点。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见表1。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前后的血糖控制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3例因肝病并发症死亡外,所有患者血糖均控制在理想水平。

表1 43例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 s,mmol/L)

表1 43例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 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9.7±2.1 7.3±1.2*6.8±1.0*餐后2 h血糖11.1±2.4 8.8±1.9*8.2±1.1*睡前血糖10.5±1.6 7.8±1.7*7.3±1.8*

门冬胰岛素治疗期间,按小于2.8 mmol/L即为低血糖的评判标准,共出现2例3次低血糖,患者通过口服糖水症状得以缓解。除此之外,无不良反应,未出现胰岛素过敏现象。

3 讨论

肝源性糖尿病大多数继发于肝脏疾病之后,但也可与肝脏疾病同时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肝病患者存在肝性胰岛素抵抗,即肝脏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及分泌减少有关[4]。其基本特点是患者葡萄糖耐量进行性减退,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高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则低于2型糖尿病[5]。对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应避免选用磺脲类药物,一般不主张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应首选胰岛素。肝源性糖尿病因肝病导致肝糖原合成减少,肝及周围组织摄取和氧化的能力下降,从而致餐后糖利用减少,餐后2 h产生较明显的高血糖。门冬胰岛素是将人胰岛素分子B链第28位的脯氨酸用门冬氨酸取代,使门冬胰岛素以单体和二聚体的混合物存在,类似于β细胞中的胰岛素前体,故皮下注射可迅速解离并迅速发挥作用[6],能有效控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且不易发生低血糖事件,患者依从性也好。尽早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不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及肝功能恢复,形成有利的良性循环,从而使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值得推广。

[1]Sibley SD,Palmer JP,Hirsch IB,et al.Visceral obesity,hepatic lipase activity,and dyslipidemia in type 1 diabet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7):3 379-3 384.

[2]叶任高,陆再英,谢 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7-798.

[3]WHO.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1997,20(7):1 183-1 197.

[4]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实验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44-46.

[5]杨立新.肝源性糖尿病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3):292-293.

[6]Home PD,Barriocanal L,Lindholm A,et al.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novel rapid-acting insulin analogue,insulin aspart,in health volunteers[J].Eur J Clin Pharmacol,1999,55:199-203.

猜你喜欢

肝源高血糖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源性溃疡胃黏膜防御屏障的临床研究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