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静脉穿刺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2010-05-31阳烈照
阳烈照
逆行静脉穿刺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阳烈照
逆行静脉穿刺;临床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病人药物治疗的重要途经,因穿刺与固定的便捷及保护患者静脉的需要,多选用四肢肢端,特别是手背中、上部位浅静脉进行,但对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人,常规穿刺点处血管易硬化变脆,导致穿刺困难及漏液等问题,手背可注射的血管部位大大减少,常用的处理办法是改为前臂穿刺或肘部穿刺,但因血管清晰度不高、影响活动、不便于保温、不便于观察等缺点增加患者不适感。我病房自2009年开始,针对此类患者采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收集手背静脉反复穿刺后血管出现硬化,穿刺难度较大患者200人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人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顺行),观察组采用逆行穿刺方法,两组病例年龄、性别、输液量、输液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1.2 穿刺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手背浅静脉反复注射者,有静脉硬化、输液不畅现象,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与步骤,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顺行穿刺,即常规静脉穿刺法[1];观察组选择硬化部位下方弹性较好的血管段,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逆行穿刺(逆行),具体穿刺步骤同常规静脉穿刺法,两种方法穿刺后均用小夹板妥善固定。
1.3 效果判断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所有病例,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观察记录“一次穿刺成功、液体外渗、输液速度、患者自我感受”情况来分析效果,液体外渗用“有、无”分类;输液速度用“通畅、不畅”分类;患者自我感受用“有肿胀或疼痛、无明显不适”分类。所有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从结果中可以发现,对于血管出现硬化的患者,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行穿刺,是因为逆行穿刺选择的部位是硬化血管段之下弹性较好的血管,针头刺向远心端,斜面迎着血流,针梗阻止部分血液回流,恰好协同促使血液回流入针头软管,特别对失水血管充盈不好、天气寒冷血管收缩的病人,能够迅速判断穿刺成功,减少针尖刺破血管的几率[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穿刺输液效果比较
3.2 因为我科为神经外科,常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等,对血管刺激性很大,用药后血管硬化,呈现条索状改变,在该段静脉下方进行常规穿刺时易导致输液点滴不畅,而我们在该段静脉下方采取逆行静脉穿刺方法,液体走行方向避开了因硬化变狭窄的血管,能有效缓解该情况。根据静脉血液循环的血流方向,常规静脉注射采取顺行穿刺可减少血流的阻力,但因为在肢体末端侧支循环丰富,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液体亦可快速通过侧支循环,由较深静脉进入正常回流途径,因而不会影响输液的速度及治疗效果。该方法除手背外,还可应用于足背、腹壁的浅静脉穿刺。
3.3 顺行静脉穿刺输液无法选择掌指关节处浅静脉,因为该处注射后针柄不便于固定,常处于悬空状态,无意间的活动易使针尖刺破血管壁,导致液体外渗。逆行静脉穿刺输液选择掌指关节处的血管,能使针柄牢牢固定于手背,不影响手的活动,能长时间输液,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疼痛与不适,输液的部位没有红肿灼热等刺激症状,都能顺利输完液体。
通过临床的实践,我们认为逆行静脉输液是可行的,不但增加了远心端浅静脉的利用率[3],还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逆行静脉穿刺时,患者会因不了解产生紧张不安心理,在穿刺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合作穿刺成功。
[1]李小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
[2]李桂宝,文勇.掌指关节处逆行静脉穿刺输液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255-259.
[3]曾晓霞.逆行静脉穿刺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9.046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阳烈照)